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处女发质”标签引争议 施华蔻深夜道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2 14:09:18

(原标题:“处女发质”标签引争议 施华蔻深夜道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佳颖

9月11日凌晨,施华蔻在品牌官方微博就产品标签中使用“处女发质”一词道歉,该声明写道,“此次情况是由于翻译未能准确传达原意,为此,我们向所有受到影响的消费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此前,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平台反应,施华蔻一款产品包装中的“virgin hair”被翻译成“处女发质”,引发争议。

图片显示,该款产品名称为施华蔻俏翎烫发药水,适用于普通发质及轻度受损发质,不过,产品包装对于普通发质的标注是“处女发质(未经过化学处理)”,对应的英文为“virgin hair”。

“Virgin”也有“原生的”意思,“Virgin Hair”这一术语,业内普遍称为少女发或幼女发,指的是没有经过染、烫等物理、化学处理过的头发。而翻译成“处女”,是对女性的不尊重。

对此,施华蔻进一步表示,已立即启动包装说明的更新工作,在后续版本中,将采用更加准确、友好的表达,以确保沟通的准确性。同时,企业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审核流程,从源头强化产品信息管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实际上,一直以来,品牌的营销“翻车”屡见不鲜,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女性的广告用语上。此前,茶颜悦色杯子上广告词“捡篓子”,被网友指责侮辱女性,随即公开致歉。脱毛仪品牌Ulike更是曾在电梯广告中打出“高级女人用高级脱毛仪”“没有蓝宝石,我不脱”等广告语。在2022年4月,“没有蓝宝石,我不脱”的广告语被判定含有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内容,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责令立即停止发布,Ulike被罚款30万元,相关广告公司被处以51.5万元的罚款。

虽说此次施华蔻的措辞不当并非是在其广告营销中出现,但在一个以女性客群为主的美发产品上出现 ,也不是马虎大意可以解释的问题。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对女性消费者的漫不经心,以及对中国市场缺乏尊重。

况且,这并非施华蔻首次因标签问题受到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在2020年度上海市化妆品监督抽检中,有6批次施华蔻染发产品被检出成分与批件所示原料成分不一致。更早的,据媒体统计,2018年至2021年间,施华蔻关联公司汉高股份有限公司共有5条行政处罚记录,罚款总金额约205万元,其中大部分问题指向产品标签标识不合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