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

太猛了!10万亿待入市?

来源:格隆汇

2025-08-22 15:47:57

(原标题:太猛了!10万亿待入市?)

兄弟姐妹们,太猛了!

大科技、大金融联手抬升,上证指数午后突破3800点。

沪指上一次见到“3800”还是在2015年8月19日,距今已十年整。

A股连续第8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超越2024年11月行情,刷新连续2万亿成交额最长纪录。

芯片产业链集体井喷,寒武纪涨不停歇,20CM涨停,日内连续攻克1100、1200元两道整数关口,总市值突破5200亿元。

中芯国际A股涨超14%,股价重回百元上方。

科创50向上猛攻!科创板50ETF(588080)今日涨9.75%,年内涨幅达27.71%。

科创板50成分股多为硬科技企业,60.6%持仓为半导体,属于进攻性强的成长类宽基。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科创板50ETF(588080)跟踪科创50指数,规模691.28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超8.59亿元,规模大、流动性好;日内涨跌幅20%,弹性大;综合费率0.2%,同类最低。

两则消息彻底引爆半导体!

DeepSeek在其官宣“正式发布DeepSeek-V3.1”的文章里面提到,DeepSeek-V3.1使用了UE8M0FP8Scale的参数精度,UE8M0FP8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据The Information,英伟达下令暂停H20芯片生产。

自4月8日行情启动以来,沪指累计涨超23%,创业板指涨超48%,沪深300指数涨超21%,科创50涨35%。

本轮行情由散户情绪升温与外资回流主导,险资提供长期支撑,后续持续性取决于居民理财迁移进度及弱美元背景下的全球流动性环境。

随着市场持续上行,增量资金入市成为焦点。

居民存款搬家或已开始?7月金融数据显示,7月住户存款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存款搬家背后可能是存款收益下滑和资本市场赚钱效应显现所致。

“接下来,究竟有多少存款可以搬进股市?”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

高盛预计超过10万亿元,中信证券测算4.5-9万亿元,中金公司认为潜在入市的资金规模约为5-7万亿元。

高盛最新研报指出:中国股市当前仍有大量“存量资金”尚未入市,为市场进一步上涨提供动力支撑;目前已有迹象表明这种资金转移正在发生,中国2025年家庭存款月度变化出现明显负值,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出现增加现象,或暗示居民储蓄可能从银行存款转向股票等金融资产。

高盛认为,目前仅有22%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基金和股票上,潜在资金流入规模超过10万亿元。

从存款到期再配置的视角来看,中信证券测算2025年可能有90万亿元以上的存款到期,假设其中5%-10%的资金寻求更高的收益,则流出规模可能在4.5-9万亿元。

中信证券进一步指出,“搬家”的存款不太可能集中进入权益市场,或倾向于以“固收+”类型的资管产品进行过渡承接,也能实现资金的“间接入市”。

中金公司从超额储蓄、定期存款到期和存款活化视角测算,居民存款潜在入市的资金规模约为5-7万亿元,可能高于2016-2017年、2020-2021年两轮股市上涨的行情中存款入市的规模,但实际入市情况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预期、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

沪指持续上升之际,全球资金突发大转向!

野村最新研报表示,曾经备受追捧的印度股市正迅速失去光环,成为基金经理们最大的低配对象,而资金则明显转向了估值更具吸引力的A股与H股。

野村近日发布一份《对大型全球基金分析》报告,在其调研的45只基金样本中,有41只基金在月度基础上减少了对印度的配置,低配印度的比例从之前的60%提升至71%。截至7月底,印度已经成为“新兴市场投资者持仓中最大的低配市场”。

数据显示,MSCI印度指数的市盈率超21倍,而MSCI中国指数的市盈率仅为11.9倍。

资金正转向配置到其他市场。其中,对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和韩国的配置分别增加了0.8%、0.7%和0.4%。

外资机构真金白银加速布局A股。

高盛PrimeBrokerage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正以6月底以来的最快速度买入中国股票。

截至今年8月21日,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值约2.5万亿元,相比2024年末的2.31万亿元增长8%,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2.72%。

截至8月21日,A股市场已有920家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报,其中有261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里出现QFII身影,合计持股市值约301.40亿元。

韩国股民扫货中国资产。中国市场已成为韩国的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截至8月20日,年内投资于中国香港股市的累计交易额已超过5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市场。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情绪转向乐观。

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的最新观点认为,A股市场情绪显著回暖、中期展望向好。 

据美国银行的基金经理调研信息,机构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法有所改善,净11%的受访者预计中国经济将走强,这是自2025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从85点上调至90点,并维持对中国股市在亚太区域内“超配”的立场。

高盛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表示,美国市场分散配置的需求、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潜力、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其应用的崛起,以及中国股市相较全球主要股市的估值折价是主要驱动因素。

瑞银认指出,与其他主要地区相比,A股估值并不算高。

摩根士丹利认为,A股表现将继续领先,预计资金加仓中国股市的趋势将更为强劲,中国股票市场的获利修正幅度趋势在全球主要市场排名较前,且估值较其他市场更低,大概率会继续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