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由中科院毕业博士掌舵 这家半导体IPO估值逾30亿元!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媒体

2025-09-02 16:01:00

(原标题:由中科院毕业博士掌舵 这家半导体IPO估值逾30亿元!)

50GHz THA芯片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联讯仪器是国内首家/全球第三家掌握该项技术的企业。 

近年来,苏州在产业规模和产业链布局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底,苏州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成为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集群的重要增长极。

苏州市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多家在集成电路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上市公司,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多个产业链环节。根据上交所披露, 又一家苏州半导体设备商——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讯仪器”)的IPO正稳步推进中。

作为高端测试仪器设备企业,联讯仪器此次IPO拟募集资金19.54亿元,用于下一代光通信测试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车规芯片测试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存储测试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数字测试仪器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及制造中心建设项目(一期)等。 

研发出解决“卡脖子”问题装备

最新投后估值逾30亿元

根据招股书,胡海洋直接持有公司20.55%的股份,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联睿光通、博恒睿哲分别间接控制公司7.46%、6.83%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34.83%的股份,系公司控股股东。胡海洋、黄建军、杨建三人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54.79%的股份,系联讯仪器的实际控制人。 

作为联讯仪器的创始人兼董事长, 胡海洋在电子测量和半导体测试领域具有丰富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经验,曾被评选为苏州高新区魅力科技人物。 胡海洋出生于197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精密光学机械研究所光学工程专业,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 胡海洋曾在国际最大的测试测量仪表公司安捷伦科技软件有限公司从事应用支持、系统集成及市场推广工作。 

2017年3月,胡海洋创立联讯仪器,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端测试仪表和测试装备,主导产品包括高速通信测试、光芯片测试、电芯片测试和第三代半导体功率芯片测试四大领域。在胡海洋带领下, 联讯仪器研发出了一系列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的高端测试仪表和测试装备,其中50GHz THA芯片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是国内首家/全球第三家掌握该项技术的企业, 逐步成为覆盖芯片、器件、模块全工艺链测试装备不可替代的主力供应商。 

凭借研发方面的绝对实力, 截至目前,联讯仪器已完成5轮融资。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2019年8月,在天使轮融资中,联讯仪器获得南山架桥、架桥富凯、高新枫桥、硅星创投等机构注资;2020年12月,鑫瑞集诚参与A轮投资;2021年9月,金谷汇枫在B轮融资中入场;2022年4月,B+轮融资中,芯未来一期,聚源创投、凯烁安明、凯烁邦盛等积极跟投,此外华峰测控作为国内半导体测试行业的佼佼者也参与其中;在2023年4月的C轮投资中,由国风投、永鑫融耀等领投,海通创新、国科资本等多家国有资本跟投,老股东南山架桥等追加投资, 投后估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

此外,除了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鑫瑞集诚、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南山架桥分别持股6.49%、5.59%、4.31%,位列联讯仪器前十大股东。另外,国风投、华峰测控、聚源创投分别持股2.73%、2.46%、1.64%。 

营收复合增长率达91.79%

业绩扭亏为盈

联讯仪器的主营业务为电子测量仪器和半导体测试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专业为全球高速通信和半导体等领域用户提供高速率、高精度、高效率的核心测试仪器设备,助力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前沿科技行业提升产品开发和量产效率。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实现核心基础仪器设备国产化攻坚与自主可控的重要力量, 联讯仪器是业内极少数覆盖光通信产业链中模块、芯片、晶圆等核心环节测试需求的厂商,全球少数、国内极少数量产供货400G、800G高速光模块核心测试仪器的厂商,全球第二家推出目前业内最高水平1.6T光模块全部核心测试仪器的厂商。

从主要财务数据来看,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以下简称“报告期”),联讯仪器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4亿元、2.76亿元、7.89亿元、2.0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07.00万元、-5539.38万元、14049.48万元、1932.8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至2024年度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91.79%。 对此联讯仪器表示,营收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光通信及半导体等下游应用领域市场需求持续强劲、高端测试仪器设备国产替代进程提速、公司核心产品性能持续突破并获得境内外优质客户广泛认可、产品线不断丰富并持续拓宽应用场景等因素。 

与此同时,联讯仪器的净利润也在2024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归母净利润破亿元,进入2025年后也延续了2024年的盈利势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932.87万元。 

对于利润的反转,联讯仪器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市场需求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一方面,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全球算力需求提升,数据中心建设进程加速,带动高速光通信产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光模块及光芯片厂商扩产意愿强烈,进而推动公司通信测试仪器产品及光电子器件测试设备产品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伴随全球新能源汽车普及加速,碳化硅功率器件产业化进程提速,驱动公司功率器件测试设备产品的市场需求显著提升。”另外,得益于公司在核心产品性能上实现的关键突破,联讯仪器能有效满足客户日益提升的测试需求,上述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助推利润表现实现反转。 

应收账款快速增长

经营现金流持续波动

在营收高速增长的背后,联讯仪器的应收账款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根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90亿元、1.36亿元、2.55亿元、3.0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1.81%、49.16%、32.28%、37.95%。大规模应收账款使得公司坏账准备同步攀升,报告期内计提金额分别为717.27万元、1690.54万元、2355.94万元、2562.86万元。对此,公司提示风险:“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余额可能进一步增加,较高的应收账款余额会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效率、限制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如果公司采取的收款措施不力或客户经营状况发生不利变化,则公司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风险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除了坏账风险的提升,应收账款对资金的占用也影响到了公司的日常经营。 报告期各期,联讯仪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98.05万元、-525.90万元、8078.58万元、-5256.47万元。 对于2023年和2025年一季度这一指标为负的原因,联讯仪器表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所致:“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收入增长较快,且公司给予客户一定信用期,客户回款存在一定周期,造成应收账款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订单规模持续增长,经营规模和存货规模随之快速增长,使得存货占用资金持续增加。” 

另外,持续增长的存货也使得公司的现金流压力持续加大,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 报告期各期末,联讯仪器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74亿元、1.77亿元、3.47亿元、4.21亿元,对应的跌价准备分别为337.83万元、621.97万元、1307.11万元、1480.71万元,存活规模及其跌价准备均呈现出增加之势。 对此,联讯仪器表示,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预计未来存货规模或将相应上升。若未来市场环境出现重大不利变化、产品更新迭代或客户需求变化等原因导致公司原材料等出现积压、库存商品等出现滞销或贬值,公司存货将面临产生跌价损失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两起专利诉讼案尚未完结

据招股书披露, 联讯仪器正面临两起来自美国Aehr公司发起的专利诉讼纠纷案件,且目前两起案件仍处于未完结状态。

从案件受理情况来看,2024年9月,Aehr以联讯仪器侵犯其在中国申请的两项专利权(ZL201310159573.4号及ZL200880018734.5号)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ehr认为联讯仪器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的晶圆级老化系统可能侵犯了Aehr的专利权,Aehr要求判令联讯仪器立即停止侵害发明专利的行为, 包括停止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侵犯原告专利权的所有产品,停止使用涉案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涉案专利方法获得的产品;并要求判令联讯仪器赔偿原告为制止侵权行为而产生的费用,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暂定人民币100万元。2024年10月,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予以立案。 

2024年11月至12月,联讯仪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书》,申请宣告两起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涉及的专利权无效。 根据招股书披露最新进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分别于2025年5月28日和7月16日作出《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宣告部分专利无效,其中,包括Aehr持有的ZL201310159573.4号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1-39、52-77、91-93无效;ZL200880018734.5号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18-52无效。 

附图: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诉讼情况

数据来源:招股书

对于诉讼案件可能产生的影响, 联讯仪器表示,公司的晶圆级老化系统系自行研发生产的设备,公司就该设备的研发申请了相关专利保护,目前Aehr持有的涉案专利已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部分无效。 即使后续公司被人民法院认定侵权,公司亦可通过变更设计方案等方式对相关设备进行调整,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9-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