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8-23 21:17:50
(原标题:券商资管资深“老将”离任)
【导读】光证资管董事长熊国兵离任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8月22日,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熊国兵因工作职务调整离任公司董事长职务。
在新任董事长履职前,暂由公司总经理乔震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上述变更事项经公司股东审议通过,并将按照法律法规履行备案程序。
熊国兵执掌光证资管近11年。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调整在预料之中。根据此前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董事长、总经理在同一职位任职满9年且还能任满3年以上的,一般应当交流。而光大证券作为央企背景的证券公司,这样的调整也可能是贯彻落实相关规定。
今年5月,光大证券副总裁梅键卸任公司副总裁职务,改聘为公司高级专家,原因就是落实领导干部职务任职期限相关规定的正常人事变动。
任期内资管规模接近翻倍
熊国兵于2004年加入光大证券,是一位在光大证券体系内成长起来的资深“老人”。自2014年7月起,熊国兵正式出任光证资管董事长,自此开启了长达11年的掌舵生涯。彼时他还兼任光大证券副总裁、光大资本董事长等要职。
不过,到了2019年11月份,熊国兵卸任光大证券副总裁,改聘为光大证券高级专家。2020年底,光大证券资产经营部总经理张生山,接替熊国兵出任光大资本董事长。
自2014年接任董事长以来,熊国兵带领着光证资管实现了资产管理规模跨越式增长。光大证券年报数据显示,在其任期内,公司的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从约1972亿元,攀升至2021年末的3746.79亿元。随着资管行业压降通道业务,2023年规模一度萎缩至3002.91亿元。不过截至2024年末,规模再度回升至3114亿元,行业排名第6位。
然而资管规模的增长并未能同步转化为盈利能力的提升。
2020年,光证资管的营业收入达到22.9亿元后,就逐年减少。到了2024年,总营收下滑至11.52亿元,净利润更是缩水超六成。
据了解,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管理费收入和业绩报酬收入。而业绩报酬收入与市场环境、基础资产表现、管理人投研能力息息相关。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光证资管旗下偏股型基金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不仅业绩不如同类公司,还跑输沪深300指数。例如旗下的“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持有混合”,截至2024年清盘时,基金成立以来收益为-63.49%,年化回报为-25.55%。
管理层更迭
近两年,光证资管的管理层人事变动频繁,尤其是2024年发生的一次“罕见的高管对调”,让人倍感意外。
2024年10月,光证资管宣布,原任公司总经理的常松转任副总经理,而原任副总经理的乔震则升任总经理。
同年11月,车飞新任总经理助理;12月,张帅被任命为营销总监。
随着熊国兵的离任,总经理乔震暂时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乔震是在2012年8月加入光证资管,历任公司产品与机构业务部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职务,此前还曾任职于招商银行和华泰柏瑞基金。
校对:王玥
制作: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8-23
中国基金报
2025-08-23
中国基金报
2025-08-23
中国基金报
2025-08-23
中国基金报
2025-08-23
中国基金报
2025-08-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