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英伟达抢进SiC?什么情况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2 09:17:45

(原标题:英伟达抢进SiC?什么情况)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 : 内容来自经济日报 。

英伟达因应AI算力大进化,功率需求飙升,启动「电力大革命」,要把AI伺服器芯片输出电压从目前的54V大幅拉高至800V,未来更将利用SiC元件升级电力系统,打造效能更高的伺服器机柜,对此,我们也整理相关资讯,带读者一起了解SiC到底是什么?对电力系统有何贡献?

电源厂升级要角碳化硅是什么?

碳化硅(SiC;Silicon Carbide),是一种由硅(Si)与碳(C)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不仅能隙比硅还要来得更宽,同时,还能耐得住超过200度的高温,以及高耐压,并能够在高电压环境下稳定运作,再加上散热性能佳,适合高功率应用,并能提升电力转换效率。

而SiC制造电压、电力系统元件并非新技术,过去就长期被用于5G 通讯、电动车(EV)与充电桩的电源模组与逆变器,提升续航力与能源效率,或是,再生能源风电、太阳能的逆变器,甚至是工业设备用于高压电源供应、伺服马达控制等场合。

SiC时代来了、英伟达电力革命会取代硅?

外传英伟达(NVIDIA)Rubin新一代处理器计划传出将硅中介层材料升级为碳化硅,英伟达正在施行「电源革命」,致力于推动800V 高压直流(HVDC)数据中心架构,并预计于2027年达成全面量产。

英伟达创办人、执行长黄仁勋曾表示,AI伺服器的电力消耗将从原本的千瓦(KW)级别,跃升至100万瓦(MW)级别,等同于未来的电力需求将暴增近100倍。

同时,现今普遍的传统54V 架构,在铜耗、空间与转换效率上已接近极限,伺服器机柜若仍维持传统的配电与电压系统,产生的多重整流、降压等现象,会带来可观损耗与散热负担。

而未来这种高压、快速开关的电力环境,就需要透过SiC等宽能隙器件,才能把效率与功率密度拉上去。英伟达今(2025)年5月起,就先后与Infineon、onsemi、Navitas 公开合作,明确指向800V HVDC与SiC器件的导入。

不过,在伺服器机柜中导入更符合高压、耐热度更高的SiC材料与元件,也并非完全的取代原本芯片内的硅材料,简单区分,有关于芯片本身的封装、CPU、GPU等设计制造技术仍须倚靠硅材料;而伺服器机柜的架构串联,则因效能提升,而转需仰赖更高阶的SiC材料所打造的高压电力系统,才得以负荷。

SiC非新技术、过去为何不用?

虽然SiC对于更高阶伺服器机柜来说无疑是一大助力,但在过去几年里除了本身的高成本外,由于芯片设计、伺服器串联所需的电压要求并不高,过去的数据中心与机柜电力架构、设计与供应链,仍处在54V/48V 机柜供电的「低level」阶段,让「高level」的SiC优势难完全发挥,在架构设计上也不匹配。

此外,SiC能在在高温高压中产生更稳定的电阻与更低的耗损,然而,SiC元件却也会放大部分部分负面效应,进而产生「Bug」,再加上SiC元件比起低压等电力系统,需要有更精细、谨慎的布线与设计,让电力系统的控制、安规验证相对的也变得更复杂与困难。

而SiC元件的导入,也意味着电力系统跟着升级,像是英伟达的800V HVDC数据中心架构,这不单单只是一项元件或是柜设计的改变,而是「整条供应链」都需跟着提升作因应,影响程度相对也变大。

如今,SiC 成为电源厂的「关键材料升级」。电源厂把SiC 功率元件(MOSFET/二极体)导入伺服器/数据中心的电源供应器(PSU)与高压直流(HVDC)配电模组,技术的专业就显得相当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154期内容,欢迎关注。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推荐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2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2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2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2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2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