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9-04 15:31:35
(原标题:华侨城A续上一剂强心针?)
房企半年报陆续发布,华侨城A给出的答卷带有一股“撕裂感”——
一边是在整个地产依然处于阵痛期的大势下,华侨城A实现营业收入113.17亿元,同比增亏;另一边更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得益于地产加快去化和文旅行业向好,华侨城A经营性净现金流25.6亿元,同比增加190.22%,彰显出其发展的稳健和韧性。
值得细细品味的是,作为背靠央企大树的企业,华侨城A有它活下去的力量支撑。而回到最基本的身份,作为主业与市场高度联动的企业,它天然面临着怎么活并且活得更好的拷问。
华侨城A最新的成绩单或许为此提供了注解。
一、企稳,修复地产根基
房地产下坠的惯性还在延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房企集体进入一场阵痛期。
坐拥央企背景的华侨城A或许拥有资本“恃宠而骄”,但我们看到的是它主动下场沉浮的身影。
聚焦到基本盘地产业务来看,华侨城A正在积极瘦身和修复。
首先是积极卖好房。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房地产开发企业,华侨城A早早打造出“中国名盘”波托菲诺、天鹅堡等知名豪宅,沉淀出深厚的豪宅专家功底。
如今,随着市场需求的大转向以及顶层设计上“好房子”标准落地,“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多维度高品质人居追求,替代了过往只关注物理空间的房地产建造逻辑,华侨城A顺应时势给出了新时代好房子答卷——
加快第四代宅产品的研发和落地,用“好房子”留住购房者的心。推动建设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的“好房子”,华侨城A的实践正在佛山、武汉、重庆等地徐徐铺开。
典型如重庆沙坪坝核心区落地的熙宸项目。无论是社区环境融合自然松弛的度假感,还是在产品上从空中露台、得房率、私密性、采光面等维度全面升级,华侨城A都以三峡广场首个四代宅项目的崭新面目给当地市场带来人居新作。
再如佛山顺德天鹅堡二期,从智慧工地到智慧物业、从入户到室内独立动线的设计、从全明户型设计以及Low-E中空玻璃外窗和二级节水器具等材料选择,无一不指向着带来更智慧便捷、安全舒适、绿色健康的居住体验。
积极响应国家对好房子的探索之外,华侨城A还通过多种市场手段积极推动去化实现回血,扛起央企的社会担当。
从结果看,佛山顺德二期、无锡经开华发、重庆华侨城地产及南昌华侨城万科世纪水岸等项目上半年销售金额位列所在城市前三;合肥空港国际小镇等项目通过房票销售等措施,销售较去年大幅增长。
所以我们看到,在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下降5.5%的势头下,华侨城A给出了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60.7万平方米,同比增加4.12%;合同销售金额94.9亿元,同比减少3%的相对稳健的成绩单。
此外,华侨城A还加入收储行动,上半年,广州、武汉项目收储成功。仔细算账我们发现,在活下去是第一要义的时代,收储看似断臂求生,实际上华侨城A的思路非常清晰——
既能回笼部分收储资金,争取到更充足的资金流动性来支持后续开发;又创造资产优化的窗口,置换出更为优质的土储,一举两得,更好地稳住地产根基。
二、求变,拓宽想象边界
重资产是华侨城A的发展根基,稳重是华侨城A的底色。但如果你只看得到它的稳,那就片面了。
华侨城A的主动转型正通过各种“健身”,越变越年轻。
这一点随着文旅消费热潮表现得比较明显。华侨城A作为老牌的文旅大咖,在专业化能力加持下展现出极强的市场敏感度和创新能力,今年频频动作,让市场眼前一亮。
一是紧跟谷子经济潮流,老牌大咖推出新玩法。
围绕二次元IP兴起的谷子经济近几年大行其道,在去年市场规模就达到了1689亿元,预计2029年更是将突破3000亿元。
华侨城A旗下各主题公园项目紧跟潮流,与经典国漫IP葫芦兄弟、大闹天宫、王者荣耀联动推出欢乐谷国潮文化节的同时,还加入了新设备、新业态等创新策略,带来全方位的新体验。
比如北京欢乐谷就引入《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知名IP,不仅客流量提升了35%,而且通过创新设计衍生品,实现了42%的复购率,成为国潮文化节的一大亮点;深圳欢乐谷引入热门游戏《迷你世界》的主题区“冒险山”,结合AR、全息技术构建元宇宙体验,开放首月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
二是探索轻资产运营,拓宽未来想象边界。
文旅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前期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对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尤其真正的文旅项目是以文旅的体验内容为核心,关键就是运营管理,需要通过市场的检验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让产品保持不断焕发活力和生命力,来产生持续不断的收入。
在文旅产业深耕多年,市场里真刀真枪修炼出的品牌输出和运营能力,正是华侨城A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轻资产管理模式拓宽了华侨城A发展的想象空间。报告期内,华侨城A成功获取浙江衢州、安徽祁门2个轻资产服务项目。
三、谋定,穿越楼市周期
站在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总是躲不开一段混沌期,华侨城A也不例外,甚至还叠加着近几年业绩表现带来的外界质疑。
在这样的背景下,修炼“稳”和“变”之间的平衡术,把“长期主义”和“短期生存”结合起来,考验着一家企业的功底。
通过半年报,我们看到至少三点——
一是财务定力。整个上半年,华侨城A在土地市场上非常克制,既不是杜绝投资,也没有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拿地,而是审慎出手,以4.57亿元底价竞得重庆沙坪坝小龙坎地块,精准捕捉被低估的优质资产。聚焦更多精力坚持“以销定投”,强化现金流管控,报告期华侨城A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 25.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53.9 亿元;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12.8%;截至6月末,平均融资成本为 3.5%,较年初下降11bp。
二是战略定力。虽然地产和文旅都是受到市场波动影响非常明显的业务板块,但华侨城依然聚焦两大主业,大方向上没有随意跨界或大幅度调整,保持了华侨城A的长期一致调性。
三是产品定力。消费降级的背景下华侨城A坚守体验不降级。地产和文旅的产品打造上都在追求持续迭代更新产品,用不变的高品质守住口碑,用创新的服务创造增量价值。
放弃路径和规模依赖,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市场,以专业化能力构筑市场竞争力,这样的主动选择,不仅展现了一家企业的稳健和突破,或许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穿越周期的发展样本。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我们不妨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心,看看华侨城A走出一个怎样的新未来。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财经报道网
2025-09-06
财经报道网
2025-09-06
财经报道网
2025-09-06
财经报道网
2025-09-06
时代财经
2025-09-06
时代财经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