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9-10 12:34:04
(原标题:一份总书记给特岗教师的回信:致敬118万乡村教育“守望者”)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特岗计划”2006年实施以来,累计选聘特岗教师118万人,覆盖22个省份、1000多个县的3万多所农村学校。近日,获得过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的8位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在乡村教育一线工作的情况和体会,表达牢记初心使命、扎根乡村教书育人的决心。
这份回信不仅是对118万特岗教师群体的温暖致敬,更揭示了一个时代命题:特岗教师肩负着“双重使命”:教书与育人。这是一场着眼长远的基础教育布局,其价值远超教育本身,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的战略选择。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对教育的投入能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带来长期回报。而中国城乡发展尚不均衡,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力资本的差距:城市凭借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人才集聚,形成“教育—就业—收入”的正向循环;农村却因师资薄弱、教育质量受限,陷入“低教育水平—低生产力—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特岗计划的实施,正是通过向中西部农村地区精准输送118万名年轻教师,直接填补了这一“人力洼地”。这些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农村孩子的潜能,为他们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数据显示,特岗教师覆盖的农村学校,学生辍学率显著下降,高等教育入学率稳步提升,许多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大山,成为医生、教师、工程师等专业人才,最终以“知识回流”的形式反哺家乡。
特岗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其对公共资源的精准配置上。一方面,特岗教师解决了农村学校“招不到人”的燃眉之急,中西部地区因地理位置偏远、待遇吸引力不足,长期面临师资短缺,特岗教师快速补充了教师岗位。另一方面,特岗教师优化了教育资源的分配效率,相比大规模新建学校或补贴硬件设施,特岗计划直接聚焦“人”这一核心要素,通过提升教学质量,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更大的边际效益。更长远看,这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宝贵未来人力资源,这种“教育先行、人才跟进、产业升级”的传导路径,正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底层逻辑。
特岗教师的特殊性还在于他们承担着超越传统教学的“复合责任”。在农村地区,教师往往是“全能角色”:既要弥补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的缺口,通过多元课程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扮演“临时家长”的角色;还要成为乡村文明的传播者,通过教育改变家长的观念,形成“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这种“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使命,要求特岗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具备教育情怀与创新能力。
尤为可贵的是,特岗教师群体正成为乡村教育生态的“激活者”,他们不仅扎根课堂,更以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教育边界:有的利用短视频平台开设田间科学课,将农耕知识与现代科学融合;有的发起乡村少年读书会,用一本本书籍点亮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还有的联动高校资源,为农村孩子搭建云课堂,让他们与城市学生共享优质教育内容。这些探索不仅拓展了乡村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为乡村振兴埋下源源不断的“火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特岗教师不仅“下得去”,更“留得住”“教得好”。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推动特岗计划优化升级,科学规划招聘岗位布局,进一步优化招聘条件,提高教师培训精准性,并持续加强政策保障,推动特岗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投资农村教育,就是投资中国的未来;尊重特岗教师,就是尊重人力资本的价值。唯有如此,才能让这场持续20年的教育实践,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最坚实的人力基础。
金吾财讯
2025-09-10
经济观察报
2025-09-10
经济观察报
2025-09-10
经济观察报
2025-09-10
经济观察报
2025-09-10
经济观察报
2025-09-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