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21现场|华为苹果新品引爆深圳产业链:工厂急招,企业满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0 22:30:00

(原标题:21现场|华为苹果新品引爆深圳产业链:工厂急招,企业满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佳楠 深圳报道

智能手机新品发布热潮正迎来“链式”升温。

9月10日,苹果正式发布了iPhone 17系列四款新机型。

一周前,华为发布新一代三折叠手机 Mate XTs 非凡大师,这也是首款出厂即搭载 HarmonyOS 5.1 的华为三折叠机型。

两大手机主机厂巨头之间的“掰手腕”也掀起了一场关于智能手机的全球消费电子热潮。

根据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披露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8%,创上半年历史新高,随着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深度与黏性持续提升,“高端化”趋势在各地区愈发明显,多数品牌与地区均受益于这一趋势。

深圳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重镇,汇聚了众多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它们有的服务于苹果成为“果链”企业,有的则与华为合作紧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这场消费电子换机盛宴的复苏态势,正从招聘市场的急切,到工厂车间的满产,再到资本市场的狂热,都在引爆深圳相关产业链头部企业近期的繁忙。 

万联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陈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苹果与华为的新品发布,有望推动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技术创新迭代与产品需求升级,iPhone 17 系列的超薄新款以及华为三折叠屏手机,有望直接拉动消费电子产业链订单增长,带动OLED面板、摄像头模组、散热组件及铰链等细分领域需求提升。


华为抢先苹果发布新品。继去年推出全球首款商用三折叠手机后,华为于9月4日推出全球第二款商用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

IDC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上半年,华为以374万台的出货量占据75%的市场份额,创下历史新高。自2019年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以来,华为成为首个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台的中国品牌。

此次新品发布也是华为的麒麟芯片在时隔四年后的再次公开亮相。据介绍,华为 Mate XTs非凡大师搭载新一代的麒麟9020芯片,经过系统级深度优化,性能实现突破,整机性能提升36%。

业内人士认为,华为主动亮相“麒麟9020”型号,表明国产芯片已突破关键瓶颈,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体供应链全链路可控,不仅重塑了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更向全球传递出中国硬科技向供应链突围的信号。 

苹果公司也紧随其后正式发布了iPhone 17系列四款新机型。其中Pro机型放弃了沿用数代的钛金属,换上了铝合金机身并加入了VC均热板,标准版则用上了120Hz高刷新率屏幕。

此外,iPhone 17 Air在全球范围内统一采用eSIM设计,取消了实体SIM卡槽,目的是为了实现纤薄设计并为电池腾出更多内部空间,但官网显示在中国大陆地区,仅部分运营商支持eSIM。

陈达表示,华为凭借三折叠形态、自研麒麟9020芯片、鸿蒙OS生态和PC级应用体验,有望进一步提升品牌忠诚度,持续吸引高端商务人士和科技爱好者,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折叠屏市场的领先地位,而苹果iPhone 17系列全新的超薄Air机型,则是直板机型结构设计的进一步创新,并升级全系120Hz高刷屏和影像系统等,契合追求设计感和轻薄体验的核心用户需求。

回顾智能手机主机厂商的发展历程,每一次新品发布会都会让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迎来发展新契机。当前,新的智能手机产品正受多折叠形态、硬件结构重构等因素驱动逐步落地,进一步推动全球智能手机迈向高价值趋势。

CounterPoint Research披露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0%,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创下第二季度历史最高纪录。

深圳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制造基地,无疑是这场巨头“较量”中贡献最多也是颇为受益的一方。从芯片、屏幕、结构件到代工组装,深圳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几乎覆盖了手机生产的所有环节。

为迎接市场预期的华为、苹果新品发布,深圳厂商的生产车间在日前也开始变得繁忙起来,最直接的表现是招工市场的急切。

9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龙华人才市场附近实探,多位中介主动拦下询问是否要找工作。当记者表示想进手机电子厂时,一位拥有多年丰富进厂打工经验的中介直言,“不用体检,带上行李今天就可以面试,面试完立刻分宿舍,明天就能进厂上班了。”

另一名中介告诉记者,现在进厂的时薪几乎是近段时间的最高工价,“七八月份的时候时薪只有20元,现在观澜富士康的工厂就能有23块一小时,干到10月底还能额外奖励800元。” 

记者拿到的一份9月10日的工厂招工时薪表显示,在广东省内,深圳富士康电子厂时薪为23元/小时,东莞蓝思科技时薪达27元/小时,惠州伯恩工厂工价高达33元/小时。对比之下,省内非手机产业链企业工厂招工价格多在20元/小时以下。 

多家深圳相关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在近期披露中也印证了满产状态。蓝思科技在最新的投资者调研中表示,公司已达满产状态,在紧锣密鼓地按照客户的生产规划和订单指引快速推进。立讯精密也在今年半年度业绩会上表示,消费电子业务稳健增长,秋季即将迎来新一轮新品周期,立讯全面参与各终端且持续提升组装份额和盈利能力。

“今天货特别多,应该说是这两天货都特别多,弯了一天腰了也忙不过来。”一名已经在深圳某电子厂工作的工友向记者表示。

资本市场走强

自苹果和华为宣布9月即将举行秋季新品发布会后,带来的不仅是消费电子换机热潮带来的车间繁忙景象,还有A股产业链公司整体走强,资本市场持续升温。

备受关注的深圳“果链三巨头”蓝思科技、歌尔股份、立讯精密,成为市场焦点。立讯精密拿下iPhone17系列45%的整机组装份额,上半年营业收入高达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公司正在筹划H股发行上市。

蓝思科技是苹果玻璃盖板及金属机壳主要供应商,公司已于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32.68%;歌尔股份为iPhone系列提供扬声器等声学组件和模组,目前已正式开启分拆歌尔微电子至港交所IPO,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15.65%的增长。 

此外,为iPhone 17系列提供精密结构件的工业富联今年以来在二级市场备受追捧,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稳居国内消费电子乃至整个电子行业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同为华为、苹果的头部企业供应商飞荣达,上半年在手机终端产品的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持续得到提升,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119%。 

从整体情况来看,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按申万行业分类,深圳消费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区间涨幅35%,共实现营收5797.2亿元、净利润243.1亿元,分别增长25.6%和17.4%。

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抓住终端厂商发布新品的契机迎来业绩增长机遇的同时,不少“果链”企业和华为供应链企业,也在有意识地提升技术密度、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网络,并积极向汽车电子、AI眼镜等新赛道拓展。 

通过持续开发应用于基于AI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和可穿戴产品的关键零部件,长盈精密多个重大项目均在同步开发及准备量产的阶段;蓝思科技的智能头显业务同步增长14.74%,公司成功对国内头部客户AI眼镜整机规模化量产交付;歌尔股份和舜宇达成合作,并投资了康耐特、Plessey,在AR和AI产业链上下游布局。

陈达表示,消费电子企业向新赛道拓展,是在稳固自身基本盘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把握AI浪潮的快速发展机遇。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精密制造经验可以延伸、复用和迁移至AI新赛道的相关制造业务,降低研发成本,有望加快新产品矩阵布局,迅速抢占新赛道的市场份额,同时,多元化布局有望进一步丰富消费电子行业应用生态,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协同与生态整合构建竞争壁垒,推动产业链从硬件组装向智能生态系统跃迁,长期来看有望驱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