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2 19:26:58
(原标题:建发新兴投资王文怀:市场化国资LP的“热情与勇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当前,国资LP和政府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创投市场的出资主力军。但大量国资LP和政府投资基金是从国家战略发展、地方产业升级等角度考虑,通常都带有一定的返投要求。
“我们呼吁有更多市场化运作国资LP出现,这将利于创投行业生态的长期健康发展。”近日,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建发新兴投资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厦门建发集团旗下的新兴产业投资平台。同时,它也是一家建立在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优势的国有资本机构。
经过十多年发展,建发新兴投资的管理资金规模超过290亿元。其参与投资基金超120只,合作的GP包括启明创投、礼来亚洲基金、龙磐投资、君联资本、钟鼎资本、黑蚁资本等。同时,其参与企业投资超220家,项目覆盖医疗健康、先进制造、TMT/消费领域,包括康龙化成、华熙生物、澜起科技、惠泰医疗、中伟股份等。
值得注意的是,建发新兴投资虽然是地方政府支持下、地方国有企业培育出来的LP机构,但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在一级市场进行多样化资产配置。
“我们非常关注国家高质量发展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然后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去投资,受到的返投等制约条件相对较少,这也得益于地方政府给了我们相对宽松的环境。”王文怀说。
而与市场化非国资LP相比,建发新兴投资的特点在于,更了解地方政府的话语体系、政策方向和产业发展需求。这让它能够为地方政府和创业企业架起沟通协作的桥梁,一方面帮助地方政府更加了解创业企业,提供精准支撑。另一方面助力创业企业更加了解地方政府,把握政策导向。
市场化运作释放国资动能
在王文怀看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多元融合。有为政府站在更高层面制定未来大的发展方向指引,然后由国资、民营、外资等市场多元主体去做具体执行,大家在充分理解国家发展大方向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独特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政府在合规、监管、确保竞争有效性方面负有责任,市场化主体也需要有自律精神、合规精神。也就是说,最顶层是方向指引,基础底座是合规,中间是纷繁复杂的活跃个体。
创投是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关键少数力量。在创投产业链生态中有五大核心环节:以全国社保基金和险资为代表的资金方,专业化LP/母基金、GP投资机构、创业企业、资本市场,简单来说就是四大关键机构和一个资本市场。
其中,市场化的母基金和结合中国特色、具备专业化投资管理能力的LP是创投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其中的相对薄弱的环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在创投行业,除了建发新兴投资,还有上海科创基金、苏州元禾辰坤等国资LP,均是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王文怀呼吁,释放更多国有资本的资金配置能力,形成更多市场化国资LP带动创投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就建发新兴投资而言,其所处的福建地区,地形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平原面积较小且破碎,不利于种植业发展。过去,许多闽南人单纯靠农业难以养家糊口,出海捕鱼、远航贸易、下南洋打拼成为一种日常。这也造就了当地“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内核,一直到现在,“爱拼敢赢”依旧是闽商颇具特色的性格标签。
“我们虽然是国资企业,也要敢于去接触新的、未知的事物,并且保持热情和勇气。哪怕有被巨浪掀翻的风险,我们依然会向前走,去主动寻求突破。”王文怀说。
通常情况下,已有规模化收入、稳健利润的项目更容易获得国资机构的青睐。建发新兴投资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进行更早期的投资探索。“如果项目不是合规风险,而是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我们在决策的时候会愿意承担风险,在早期押注有潜力的项目。比如,我们在康龙化成还处于亏损阶段时,就对公司进行了投资。”他说。
在选择GP团队时,建发新兴投资希望投资市场中专业能力很强的优质GP。为此,团队建立起数字化系统,在投前尽调时、投资过程中、投资退出后等不同阶段,从多个维度对GP团队进行打分。
除了数字化评分指标外,建发新兴投资希望投资拥有“开放式交流”心态的团队,为自身带来认知能力的提升。在交流过程很自然会涉及具体项目,在合适的时机,建发新兴投资可能会出手对项目进行跟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建发新兴投资时常参与投资新GP的首期基金。“如果不去支持新诞生的优秀GP,又怎样让GP去投新诞生的有潜力的创业项目?”王文怀说。
建发新兴投资的专业能力,正不断得到认可。2024年,建发新兴投资作为管理人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简称“全国社保基金”)共同合作设立总规模40亿元的市场化母基金,是全国社保基金会与地方国企的首次母基金创新合作。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经过一年半的投资,该市场化母基金运作顺利,决策效率和DPI(现金回报率)回收指标等都呈现良好的投资效果,目前仍有留有不少“干火药”用于支持P基金(一级投资,通常是投资于新成立的子基金)。
积极参与科创债引入源头活水支持
今年3月,央行宣布将在债券市场推出“科技板”。6月,东方富海、君联资本、毅达资本、中科创星等成功发行科创债,民营GP参与度不断提升。作为LP的建发新兴投资,近年来也积极在债券市场进行创新探索。
据了解,建发新兴投资先后在交易所市场、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多次发行创新创业公司债、科技创新公司债、中期票据(科创票据)、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混合型科创票据)等多品种债券。
经过三年的探索,建发新兴投资的累计融资规模已突破100亿元,在两个市场累计发行科创类债券突破60亿元,募集资金穿透100%投入科创领域。今年3月以来在政策支持下,建发新兴投资的发债速度和规模实现快速提升。同时,发行久期从最初的2+1年期逐步拉长至5年期。
“我们希望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拉长发行久期,实现与股权投资周期的进一步匹配。同时,建发新兴投资也在探索‘固收+’的创新机制。”王文怀说。
他指出,科创债对创投行业来说是很大的政策利好,但GP发债的规模仍相对较小,有资信的LP作为发债主体或许更加合适。GP的主要运作模式是向LP募资,用认知和管理能力来获得投资回报,收取管理费、分carry。
对建发新兴投资这样的国资LP来说,除了来自财政、国有企业的资金,也需要通过发债的方式拓宽资金来源。并且依托集团的担保,国资LP在主体信用评级方面更有优势。2025年2月18日,建发新兴投资获得AA+主体信用等级。
目前,建发新兴投资与建发集团间的产融结合正愈加深入。据了解,建发新兴投资作为建发集团旗下专业的权益类资产管理机构,通过深度洞察前沿科技创新与技术趋势,为集团其他业务板块的产业升级赋能。
一方面,建发集团很多业务板块可以直接采购这些被投创业企业的产品技术,为企业带来具体的场景应用赋能。比如,建发新兴投资投资的具身机器人企业,可以探索将他们的养老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产品,应用于建发集团的城市建设与运营业务板块中。
另一方面,建发集团作为大的产业集团可以直接并购创业企业,让双方形成资源业务的深度绑定。比如,2019年底,建发集团旗下建发医疗对致新医疗进行控股型收购,双方业务融合、资源互补后组成建发致新。近期,建发致新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即将在创业板敲钟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