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
媒体
2025-09-10 14:08:58
(原标题:澳洋健康拟变更控制权,沈学如旗下上市公司再度“卖身”)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管越
时隔5年,澳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澳洋集团”)再度拟出售旗下上市公司控股权。
9月8日晚间,澳洋健康(002172.SZ)公告称,控股股东澳洋集团正筹划股份转让事宜,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同时,因上述事项处于洽谈阶段,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股票于9月9日开市起停牌,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
而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澳洋集团曾多次出售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澳洋顺昌(002245.SZ,现已改名为蔚蓝锂芯)股权,并最终在2020年7月的股权转让完成后失去控股权。
官网显示,澳洋集团成立于1998年,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旗下拥有子孙公司30余家、员工5000余人。集团产业以大健康为主体,绿色生态和纺织服装为“两翼”,分布在全国30个省区市。
9月9日上午,时代周报记者拨打澳洋集团官网电话尝试采访,接听人士称,“我是门卫,你说的事我都不清楚”。9月9日下午,记者致电澳洋健康董秘季超,他表示,转让控股权的事“等公告正式披露再聊吧,现在不太方便说细节。澳洋健康经营状况一切正常,交易细节公告披露时间不超过规定的5个交易日”。
澳洋集团曾坐拥3家上市公司
生于1954年的沈学如,可谓是改革开放40余年的“弄潮儿”,一手培育起澳洋集团,曾坐拥3家上市公司。
根据张家港当地媒体的报道,澳洋集团前身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乡镇综合厂。1982年,28岁的沈学如担任张家港市塘市公社织布厂党支部书记,此后10年内先后建成了针织绒厂、毛线厂、毛精纺厂等分厂和合资企业。
1992年,沈学如组建省级乡镇企业集团江苏华纺集团,后因改制潮,于1998年7月将华纺集团下属部分工厂合并改组为江苏澳洋实业有限公司,并自此开始其资本征程。
2001年9月,澳洋集团整合旗下化纤资产设立江苏澳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澳洋科技”),专注于粘胶短纤的生产销售。2007年9月21日,澳洋科技在深交所上市,澳洋集团直接持股56.87%,沈学如通过集团成为实控人。
上市之初,澳洋科技风光无量。根据招股说明书,澳洋科技2006年粘胶短纤年产量为10.7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75%,位列行业第三。但随着公司业绩每隔几年就出现一年亏损,澳洋科技开始寻求转型。
2015年5月,澳洋科技全资收购澳洋集团下属子公司江苏澳洋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希望“对公司原有粘胶产业盈利能力的周期性波动有很好的平滑作用”,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
2018年,澳洋科技更名为澳洋健康。2021年,公司将粘胶业务打包出售给行业龙头赛得利集团,彻底剥离传统业务,完成从制造业到大健康产业的转型。
另一家上市公司澳洋顺昌则成立于2002年9月,由澳洋集团与香港昌正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专注于金属材料物流服务。2008年6月,澳洋顺昌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此时澳洋集团直接持股32.22%。
作为国内金属物流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澳洋顺昌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公司是“长三角区域IT制造业金属材料配送规模最大的物流服务商”,2006年在长三角区域市场占有率约为10.63%。
不过,澳洋顺昌同样面临着单一业务模式带来的业绩周期性波动困境,公司上市后也开始寻求多元化发展。
2011年,澳洋顺昌切入LED外延片及芯片制造领域,尝试开辟第二增长曲线,但未能显著改善业绩。
2016年,澳洋顺昌以6.08亿元收购江苏绿伟锂能有限公司(下称“绿伟锂能”)40%股权,并同步增资2亿元,踏足锂电池领域。2019年9月,公司进一步收购绿伟锂能剩余52.94%股权,实现全资控股。
随着锂电池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澳洋顺昌战略重心彻底转向新能源领域。2020年12月,公司更名为蔚蓝锂芯。2025年半年报显示,锂电池产品营收占比为42.81%,高于LED产品的25.63%和金属物流产品的17.28%。
在澳洋顺昌转型过程中,澳洋集团也通过多轮减持逐步退出。2020年7月,绿伟有限公司(下称“香港绿伟”)成为控股股东。
从多层次资本市场布局来看,澳洋集团还拥有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如意通(837083.NQ)。
如意通成立于2009年5月21日,是澳洋集团通过直接及间接持股控制的子公司,专注于动漫制作、软件开发及衍生产品开发,凭借《如意酷宝》系列动画等核心产品获得国家认定动漫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2016年5月,如意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关联方拿下澳洋顺昌控股权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澳洋顺昌出售过程发现,收购方与上市公司是关联方,收购过程中与澳洋集团存在“嵌套收购”。
与澳洋集团合资设立澳洋顺昌的香港昌正有限公司,其实控人即绿伟锂能实控人陈锴,同时也是香港绿伟实控人和澳洋顺昌董事、总经理。
澳洋顺昌2016年收购绿伟锂能40%股权时,分别耗资4亿元和2亿元收购香港绿伟所持26.67%股权和苏州毅鹏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苏州毅鹏源”)所持13.33%股权,而苏州毅鹏源实控人林文华时任澳洋顺昌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因此,此次交易为关联交易。
到了2019年2月,澳洋集团又以4.5元/股的价格向香港绿伟转让澳洋顺昌9865.59万股,作价4.44亿元,持股比例从32.22%降至22.22%。同年9月,澳洋集团向吴建勇转让5%股权,获资2.2亿元,持股比例降至17.34%。
此外,2019年9月,澳洋顺昌进一步收购绿伟锂能剩余52.94%股权,作价11.65亿元。
2020年7月,澳洋集团再次向香港绿伟转让4907万股股权,作价1.94亿元,使其持股比例降至12.22%。此次交易完成后,香港绿伟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超20%,陈锴正式取代沈学如成为澳洋顺昌实际控制人,构成管理层收购。
此后,澳洋集团通过股权转让、二级市场大宗交易、集中竞价等方式持续减持澳洋顺昌股份,直至退出前十大股东行列。
回顾来看,澳洋顺昌全资收购陈锴实控公司股权,陈锴另一家实控公司又出资收购澳洋集团手中的股权,并最终控股上市公司,期间沈学如、陈锴、林文华均完成套现。
时代周报记者致电季超时曾追问,此次收购方是否仍为上市公司关联方?他表示还是要“等细节公告披露才方便聊”。
时代财经
2025-09-10
时代财经
2025-09-10
时代财经
2025-09-10
时代财经
2025-09-10
时代财经
2025-09-10
时代财经
2025-09-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