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8-26 13:22:27
(原标题:张偲院士:引全球人才和“耐心资本”打造广东海洋牧场)
南方财经记者郑玮 广州报道
8月26日,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专场)在广州举行。在专题会议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主任张偲表示,广东建设海洋牧场在气候、市场和产业基础上具备先发优势,未来应聚焦空间保障、科技赋能、产业融合、要素支撑等核心领域,进一步推动海洋牧场从“公益属性”向“生态经济复合型”转型。
作为海洋大省,2024年广东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海洋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5。其中,以海洋牧场等新业态为牵引的海洋渔业占据关键地位。但过去“海洋牧场”具有较强公益属性,以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为主,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较少。
对此,张偲表示,人才是海洋牧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议敞开胸怀引进全球高端人才,通过成功产业化案例吸引社会资本持续参与。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建立“耐心资本”引导机制,推动养殖装备研发与智能化升级。
为进一步优化海洋牧场产业发展环境,张偲建议,可逐步将符合优化调整条件的渔港及传统养殖水域从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中调出,解决市县规划落实缓慢、渔港升级改造受阻等问题,同时探索组建海洋牧场种业创新中心、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和海产品精深加工创新中心,攻关智能养殖管理系统、数字化监测装备、海产品人类健康功能物质开发等关键技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同时,张偲提出,未来推动海洋牧场发展,应重视精深加工和市场建设,“市场建设是海洋牧场的重中之重,包括物流体系建设、海洋水产品宣传与科普、市场扩展等。目前优质鱼类的市场,比如大西洋鲑鱼和石斑鱼,单种鱼类市场约为20—30万吨,据估计其市场前景扩展到50万吨是很有希望的。因此,扩展市场是关键。”
其中在优质鱼类种苗建设方面,张偲也提到,在重视近海近岸种类金鲳鱼、石斑鱼、花鲈、鲷科鱼类、鮸鱼的同时,应更加重视深远海主导品种和适养品种的开发,重视多倍体品种和大洋优质种苗的开发,比如三倍体牡蛎、东星斑、金枪鱼等。
在此基础上,张偲进一步建议,要推动海洋牧场,全链条升级,实施三倍体牡蛎、金枪鱼、东星斑、金鲳鱼等百亿级产业集群计划,建设海水产品预制菜产业园,发展“风渔融合”“渔旅融合”等新业态。同时,加强品牌培育,打造“广东海鲜”区域公用品牌,培育覆盖全链条的链主型企业,通过举办水产种业博览会促进技术交流与市场拓展。
“广东在气候、市场和产业基础上具备先发优势,建议以广州海洋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深圳大鹏湾国家级示范区为样本,探索深远海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模式,为全国提供‘广东方案’。”张偲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财闻
2025-08-26
财闻
2025-08-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