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0 20:44:48
(原标题: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美团欲凭“真实评价”对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佳颖 外卖平台的竞争策略开始转向对“品质”与“价值”的更深层挖掘,差异化策略将重塑行业格局。
9月10日,美团宣布大众点评正式“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
同天,高德宣布推出“高德扫街榜”,与之相呼应的是,今年4月底,淘宝闪购上线,日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颇有几分相辅相成之意。
经历了夏季外卖订单高峰期,外卖市场格局呈现了何种变化?从数据来看,据京东财报显示,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99%。美团的订单数量也出现明显增加,财报显示,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收入由去年二季度的607亿元增长7.7%至653亿元。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表示,今年8月,淘宝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买家数达到3亿,较今年4月增长了200%。“经过过去几个月的发展,我们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超预期实现。”
在这一过程中,补贴政策功不可没,并且补贴的脚步没有放缓。
据美团官微披露,9月10日,大众点评“品质外卖”入口,将发放2500万张不同种类的大额“品质外卖”消费券。
实际上,早在2014年大众点评就上线了外卖服务,并于2016年上线“品质外卖”。2022年,大众点评与美团外卖联合推出“品质外卖”入口,为用户筛选出可外卖的高分堂食餐厅。
“此次重启‘品质外卖’,是美团基于消费者新需求,整合双平台资源,对过往产品的一次升级。”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大众点评“品质外卖”首批已集合超百万家高分堂食优质商家。截至9月10日,全国超1400家2025“必吃榜”上榜餐厅、近30家2025“黑珍珠”上榜餐厅以及近1500家高星酒店餐厅均已入驻大众点评“品质外卖”。
据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介绍,大众点评在本身优质商家供给的基础上,在“品质外卖”中进一步筛选高分堂食餐厅,并在页面中展示商家的点评评分与评价,这些评价关联“必吃榜”“连锁”“老店”等标签信息,有效填补消费者在点外卖时的决策信息缺口。同时,“品质外卖”还将为用户推荐周边的高分小店、社区店,发放‘堂食商家外卖消费券’,鼓励用户下单,帮助优质堂食餐厅获得更多线上线下增量。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大众点评累计有3.63亿条真实评价,其中日均“带图评价”浏览量同比上升11%,差评优先查看率达到14%,优先查看差评的用户数同比提升36%。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根据顾客真实评分、商家真实运营情况不断邀请更多餐厅加入。”
另一边,9月9日,京东与锦江酒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京东旗下七鲜小厨将进驻锦江酒店(中国区)多品牌酒店。这一动作被行业普遍解读为京东拓展外卖业务、切入场景化餐饮服务的关键布局。
与此同时,淘宝闪购凭借淘宝的得天独厚的市场体量和地位,“快速取得阶段成果”。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我们通过整合消费平台,产生显著协同效应,带动月度活跃消费者及日订单量创新高。”
据悉,8月7日至8月9日,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连续三天超过1亿单,成为标志性的市场节点。
不难看出,从大众点评深耕“品质外卖”到京东以酒店合作为切口布局餐饮外卖,各家平台虽步步紧逼、竞争日趋白热化,但也逐渐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平台正从单纯规模扩张,转向更精细、更聚焦的业态融合与价值挖掘。
对外卖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市场给出了不同的反馈。
高盛认为,外卖行业的竞争已经改变市场格局,淘宝闪购有望获得45%的市场份额。高盛最新研报表示,5月以来外卖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美团在第二季度的亏损超过预期,其长期市场份额或将永久下降。
“外卖不是简单的C端之争,其核心更在于供应链资源的整合与运维、商户端服务体系的深耕,以及高效配送网络的构建。在这些方面,美团已建立起深厚壁垒,仍有非常扎实的沉淀。”里斯战略咨询中国区副总裁罗贤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美团作为行业龙头的地位短期内难以被撼动。”
他指出,淘系和抖音的核心优势并不在线下运营,而京东虽具备一定的线下基础设施,但与美团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如果京东能够立足自身实际,找到差异化的切入路径,或有机会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但要想挑战美团的主导地位,依然非常困难。”
“京东外卖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增量订单,但目前的订单总量还比较有限。”某轻食餐饮品牌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美团仍然是我们订单的主要来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淘宝闪购带来的增长非常明显。此前我们的业务更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自从在淘宝主页面上线后,下沉市场的订单量有了显著提升。”
尽管当前市场对外卖格局众说纷纭,但行业的演进远未到达终局。新的竞争者可能仍在路上,市场依然充满变数,未来或许还有更多意料之外的变化值得期待。
自外卖行业掀起此轮“卡位赛”以来,各大平台花样百出,纷纷推出多样补贴策略,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最新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多家平台因高昂补贴投入导致利润深受影响。
不可否认,部分餐饮企业在这一波流量激增中获益,其中以大型连锁品牌表现尤为突出。如茶百道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总经理汪红学表示,“外卖大战为行业带来了阶段性机会,尤其在7月,整体订单需求迎来明显高峰。”
百胜中国首席财务官丁晓也坦言,像百胜中国这样的大体量企业,通常能争取到更优惠的补贴方案,平台承担的补贴比例更高。不过出于商业保密考虑,他未透露具体数字。
然而,当更多中小商家在采访中被问及外卖业务的实际收入时,往往陷入沉默,转而给出一个颇为含蓄的回应:“这取决于从哪个角度来看。”
有餐饮从业者直言不讳地指出:“外卖价格战本质上是三大平台之间的对决,所谓补贴带来的流量,对大多数店家而言只是杯水车薪。真正能承接住流量的,本来就是那些外卖运营已经相对成熟的门店。”
面对行业生态的隐忧,美团也尝试推动“到店消费”,维持餐饮行业的健康生态。据悉,美团已为平台上优质餐饮小店发放了最高5万元的助力金。美团外卖也已启动“堂食提振”计划,向全量会员发放进店消费券,助力餐饮商家门店客流量、营业额提量增质。
“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并非零和博弈关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即时零售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可以消解线上线下零售的鸿沟,将线上流量反哺到线下实体,实现融合发展,形成互补、共赢的生态圈。
针对外卖行业竞争情况,9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也作出回应。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及时约谈主要外卖平台,相关平台快速响应,集体发声,承诺严守法律法规,杜绝不正当竞争,抵制恶性补贴,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密切关注外卖行业竞争情况,要求提升服务质量,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保障消费体验;督促平台合理控制补贴,避免冲击正常价格体系;推动平台加大对商家的扶持力度,提高骑手权益保障,构建消费者、商家、骑手、平台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
子弹财经
2025-09-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观点
2025-09-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