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9-08 17:12:18
(原标题:奇瑞将挂牌上市 港股或迎来年内最大车企IPO)
9月7日晚,港交所发布的文件显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奇瑞汽车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计划募集15亿至20亿美元(约117亿至156亿港元),预计本月中下旬在港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
文件显示,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拓展海外市场、提升生产设施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等,助力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加速发展。
结束20年的上市长跑
今年2月28日,奇瑞汽车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但因在港交所递表满6个月未获聆讯而失效。8月29日,奇瑞汽车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 ,并将财务数据更新至2025年一季度。
8月27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关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这意味着奇瑞赴港上市与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事宜已获证监会备案确认,其港股上市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奇瑞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自2004年起,奇瑞便开始了一场长达20年的上市长跑。公开信息显示,奇瑞汽车先后在2004年、2007年、2009年和2016年被曝公司或关联资方推出上市计划,但最终均未成功。
早在2004年,安徽省政府就曾推动过奇瑞上市进程,对后者进行股份制改造;2007年8月,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公开表示,奇瑞将尽快启动上市融资计划。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上市一事被搁置。
2009年,奇瑞从华融资产等5家企业处,共募得资金29亿元,并在同年推行多品牌战略,多重举措被外界视为奇瑞正在筹备上市。彼时,时任奇瑞新闻发言人的金弋波透露:“奇瑞上市快排到了。”但到了2011年,尹同跃却表示,由于奇瑞汽车存在一些关联交易等问题,暂不考虑上市。
2016年5月,海螺型材发布公告称,拟向奇瑞新能源的股东奇瑞股份等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所持有的奇瑞新能源的控股权,同时发行股份配套筹集资金。此收购一旦完成,奇瑞新能源或将实现借壳上市,但仅两个月后,海螺型材却宣布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年初完成控股股东下沉
专家认为,奇瑞此前计划上市失败的核心原因,集中在复杂的股权结构与历史遗留问题。
今年2月28日,奇瑞汽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文件披露,为满足奇瑞控股股东的业务需求及提升决策效率,其进行重组以使奇瑞控股不再作为公司的股东,奇瑞控股当时持有的所有股份(相当于奇瑞汽车42.32%的股权),将按比例基准分配至奇瑞控股股东(下沉)。
下沉于2025年1月20日完成,下沉完成后,奇瑞控股不再持有任何股份。芜湖投资控股、瑞创、立讯等奇瑞控股的股东,变为奇瑞汽车的股东,从间接持股变为了直接控股股东。
奇瑞汽车披露,自下沉完成以来,最终股东的利益按穿透基准概无发生重大变化。下沉前,奇瑞控股的三大股东分别为芜湖投资控股、瑞创(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平台之一)和立讯,分别持有奇瑞控股29.47%、27.20%及21.16%的股权。
下沉完成后,芜湖投资控股、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平台和立讯仍为公司的三大股东,分别直接持有奇瑞汽车21.17%、18.25%及16.83%的股权。分析称此举简化了此前混乱的股权结构,一定程度上为上市扫清了障碍。
年营收近2700亿元
奇瑞近年来业绩的增长成为IPO进程顺利的助力。资料显示,奇瑞汽车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926.18亿元、1632.05亿元、2698.97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奇瑞的营收同比增长24.25%至682.23亿元。
2022—2025年,奇瑞汽车的净利润分别为58.06亿元、104.44亿元、143.34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奇瑞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0.87%至47.26亿元。
从收入构成来看,2022—2024年燃油车收入占比分别为75.9%、87.8%、69.6%,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分别为13.2%、4.9%、21.9%,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提升至27.3% 。毛利率方面,2022-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的毛利分别为128.05亿元、260.9亿元、363.08亿元以及84.57亿元,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3.8%、16%、13.5%及12.4%。其中大部分毛利来自乘用车销售,分别占同期毛利总额的84%、92.4%、89.7%及85.7%。
销量方面,奇瑞汽车2024年全年销售260万辆,同比增长38.4%,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全年出口汽车1144588辆,同比增长21.4%,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2025年1—8月,奇瑞共计销售新车1727299辆,同比增长14.5%,8月共计销售新车242736辆,其中出口13万台,创下单月出口新纪录。
专家认为,港股上市可以为奇瑞带来一笔融资,融资将为外汇属性,能够帮助奇瑞加大海外投资,助力公司“走出去”。同时,港股上市也是帮助奇瑞在海外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方式,但港股上市也对公司提出了新的治理要求,面临着一定挑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9-08
经济观察报
2025-09-08
经济观察报
2025-09-08
经济观察报
2025-09-08
经济观察报
2025-09-08
经济观察报
2025-09-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