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2025-09-06 11:05:11
(原标题:港湾周评|美团净利润骤降九成,外卖大战的成本贵吗?)
《港湾商业观察》李镭
也许很多年后再回首来看,2025年上半年热热闹闹的外卖大战或许仅仅是开始,未来的竞赛,或合纵连横,或百花齐放,可能更值得期待。
随着近期外卖三大平台相继公布了最新财报,让外界对于其盈利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8月27日,美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财报。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美团收入约为918.40亿元,同比增加11.7%;经营利润为2.26亿元,同比下滑98%;经调整净利润约为14.93亿元,同比下降89%,比去年同期少赚了121亿元,也远低于市场预期的98.5亿元。
今年上半年,美团营收为17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7%,经调整净利润为124.42亿元,同比下降41%。
据悉,第二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7.7%;经营溢利同比下降75.6%至37亿元,经营利润率为5.7%,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美团表示,利润收缩除受非理性竞争影响外,也因毛利率下降、用户激励投入以及推广与广告开支增加所致。
二季度,美团销售及营销开支达225亿元,同比增加51.8%,占收入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18%升至24.5%。
而阿里巴巴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季度)显示,实现营收为2476.52亿元(345.71亿美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为423.82亿元,同比增长76%;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335.1亿元,同比下降18%;经调整EBITA为388.44亿(54.22亿美元),同比下降14%,主要归因于对淘宝闪购,及用户体验、用户获取和科技的投入,部分被阿里中国电商集团的增长及多项业务运营效率的提升所抵销。
京东第二季度实现营收3567亿元(498亿美元),同比增长22.4%;净利润达67.1亿元,同比下降51%;在Non-GAAP(非公认会计准则)标准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4亿元,跌幅达到49%,环比一季度也下降了42%。
今年上半年,京东实现营业收入6577.42亿元,同比增长19.28%,实现归母净利润170.68亿元,同比减少13.68%。
据了解,京东二季度新业务板块收入同比飙升198.8%,主要由京东外卖驱动。然而,该板块的运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亿元急剧扩大至148亿元,运营利润率为负106.7%,是拖累集团整体利润的主要原因。
三大平台的数据显示出,在看得见“硝烟”的外卖大战之下,没有一方可以独善其身,“快准狠”0元购、大补贴式拼刺刀,拼到最后看谁亏得更多。
以第二季度净利润下滑比例来看,美团降幅最大,达到了九成;京东次之,刚好过半;阿里巴巴影响最小,降幅接近两成。
野村证券日前发表报告指出,阿里巴巴在业绩电话会议中表示,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将亏损/订单削减50%,显示阿里同美团之间的竞争可能在今年夏季即第三季见顶。
野村表示,阿里同美团的食品配送业务在第三季亏损可能大幅增加。预计美团的食品配送业务在第三季度可能亏损18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单亏损2.71元人民币;而阿里在同一季度可能亏损358亿元人民币,阿里为了获取用户和加强其在第三季度因订单激增而压力巨大的配送网络,不得不投入比美团更多的资金。预计美团食品配送业务在第四季的亏损将缩窄至51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股亏损0.77元人民币。
野村表示,美团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配送平台,但主导地位可能减弱。尽管阿里外卖订单份额快速增长,现在宣称阿里胜出仍为时过早,因阿里的订单中有近30%来自饮料,这部分需求容易受到补贴的影响。当阿里逐步取消补贴时,能否保留这部分需求仍有待观察。
摩根士丹利则下调美团目标价10%,由150港元降至135港元,但维持“超配”评级。大摩研报认为,尽管美团短期盈利承压,但其长期竞争力未发生根本变化,成本效益依然领先行业。
美团三季度按需业务(包括外卖及闪购)营业亏损可能达到150亿元人民币,新业务亏损收窄幅度亦有限。此外,核心本地商业(CLC)部分三季度经营亏损预计为100亿元,而到店、酒店及旅游(IHT)业务营收增速或放缓至14%,经营利润率可能环比下降至30%以下。
报告还指出,尽管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补贴力度上升,但美团效率仍显著优于同行,单笔订单亏损控制能力为竞争对手的三分之一左右。7月为竞争最激烈时段,进入8月后因同行略微减少补贴,市场环境有所缓和。
瑞银认为,美团2025年第二季收入同比增12%,略低于预期。调整后营运利润18亿元人民币,未达市场共识预期的86亿元。因竞争激烈,瑞银预计美团2025年盈利预测或大幅下调至亏损。虽美团配送设施优、单均亏损少,但第三季外卖业务每单预计亏损2至3元。即便监管出台新法规规范平台定价,竞争仍激烈。鉴于竞争影响超预期,瑞银假设2025年调整后净利润转亏,下调2026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27%至31%。瑞银将基于总和估值法的估值基准更新至2026年,把美团目标价从172港元下调14%至14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看得出来,这场外卖与即时零售大战仍在持续进行时,也许没有0元购时那样强烈,但三足鼎立已然形成,老大必须持续维护现有地位,意味着真金白银的砸钱必不可少,而老二和老三也一定要拿出比老大更具吸引力的措施来分一杯羹。
9月5日,美团闪购宣布,联合服饰、美妆、3C、家电、百货等品类多家零售品牌,上线即时零售行业首个退货免运费服务,首批覆盖美团黑金、黑钻会员用户。用户购买各类带有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的商品时,可享退货免运费。用户无需自费发快递,只需向平台官方提出申请、选择“美团取退”。待审核通过后,骑手将上门取退货,让消费者获得“最快30分钟免费取退”的售后体验。
没有人能够轻松,各方都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打赢另外两方,所以,三角游戏的竞赛没有平衡感,再也回不到此前的双雄市场格局:美团六七成PK饿了么三成左右。
而且,受京东追赶压力,改变最大的莫过于阿里,把常年半死不活的饿了么,重新调整新品牌淘宝闪购,全渠道多维度变换队形,进行了相当大层次的产品变革、组织变革、竞争变革,化被动为主动。
这也极大提升了淘宝的活跃度飙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阿里即时零售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47.84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是得益于2025年4月底推出的淘宝闪购所带来的订单量增长。在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app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消费者也惊讶,原来在打响外卖保卫战方面,阿里还是颇具战斗力。
无论如何,这场外卖与即时零售大战仍将持续,这也绝非短期的一两年,谁最终胜出,目前似乎都有机会,也都挑战重重。(港湾财经出品)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9-06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9-06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9-06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9-06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9-06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9-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