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A股回购增持潮:近半上市公司借钱“护盘”

来源:网易财经

2025-09-11 21:11:46

(原标题:A股回购增持潮:近半上市公司借钱“护盘”)

今日上证指数收涨逾1%,重回3800点上方;创业板指大涨逾6%,创10个多月最大单日涨幅,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上涨。

大涨背后,A股近半数上市公司“借钱”增持或回购股份。多家金融机构透露,面向回购与增持的专项贷款工具正被上市公司及大股东“抢购”。

A股近半数公司增持股票

据央行公告,2024年各公司披露的回购+增持方案规模接近3000亿元;回购政策落地后,已有逾300家上市企业公告“借钱”操作,其中市值过百亿的公司占了四成以上。

据Wind 统计,2025年以来,A 股开展回购的公司达1707家,出手增持的则有2415家接近半数上市公司。

行业维度上,制造、金融、信息技术、医药生物等板块均有身影,折射市场信心正在修复。从资金来源看,大多数回购和增持行为使用的是自有资金,部分公司也通过自筹资金或专项贷款进行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选择将回购股份用于注销,而非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这种方式有助于直接提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增强股东回报。

以"股王"茅台为例,9月公告披露公司已获得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出具的贷款承诺函,承诺对茅台集团股票增持事项提供贷款支持,贷款额度不高于人民币27亿元。公告显示,茅台集团计划自增持计划公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票,拟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含)且不高于人民币33亿元(含)。茅台集团获农行贵州省分行不超过27亿元贷款承诺函,用于支持不低于30亿元增持计划。

回购政策不断加码

2024年4月份印发的新“国九条”提出“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

同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会同中国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创设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并结合市场关切不断优化政策工具,降低自有资金比例要求至10%,延长贷款最长期限至3年,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便利银行和企业开展贷款业务,充分满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融资需求。

2024年11月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将回购股份依法注销”。

2025年5月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上表示,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方面,将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至3年,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将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下调至10%,将中国诚通控股和中国国新控股等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纳入支持范围,两家公司已经宣布拟使用工具资金合计1800亿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后续注销式回购比例仍将稳步上升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基于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提振投资者信心。

对此,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后续注销式回购比例仍将稳步上升,但增速或趋缓。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监管层强化投资者保护,未来或出台更多税收优惠或资金支持政策,推动注销式回购常态化。加之当前A股估值仍处低位,企业有动力通过回购稳定股价。但是,随着市场持续回暖后估值出现明显回升,企业回购动力或减弱。同时,部分企业需平衡回购与研发投入、并购扩张等长期需求。

中央财经大学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表示,注销式回购比例提升的核心动因在于政策驱动与监管引导和企业财务能力改善与股东价值诉求,以及市场波动下的市值管理需求。李晓认为,注销式回购比例提升是政策、财务优化及投资者回报诉求共同推动的结果。未来随着监管持续鼓励及头部企业引领,注销式回购比例有望突破40%。但企业需以慕思股份为鉴,在回购前严格测算股本结构变化,避免因小失大。

多家券商机构表示,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有望为股票市场提供长期资金,提高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上市公司通过商业银行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有助于降低其融资成本,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财务效率。尤其对于高股息率公司,政策将有助于大股东以较低成本增持股份,提高分红率,吸引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