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04 22:58:09
(原标题:代运营商半年报扫描:过半净利下滑,红海存量厮杀丨电商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陶力 实习生蒋雨彤 上海报道
电商代运营行业作为数字商业生态中的重要环节,2025年上半年呈现出 “冰火两重天” 的发展态势。
日前,宝尊电商(NASDAQ:BZUN)、丽人丽妆(605136.SH)、若羽臣(003010.SZ)、壹网壹创(300792.SZ)、青木股份(301110.SZ)与凯淳股份(301001.SZ)相继发布2025年半年报。
这六家电商代运营商上市公司的“成绩单”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从数据来看,从图表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行业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业绩分化态势。若羽臣以营收67.55%的同比增长率一骑绝尘,而曾经获得阿里巴巴投资的丽人丽妆,则深陷营收下滑和巨额亏损的双重困境,净亏损约0.33亿元,同比骤降1315.98%。
另一家阿里巴巴曾投资的宝尊电商,虽然保持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却出现亏损;壹网壹创、青木科技和凯淳股份也各自面临不同的经营挑战。
总体而言,当下电商用户规模增速放缓,平台内流量竞争白热化,导致获客成本(CAC)持续攀升,代运营商为品牌方买流量的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另外,流量格局碎片化也是重要原因,当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内容电商和兴趣电商崛起,流量不再集中于单一平台。
代运营商若未能及时布局全域运营,其依赖传统“货架电商”的服务模式,必然也会失效。在转型风潮下,旧船票能否找到新客船?
8月27日,丽人丽妆交上了一份不太理想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丽人丽妆在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3亿元,同比下降13.98%;归母净利润亏损3275.97万元,同比下降1315.98%。
在此之前,丽人丽妆营收已连续4年出现下滑 ,2024年,公司营收17.28亿,同比大跌37.44%,仅为2020年巅峰时的37%;净利润直接从盈转亏,亏损2440万,同比下滑182.64%。
这一经营现状,令业界唏嘘。4月30日,丽人丽妆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于4月29日以协议转让方式,拟将其持有的7038万股(占总股本17.57%)全部转让给北京琳琅焕彩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转让价格为6.90元/股,总交易额约4.86亿元。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清仓了其持有的全部丽人丽妆股权。对于亏损,丽人丽妆表示,主要因上半年美妆消费需求疲软,且雪花秀、后、雅漾等韩系品牌终止合作,导致传统电商承压,公司整体收入呈下降趋势。而再次由盈转亏则主要是因为整体毛利减少,以及在战略转型期间公司加大了对自有品牌的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
另一家阿里巴巴曾经投资过的代运营商宝尊电商,也同样处于亏损状态。8月28日,宝尊电商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46亿元,同比增加5.63%,但仍然亏损9704万元,亏损额较去年同期(亏损8728.10万元)扩大6.23%。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当电商红利褪去,从这些边缘化业务中抽身,聚焦自己的主业是一个积极的举措。只是,如何寻找到下一个蓝海,却是丽人丽妆、宝尊电商的莫大难题。
过去多年,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期,电商代运营商连接着平台、品牌和消费者三方。从店铺商品上架、到营销策划、客户服务、数据分析以及物流配送等一系列环节,都会涉及代运营商,成为不折不扣的利益纽带。综合来看,自有品牌在各家表现非常亮眼,但最后对净利润的影响却大相径庭。
在上半年,六家上市公司财报里,归母净利润出现了“两升四降”的状态。
2025年上半年,若羽臣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67.55%;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85.60%其中,自有品牌业务增长动能强劲,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大幅增长242.42%,占公司整体营收的45.75%,成为股价持续大涨的重要引擎。
最后一家发布财报的壹网壹创业绩尚可。8月29日,壹网壹创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壹网壹创受线上分销服务和品牌线上营销业务减少的影响,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5.3亿元,同比下降14.3%。 收入承压的同时其利润稳步增长,净利润约为0.71亿元,同比提升5.83%。
除了上述两家,处于行业尾部的青木科技和凯淳股份,净利润表现都差强人意。青木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8亿元,同比上涨22.75%,增长主要来自品牌孵化与管理业务、电商代运营服务、经销代理业务。不过,因为品牌孵化业务推广投入增加导致营销费用激增,并且理财收益减少,其归母净利润5165.70万人民币,同比减少22.96%。
相较而言,凯淳股份的业绩更令市场担忧。其财报显示,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62亿元,同比下降21.67%;归母净利润300.89万元,同比下降16.17%。值得注意的是,凯淳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莉2024年薪酬为115.2万元,较上年下降24.66%。
对于上述分化现状,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崔丽丽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一般来讲代运营的盈利主要是靠代运营服务费,但是也有一些代运营企业,通过代运营业务摸索出DTC品牌运作的方法论,然后开始建立消费品品牌的创立与运作。
此外,业绩分化的原因可能在于,每家公司依托电商代运营的主营业务能够延伸,或者迭代出哪些新业务?代运营商如果没有延展出其他创新业务,那么就会随着货架电商红海化以及内容电商的崛起,随传统的代运营业务一同被压缩市场空间和盈利空间。
当传统电商流量红利见顶,电商行业步入精耕细作的“存量时代”。2025年上半年业绩的剧烈分化表明,转型的力度与速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状况与发展空间。破局的关键,已清晰写在了领先者的成绩单上。
仔细观察若羽臣的财报,其上半年自有品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2.42%。其中,绽家与斐萃两大品牌,分别实现营收4.44亿元和1.6亿元。在2025年618大促期间,绽家全渠道GMV同比增长超160%,
除此之外,若羽臣不再将产业的定位局限于美妆,而是精细化全渠道布局,打造新的增长曲线。财报显示,若羽臣已构建家清、美妆个护、保健、母婴主要四个品类,分别占据线上销售情况的34%、30%、21%、13%。
与之相反的则是丽人丽妆。从2020年上市的一时繁荣,到5年后的跌入谷底,丽人丽妆超65%营收仍困在平台体系内。财报披露,丽人丽妆2025年上半年的电商零售业务营收达7.5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1.12%;品牌营销运营服务营收为0.3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21%。
虽然其自有品牌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80%,但微乎其微的占比,对于整体利润的提升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企业的自我转型升级,正与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同频共振。2025年以来,商务部深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2025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1191亿元,增长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可见,电子商务在我国消费市场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电商代运营商来说,仍然“有利可图”。
只不过,单纯的“流量投放”模式日渐式微,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全域运营效率、以品牌管理能力深度绑定客户以及以自有品牌建设,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崔丽丽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做自有品牌是最具可行性的,要发现新的细分领域以外,还要与自己过去传统的强势领域结合。有些布局比较早的企业,已经获得了市场认可和一定的成功,如果再晚两年,可能机会就少一点,难度也更高。“一方面,整个大消费增长在放缓,要在下降趋势下做新品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成本和时间。”
不过在她看来,消费赛道依然有机会。她表示,不管如何,做消费品还是很有机会。至于如何把握机会?关键在于代运营企业,能否运用过去几年积累的优势品类数据来发现新的细分市场,以及采取得当的运营方式,一炮而红。
政策东风已至,市场淘汰赛加速,那些能快速转型升级的企业,方能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行业洗牌中抢占制高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观点
2025-09-05
智通财经
2025-09-05
智通财经
2025-09-05
智通财经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