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02 19:32:47
(原标题:专访东盟秘书长: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将为区域合作再添惊喜)
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天津报道
9月1日,在天津参加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预计在今年10月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将正式签署,成为双方经贸合作的新里程碑。他表示,在新的协议框架下,数字经济领域的协同效应将为双方带来显著的乘数效应,推动区域经济迈向新高度。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2022年11月启动,历经近两年时间、9轮正式谈判,于2024年10月实质性结束。今年5月20日,中国—东盟经贸部长共同宣布,双方全面完成谈判,向签署升级议定书的目标又迈出关键一步。在国际经贸形势风云变幻之际,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有望为区域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大确定性。
“中国东盟自贸区3.0升级版不仅将进一步拉动双向贸易、投资和旅游,还将促进双方的数字经济合作。”高金洪强调,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和拥有7亿人口的东盟,在数字经济领域携手合作,将带来显著的乘数效应。
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上合峰会共吸引了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莅临参会,是上合组织成立24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
高金洪对本届上合峰会给予高度评价,称其“非常独特”且“时机关键”。他说,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冲突频发的背景下,中国主办的峰会备受关注。期待峰会成果传递有利于地区与全球和平稳定的重要信号,提升合作的可预见性和确定性,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高金洪强调,面对全球供应链变化,东盟与中国需不断探寻新机遇。基于深厚的合作基础,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与RCEP的机制红利,叠加地缘毗邻优势,双方合作前景广阔,潜力无限。
他进一步表示,双方应在高科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食品和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实现自由协同,释放乘数效应。“我们必须做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这一直是我们合作的方式,也是我们未来应当继续坚持的方向。”
《21世纪》:在你看来,上合天津峰会的最大亮点是什么?我们看到有多位东盟国家领导人参会,你如何评价上合组织对东盟的吸引力?
高金洪:今年的峰会非常独特。这是我第一次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但我可以说,这次峰会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吸引了一大批国家参会,包括很多东盟成员国。不仅如此,我认为,这次峰会的召开也非常及时。鉴于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以及世界各地发生的冲突,今年的峰会在中方的主办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21世纪》: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你如何评价中国对区域合作的贡献及其在上合组织中的角色?
高金洪:我们期待中国作为全球大国发挥重要作用,并承担关键的领导角色。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国人口规模庞大、经济实力雄厚、外交影响力大。中国一直是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维护国际法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这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东盟也坚定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我们希望东盟和中国在这方面能够密切合作。长期以来,我们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开展了大量的合作。
《21世纪》:你对本次峰会的主要期望是什么,特别是在加强区域稳定与合作方面?
高金洪:我们期待本次上合峰会取得的重要成果能够产生积极反响,传递有利于地区与全球和平稳定的重要信号。我们还希望峰会能提升可预见性与确定性,向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21世纪》:上合组织的持续扩大在某种程度上是否反映了全球南方的崛起?这对改善全球治理有何影响?
高金洪:我们注意到不同利益群体建立了各种平台和机构。上合组织已经存在一段时间,并吸引了广泛关注。同样,成立58年的东盟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样备受瞩目。重要的是,所有这些努力都应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更和平的人类社会做出贡献,这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
我们期望看到更公平的国际格局,要始终牢记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因此,东盟始终倡导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共同体。我们致力于确保所有进步和发展都能为人民的生活带来切实的改善。我希望并相信上合组织也有同样的愿景。通过协作与合作,我们可以将更大的利益置于首位,同时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发展,并在全球事务中发出更强有力的声音——这一点至关重要。
《21世纪》:随着上合组织扩员,经济合作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下一步。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更是如此,你如何展望东盟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的潜力?
高金洪:相关合作已经在开展。我们正通过深化自由贸易协定来巩固经济合作。我们致力于升级与中国的自贸协定,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全力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我们越是深化合作,越能实现互利共赢。因此,我们不仅要巩固现有合作成果,还要拓展更多合作机会。实施多元化战略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开拓更多市场和新领域,不能止步于现状。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携手前行,因为东盟与中国之间仍有巨大合作潜力,尽管双方合作历史悠久,贸易往来已非常密切,并且已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东盟与伙伴间的贸易不断扩展,投资不断增加,旅游合作不断深化,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因为归根结底这些才是推动务实合作的关键,也正是我们期待实现的愿景。我们需要保持双方合作蓬勃发展的势头。
《21世纪》:让我们深入谈谈中国—东盟合作。我们都知道,今年有很多计划中的大事件。你会如何评价今年对中国-东盟关系的重要性?
高金洪:今年是中国-东盟关系的关键一年。首先,我们完成了新的五年期东盟-中国行动计划(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6—2030)),涵盖广泛的合作领域。第二,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将于10月在吉隆坡召开,我们将在会上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第三,我们正在建立新的合作平台,以形成新的协同效应。除了今年在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推进的东盟与上合组织的合作之外,今年早些时候还举行了中国—东盟—海合会峰会,这样的峰会之前从未办过。
东盟和中国在很多领域都展现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可再生能源领域便是其中之一。目前,东盟正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致力于打造东盟电网,而中国在特大型能源项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非常欢迎各方伙伴与我们携手合作。此外,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们也希望在这一领域加快发展步伐。我们一直在推动《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谈判,预计今年内能够取得实质性成果。在该协议框架下,我们能够充分挖掘数字经济的潜力,有望将其规模扩大至约2万亿美元。
如今,东盟从人口规模上看已是全球第三大贸易集团,拥有近7亿人口的市场,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国也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因此,东盟与中国携手能够创造更为强大的经济协同效应。我希望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21世纪》:你对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有何期望?它将如何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
高金洪:中国连续16年是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连续6年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不仅将进一步拉动双向贸易、投资和旅游,还将促进双边数字经济合作。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和东盟的携手合作将带来显著的乘数效应。
《21世纪》:全球供应链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会为中国东盟合作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高金洪:我们绝不能期望事情一成不变,必须不断探寻更大的机遇、更多的潜力以及更广泛的合作可能性。东盟与中国在经济合作方面仍存在巨大潜力,有许多可能性和丰富的机遇,能够真正将我们的经济合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基于深厚的合作基础,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与RCEP的机制红利,叠加地缘毗邻优势,双方合作前景广阔,潜力无限。我相信,如果各行业能够实现自由的协同效应,将产生最大的特殊效应,也就是乘数效应。我认为,双方都将从这种不断深化的伙伴关系中获益。
《21世纪》:如何评价东盟与粤港澳大湾区加强经济合作的潜力?
高金洪:我认为,一方面,我们正逐渐走出以往传统的合作领域。如今,在新兴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合作领域。另一方面,双方人员流动将更加频繁。例如,中国为商务人士推出了“东盟签证”,这对于促进人员往来是非常有益的。我希望将这一举措拓展到旅游领域,让更多民众有旅游机会,以学习和欣赏彼此的文化。这对双方的经济来说都有巨大的推动力。
我认为,除了高科技、人工智能和机械技术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其他所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从食品、农产品到其他各个领域,我们都可以发挥彼此的优势。我们必须做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这一直是我们合作的方式,也是我们未来应当继续坚持的方向。
策划:赵海建
监制:李艳霞
编辑:和佳 李莹亮
记者:郑青亭
制作:袁思杰
设计:郑嘉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观点
2025-09-02
观点
2025-09-02
和讯财经
2025-09-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