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打破海外垄断的国产探针卡“一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3.39%

来源:和讯财经

2025-09-12 10:27:30

(原标题:打破海外垄断的国产探针卡“一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3.39%)

近日,上交所官网公布了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一股份”)更新财务数据后的招股书。

根据最新招股书披露,2025年1-6月,强一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增长89.5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37.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加273.39%。同时,公司资产业务规模也持续提升。

来源:公司招股书

自主研发制造,打破海外垄断

根据介绍,强一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服务半导体设计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晶圆测试核心硬件探针卡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据了解,探针卡亦被称为“探卡”,是一种应用于半导体生产过程晶圆测试阶段的“消耗型”硬件,也是半导体产业基础支撑元件。

芯片在制造、测试等前道(FrontEnd)工序,和封装、入库等后道(BackEnd)工序的过程中,需要检测每颗芯片的电性能。其目的是鉴别出合格的芯片进入封装流程,也能对电路的电性能参数进行评估,来保证工艺的质量水平。同时在芯片量产之前的工程验证环节,也会用探针卡进行测试。

长期以来,探针卡行业被境外厂商主导。然而,自强一股份实现2D MEMS探针卡从探针到探针卡的自主研发制造后,不仅打破了境外厂商垄断,更拥有了与其同台竞技的硬实力,并在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建设自主可控产业链的双重驱动下,业务规模及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根据Yole及TechInsights的数据,2023年、2024年强一股份分别位居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第九位、第六位。是近年来唯一跻身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前十大厂商的境内企业。

不过,虽然公司已经进入行业前十,但探针卡行业本身高度集中。根据TechInsights的数据,全球MEMS探针卡的前五大厂商占据了市场超过8成的市场份额。其中,前三大厂商便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而公司目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市占率不足4%,与行业头部厂商仍存在巨大差距。

来源:公司招股书

市场需求增加,单一产品收入占比近9

当前,整个半导体检测行业正处于上升期。根据TechInsights的数据,全球探针卡市场规模自2020年的21.2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26.51亿美元,并预计2029年有望增长至39.72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超8%。

而中国市场的增长更为迅猛。据了解,中国将集成电路定位为战略性产业,“十四五”规划通过大基金三期3440亿元专项资金聚焦产业“卡脖子”领域,为行业的国产化战略提供支撑,并进一步带动了市场对于探针卡的需求。

根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的数据,2020-2024年中国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由19.11亿元增长至24.9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2.6%,接近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同期复合增长率的两倍。

而强一股份较为全面地覆盖了芯片设计厂商、晶圆代工厂商、封装测试厂商等多类产业核心参与者,不仅打破了境外厂商在MEMS探针卡领域的垄断,更是以快速增长跻身行业前列。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54亿元、6.41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58.85%。并在今年上半年继续实现高速增长,营业收入3.74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增长89.53%。

其中,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司2D MEMS探针卡销售收入增长;以及第一大客户B公司和为其提供晶圆测试服务的厂商。

据了解,2D封装是当前半导体行业的主流的先进封装技术之一。据恒州诚思调研统计,2024年全球2D半导体市场规模约73.8亿元,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10.5亿元,未来六年CAGR为5.6%。

而2D/2.5D MEMS探针卡也是公司当前的主要产品,对公司的收入贡献占比越来越高,2025上半年,公司来自于2D/2.5D MEMS探针卡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88.37%。

来源:公司招股书

并且受益于毛利率较高的MEMS探针卡产品的收入占比提高,公司的毛利率也同步攀升。2022至2025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40.78%、46.39%、61.66%和68.99%,并推动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增强,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7.56%。

而2D MEMS探针卡仅面向非存储领域客户。因此,强一股份一直在积极布局存储领域,并已经实现面向HBM、NORFlash的2.5D MEMS探针卡的验证,以及面向DRAM、NAND Flash的2.5D MEMS探针卡样卡研制,结合境内市场情况围绕B公司、合肥长鑫以及长江存储进行重点拓展客户群体。

业务增长靠关联方,核心材料仍依赖进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强一股份的绝大部分订单都来自于其关联方B公司。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5上半年,强一股份来自于B公司及已知为其芯片提供测试服务的收入分别为1.28亿元、2.39亿元、5.25亿元和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29%、67.47%、81.84%和82.83%。由此可见,强一股份近年来的业务增量基本来自于B公司,对其存在重大依赖。

因此,虽然当前探针卡行业发展迅猛,但仅靠一家客户能否支撑起公司未来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将是市场关心的问题。

同时,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的经营风险也在增加。其中,公司期末存货金额较大。根据披露,2022年至2025上半年,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0.83亿元、0.93亿元、1.1亿元和1.61亿元,导致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0.11亿元、0.2亿元、0.25亿元和0.22亿元。

不仅如此,强一股份的应收账款规模也逐年提高。2022年至2025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25亿元、1.7亿元、2.4亿元和2.62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9.09%,47.95%,37.35%和69.87%,存在一定的坏账损失风险。

此外,公司探针卡的多种核心原材料以及设备仍然需要依赖进口,例如制造MEMS探针的贵金属试剂、光刻机等,制造探针卡的空间转接基板等。因此,若地缘政治局势或贸易政策产生变化,或将对公司的业务造成影响。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