|

财经

恒指创四年来新高,港股主题基金年内最高涨超172%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9-14 21:53:22

(原标题:恒指创四年来新高,港股主题基金年内最高涨超172%)

【导读】恒指创四年来新高,港股主题基金年内最高涨超172%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港股市场持续强势,上周,恒生指数创4年来新高,港股主题基金表现突出,年内单位净值涨幅最高超172%。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市场或呈现明显的牛市特点。无论是内地机构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南下,还是海外美元基金回流中国,资金流入港股市场的趋势或已经形成且在持续;看好互联网、新能源车、AI、创新行业等方向。

多因素助力港股“大反攻”

上周,港股市场在多方利好因素共同推动下,持续放量上攻。在全球各路资金追捧下,恒指年内涨超31%,领涨全球主要股指。

与此同时,港股主题基金表现突出。从主动权益类基金来看,张韡管理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72.12%的年内涨幅领跑,郑宁管理的中银港股通医药A同期单位净值增长率接近130%,南方港股医药行业A、广发沪港深医药A、前海开源沪港深乐享生活、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A、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A等基金年内单位净值涨幅在70%~95%之间。

被动指数基金方面,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今年以来单位净值涨幅达112.04%,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等均成为“翻倍基”。

博时基金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赵宪成表示,港股的上涨是基本面与资金面共振,内资与外资在中国资产上形成看多共识的结果。

汇丰晋信港股通精选基金经理许廷全表示,今年港股市场上扬的原因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估值与信心修复。以互联网为首的龙头企业过往两年降本增效运营效果逐步体现,使得企业盈利表开始超预期。事件性层面,DeepSeek大模型推出,国产大模型与AI相关的投资机会广获市场认可,相关的软、硬件行业估值得到推升,形成正向资金效应。此外,一批创新药企业耕耘多年的药物研发“开花结果”,上半年海外授权合作金额与数量均达到近年新高。

二是海外货币政策转向。美联储降息预期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体现,尽管物价与关税超预期实施等因素短期压制了降息节奏,但随着降息周期正式启动,非美货币短期贬值压力减小,新兴市场与港股资金面得到一定改善,且降息预期不断升温。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开始,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交易占比攀升至30%附近,港股流动性得到提升,对于估值与交易层面均有正向影响。

三是支持政策加码。在外部环境潜在冲击影响下,出口面临较大压力,政策着力点落在内需相关方向,去年三季度后陆续推出的政策“组合拳”以及各类消费补贴政策开始显效。

资金流入或持续

看好互联网、新能源车、AI等方向

对于港股后市,基金经理较为乐观。

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混合基金经理宁君表示,市场或展现出明显的牛市特点。无论是国内机构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南下,还是海外美元基金回流中国,资金流入港股市场的趋势已经形成且将持续。

赵宪成表示,关税落地后,出口有望改善;港股挂牌公司业绩上修,以及多数A股优秀企业申请H股挂牌,港股在业绩上修与流动性提升下,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看好互联网、新能源车、AI、创新等方向。

许廷全表示,经过去年三季度以来的一轮修复之后,当前港股估值回到历史中枢位置,并未高估。互联网板块投资者对外卖补贴大战的负向担忧已在中报里有所反应,后续更关注AI带来的基本面转变与应用商业化的影响,互联网、科技、医药、消费等领域均具有表现空间。

在港股热度持续提升的同时,基金经理也在提示风险。

许廷全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关注的不确定因素包括:地缘政治风险、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美国对外关税与限制措施变化、宏观支持政策的力度等。

在赵宪成看来,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一是港股挂牌公司的业绩能否持续,或持续上修。历史数据显示,港股上涨不能与业绩偏离太久。二是与美国贸易谈判的风险。三是美债利率无法下行。目前华尔街预期美联储将连续降息,需观察未来几个月,美国企业的成本转移是否会导致通胀顽固,使降息速度与幅度低于预期。

编辑:杜妍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中国基金报

2025-09-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