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8-26 22:34:28
(原标题:“最难的时候正在过去”!20万人围观,平安银行冀光恒,最新发声!感恩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
【导读】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表示,该行最难的时候正在过去;谈深圳:感恩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将发挥总部优势做更多贡献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明
8月25日下午,位于深圳市深南大道的平安银行大厦内,平安银行率先开启了主要银行的2025年中期业绩会。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携众高管与机构、媒体进行交流。
除了冀光恒之外,出席本次中期业绩发布会的平安银行高管还有副行长兼首席财政官项有志、副行长方蔚豪、行长助理兼首席风险官吴雷鸣、行长助理王军,以及担任主持人的老董秘(董事会秘书)周强。
平安银行业绩会 现场图
主席台亮相的六位高管中,副行长方蔚豪与行长助理王军均于今年履新并首次在业绩会亮相。其中,方蔚豪分管对公业务,王军分管零售业务。
交流会上,平安银行高管就这两年平安银行改革带来的变化、零售贷款不良下降情况、对公和零售未来打法、息差的变化、分红、“反内卷”,以及对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的感恩等进行了交流。
冀光恒表示,之前说2025年会是平安银行最难的一年,但上半年部分指标已经呈现出积极的趋势,相信困难正逐步过去。
冀光恒于2023年6月份出任平安银行行长。对于这两年工作的总结,冀光恒表示,平安银行的业务发生了多方面变化,首先是零售业务的风险结构发生大的变化。“到今天为止,我们零售贷款的不良情况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拐点。”
对于息差,项有志表示,正处于筑底过程中。冀光恒表示,希望未来平安银行用几年时间将息差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至少在股份制银行中要保持第二、第三的位置。
对于零售业务和财富管理,王军表示,坚定不移进一步升级打造零售银行的特色业务。下一步将打造“买理财找平安、好理财平安造”的品牌升级,真正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围绕产品体系、服务能力、队伍提升等方面,持续地优化、改进、提升。
对于分红,冀光恒表示,将努力保持相对稳定的分红比例。对于资本规划,董秘周强表示,目前还没有外延资本补充的计划。
8月22日晚间,平安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0%;实现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降幅较第一季度有所收窄。
8月25日,平安银行股价大涨3.23%,领涨A股银行股;收盘报12.45元/股,总市值为2416亿元。
平安银行的业绩发布会在线下和线上同步进行,根据董秘周强介绍,高峰期超过20.5万人参与。
一、冀光恒:之前说2025年是平安银行最难的一年,相信困难正逐步过去
冀光恒在发布会开场致辞时表示,今年以来,平安银行延续“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的战略方针,业绩表现上看到了不少积极的变化。
冀光恒表示,下半年,平安银行将深化战略转型,推进策略进阶。零售方面,平安银行始终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下一步将加快改革方案落地,推动自营队伍人数和产能提升,深化信用卡、财富业务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理财服务,进一步优化付息率,完善集中化、扁平化的风控体系。
在坚持零售特色的基础上,推动对公业务齐头并进、均衡发展,通过做精行业、做精客户和做精产品,实现对公客群特色化经营。风险方面,继续坚持底线思维,业险协同、精准施策。下半年,将加强关注重点经营单位和重点分行的业绩表现,提升营收和利润水平。
冀光恒表示,经过过去两年的改革调整,平安银行在战略梳理、风险化解、团队建设、风气整治、稳定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之前说2025年会是平安银行最难的一年,但上半年部分指标已经呈现出积极的趋势,相信困难正逐步过去。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好转,会努力在今年实现业绩筑底企稳,保持向好趋势,为业绩进一步改善打好基础。
二、冀光恒:零售贷款风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良生成出现比较大拐点
冀光恒表示,这两年中,平安银行的零售变化是银行的结症所在。过去由于种种原因,零售方面出了一些偏差。这两年中最大的变化,第一是零售的战略更加清晰了,风险结构变了,过去自营渠道不够,对市场的变化有一定误判;第二是战术更加精细了;第三是零售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过去一味盯市场,而现在更多在盯专业能力;第四是总行和分行协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顺畅了。
上述工作变化带来业务的明显变化,一是零售风险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到今天为止,零售贷款的不良情况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拐点。
第二,中风险中收益产品的投放出现了比较大的拐点。最近几年,“新一贷”、信用卡等高风险资产规模不断下降,信用卡大概3900亿元的余额,比高峰降低1000亿元。另外,自营渠道人数已经增加到1100人,自营渠道人员的单产也上升得特别快。
冀光恒表示,对于银行业来讲,两年的时间根本不算长,但是出现了一些趋势性的变化,为将来的零售再次起飞、再次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总体来讲,现在是已经筑底爬坡了,最黑暗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是还需要市场检验。
三、方蔚豪首秀谈对公业务:守正、调优、增长、创新
今年3月获聘平安银行副行长、分管对公业务,方蔚豪有哪些规划和思考?又有哪些差异化或者特色化的打法?
方蔚豪表示,这几年平安银行的对公战略一直是一脉相承的,就是对公做精——做精行业、做精客户、做精产品。在“三精”基础上,他对对公业务整体战略也进行了深度思考,整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守正、调优、增长、创新。
所谓守正,平安银行在过去几年聚焦六个行业和六个产品,包括基础设施、政府公共事业等。从今年上半年来看,六个行业中,除了房地产是主动避险、经过结构调整以外,其他几个基本都保持了不错的增长,且大部分都是保持双位数的增长。六个产品里,供应链跨境金融、并购、银团基本上都保持着不错的增长。
同时,平安银行的特色是战略客户经营,上半年围绕“四扩”——扩客户、扩额度、扩久期、扩产品——做了深度经营。上半年战略客户数量存量达到239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很多。上半年整体战略客户资产余额大概在3500多亿元左右,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存款余额超过5000亿元,比过去增长超7%。
创新方面,金融创新是很不容易的,更主要的是对公方面。还是希望在经营方面对整体的结构进行调整,现在要加大对中间的腰部客户的经营,由过去更多关注顶层、底层客户,向中风险、中收益、中客户群进行转变。
四、王军首秀谈零售:进一步升级打造零售银行特色业务,打造“买理财找平安、好理财平安造”的品牌升级
零售依然是平安银行的战略方向。零售的财富管理有什么战略目标?会有什么打法和配置?今年履新分管零售的行长助理王军做了解答。
王军表示,零售银行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升级打造零售银行的特色业务,并紧紧围绕效益优先、兼顾规模的经营发展目标。
具体来说,在资产业务方面,将进一步调整资产业务结构,做优做强基石类贷款。同时进一步推动中收益贷款的稳步增长,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在大财富管理方面,坚持实现高质量的AUM(管理资产规模)的增长。具体而言,在存款业务上要强化多场景的经营模式,推动低成本和活期存款的进一步增长。重视银管资产、银保资产,尤其是基础理财,使其成为AUM高质量发展的“蓄水池”。数字化平台方面,将进一步打造客户服务体验更好、交互感受更好的“口袋+”数字App经营平台。
对于财富管理,王军表示,希望大的财富管理以高质量发展作为指导方向,将进一步聚焦高价值提升。在AUM的高质量发展方面,平安银行聚焦于高质量资产,尤其是银管资产和基础理财。
王军称,下一步将打造“买理财找平安、好理财平安造”的品牌升级,真正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围绕产品体系、服务能力、队伍提升等方面,持续优化、改进、提升。
五、谈息差:息差处于筑底过程,希望在股份制银行中维持第二、第三的位置
净利息收入的下降和息差的变化受到关注,平安银行如何展望下半年以及明年息差的走势?预计什么时候能大概企稳甚至回升?
项有志表示,过去平安银行净利息收入下降比较多,就是因为主动压降了高风险业务。收入是下降了,但是风险下降更多,可以看到还有滞后性。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息差应该处于较低位,全行业二季度为1.42%,而平安银行目前是1.8%,在行业里面处于较好水平。这两年重点在负债端,主要是压降高利率存款,提升活期存款占比。对于零售来说,二季度贷款的压降应该趋缓,处在相对筑底的过程,慢慢会有回升;对公息差短期有压力,但整体下降的趋势会放缓。
冀光恒表示,希望未来平安银行用几年时间将息差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也就是至少在股份制银行中要保持第二、第三的位置。目前息差在1.8%左右,希望下降幅度慢一些,这样将来才有机会向上。如果能一直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三四十个BP,就会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六、关于分红和资本规划,将努力保持相对稳定的分红比例,目前没有外延资本补充计划
分红是资本市场比较关注的话题。平安银行在2023年的分红率明显提升,2024年有一定的回落,2025年中期与2024年相差不大。那么平安银行对于今年全年的分红和未来的资本规划会是怎么样的?
冀光恒在致辞中表示,平安银行将努力保持相对稳定的分红比例,继续与投资者分享经营成果。
董秘周强表示,平安银行分红主要考虑几个因素,一包括资本水平、利润状况、市场期待、监管鼓励,以及自身意愿。今年中期分红率达到18%,和去年持平,也体现出平安银行在分红水平和分红频次上都希望能尽力保持稳定和连续。
周强说,年底分红会怎么样,届时要根据业务和资本状况而定,会继续秉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
资本充足方面,周强表示,目前资本充足水平相较于过去有所提升,能够支持业务正常发展的需要。平安银行以内生积累为主,目前还没有外延资本补充的计划。
七、谈深圳:感恩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将发挥总部优势做更多贡献
2025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平安银行作为在深圳诞生、在深圳成长起来的金融企业,如何看待深圳的发展?
冀光恒表示,平安银行发源、诞生、成长在深圳,是深圳特区建立、成长、发展壮大、取得辉煌成就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这45年来,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深圳的发展,就没有平安银行的今天。
到今天为止,平安银行在深圳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最多的资产,贡献了最大的利润,在深圳这片热土上经过了45年的发展、成长、壮大。对此,平安银行感到非常自豪。
冀光恒表示,深圳本身是平安银行非常重要的生产基地,未来将更好地发挥平安银行总部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特色化机制,为深圳的发展乃至为大湾区发展做贡献。
编辑:晨曦
校对:纪元
制作: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A股开盘跳水,超4000股下跌
中国基金报
2025-08-27
中国基金报
2025-08-27
中国基金报
2025-08-27
中国基金报
2025-08-27
中国基金报
2025-08-27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