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专访世界斯诺克公司李晶:中国推动斯诺克走向更广世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8-21 22:46:00

(原标题:专访世界斯诺克公司李晶:中国推动斯诺克走向更广世界)

南方财经记者 施诗 实习生 唐堃 

“我参加当届世运会就是为国争光,获得金牌是我唯一的参赛目标”,中国斯诺克选手肖国栋在2025年世界运动会夺冠后如此说道。

中国选手白雨露在获得世界运动会女子斯诺克项目金牌后也表示,“代表国家参赛的使命感完全不同,每次出杆都感觉身后站着14亿人。”

对于常年奋战在职业巡回赛的斯诺克运动员而言,鲜有为国出战的机会。本届世运会让两位中国斯诺克选手圆梦的同时,也让这项赛事继续“破圈”。

世界斯诺克公司中国区首席项目总监李晶在接受南方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家荣誉感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共通的。获得奖牌不仅代表个人成就,也能激励人心。”

从二十年前丁俊晖异军突起,到今年世锦赛赵心童横空出世,再到本届世运会肖国栋、白雨露双双夺冠,一个又一个中国名字在世界斯诺克的赛场上亮相,这不仅吸引更多人走进台球馆,也开辟出更广阔的体育市场。

在李晶看来,中国市场的带头作用正推动斯诺克向更广范围辐射:它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流量、平台和机会,也通过赛事举办带动了区域经济与国际交流。以大湾区为例,“将于2026年在香港举办的斯诺克大奖赛,将吸引本地与周边城市的球迷前来观赛,促进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互动与经济循环。”

体育运动需要“国家英雄”

南方财经:近两年,中国选手在世界排名中整体上升。业界和一些球迷认为,中国斯诺克可能会迎来“第二波黄金期”。你觉得这个趋势是否可观?

李晶:大家熟知的可能是“丁俊晖时代”。第一批队员的出现是从丁俊晖开始,这是大家看到的,但在此之前的积累也不容忽视。没有前人栽树,哪有后人乘凉。其实在丁俊晖2005年夺冠前,中国已有世界职业台球与斯诺克联合会(简称世界台联)与中国台球协会的合作。随后的2013年世界台联和中国台球协会在北京成立了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当时那一批年轻球员的涌现,正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赵心童夺得世锦赛冠军,也带来了推动作用。有人说赵心童会代替丁俊晖,但我不这么认为。每位球员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形成各自独特的现象级价值,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球员。历史总是在不同阶段重复,我们可以从中借鉴经验。

南方财经:在你看来,赵心童等球员的个人爆发如何带动大众层面对于斯诺克运动关注?

李晶:赵心童的崛起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斯诺克都有巨大影响。2025年世界锦标赛,他是以外卡身份参赛,通过Q Tour名额进入世锦赛资格赛,并一路打入决赛,成绩非常耀眼。这既在意料之中,又是巨大的惊喜。过去20年,中国一直不断涌现优秀球员。体育运动需要“国家英雄”,这样的球员会掀起一阵热潮。赵心童形象好、谈吐得体、处事风格和着装都对年轻人有吸引力。我们希望他能凭借这些特点推动中国斯诺克的发展和普及,并提升赛事对赞助商的吸引力,这些都进一步带动了斯诺克的整体形象。

大湾区拥有悠久斯诺克历史

南方财经:2026年,香港会再次举办世界大奖赛。你怎么看斯诺克对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融合和交流的促进作用?

李晶:很多早期中国球员都是在大湾区拜师或接受集中训练,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从去年开始,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在香港举办的不再只是表演类赛事,而是正式的排名赛。2022年世界斯诺克巡回赛香港大师赛(邀请赛)吸引了约9000名观众,这是斯诺克在全球范围内单场观众人数最多的一次,可见大湾区完全有能力承办高水平赛事。这种赛事不仅吸引香港本地观众,也吸引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球迷前来观赛,对香港经济形成促进作用。此外,赛事将促进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互动与经济循环。

我们还与香港的推广商合作,建立了世界台联认证的香港斯诺克学院。未来,这里不仅能为本地爱好者和小朋友提供兴趣班和培训,还会开展裁判员、教练员等级考核,推动斯诺克的专业化发展。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也即将举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对此,你有何期待?

李晶:我们希望“十五运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希望所有体育健儿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争取最好的成绩。其实,只要无愧于自己,其他都不是那么重要。只要尽力了,并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竞赛激情,我觉得就是最好的状态。

中国与斯诺克实现“双向奔赴”

南方财经:世界斯诺克巡回赛近年来在中国其他城市也举办了不少重量级赛事。能否介绍一下目前在中国的整体赛事布局?是否还会有新的城市加入?

李晶:目前中国区赛事的布局是4+1+1,即4个排名赛(武汉公开赛、西安大奖赛、国际锦标赛、世界公开赛)+上海大师赛+香港世界大奖赛。未来可能添加一站级别最高的中国公开赛。目前,多座城市都对承办世界斯诺克巡回赛感兴趣,我们也欢迎洽谈。未来若增加新赛事,我们希望是中国公开赛级别的大赛,奖金可达120万英镑或更高。作为职业赛事,我们遵循全球化发展,而中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板块之一。

南方财经: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在不同城市办赛时,如何实现与当地的有机融合?

李晶:我们办赛的理念不是“一站比赛做完就走”,而是希望与城市、推广商、承办方深度融合,把斯诺克与城市名片、城市形象、赛事IP结合起来,做成长期品牌。

比如,上海大师赛从2007年至今已举办19届,明年将迎来第20届。这是一个与城市共同培养、共同成长的过程。除了赛事必要的公关活动,我们还与合作伙伴的暑托班合作,邀请明星球员与小朋友互动。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球员的带动,让他们认识这项运动并了解它的益处。

这类活动是赛事+球员+品牌+城市结合的典型案例。比如玉山,玉山世界公开赛举办以前该地区的关注度集中在三清山。玉山也盛产斯诺克球台使用的石板。我们会带球员爬三清山并拍摄宣传,与合作伙伴一起在国内外刊播这些影像,让更多人了解玉山的美景和特色,吸引游客。每年来玉山我们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觉得赛事是和玉山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在大庆,2013-2014年国际锦标赛落户当地。大庆有“铁人精神”,而斯诺克世锦赛举办地谢菲尔德也是“钢铁城市”。我们通过赛事促成了大庆市政府与谢菲尔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与经贸合作意向书,实现了体育带动的国际交流。

所以,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办赛,更是借助斯诺克将人们、城市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因为体育是没有国界的。

南方财经:作为全球增速较快的市场之一,中国对斯诺克的全球发展有何作用?

李晶:斯诺克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们认为中国市场的发展,也是将中国品牌带向全球的机会。通过赛事和巡回赛,中国企业能够“走出去”。以星牌球台为例,它最早通过旗下酒店赞助2006年的中国公开赛,至今已合作十余年,一直是世界斯诺克全球官方指定用台。这也让全球观众认识了这一品牌。

中国市场非常大,而且我个人认为中国人很适合打斯诺克——尽管这项运动也需要体力,但它更讲究谋略和策略,而中国选手在这方面有优势。当本土球员在职业赛上取得好成绩时,自然会带动本国市场的关注度,也会吸引相关品牌关注赛事或赞助球员。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中国的成功发展对世界斯诺克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经济体量大、影响力强,本土赛事发展良好,能够推动全球巡回赛发展,实现互相促进。

我们在中国的合作模式一直非常紧密,尤其是与中国台球协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非常珍惜这种深度合作,它共同引导和推动中国职业斯诺克的发展,包括市场布局和未来规划。中国市场的带头作用,也会影响其他地区和国家。

期待斯诺克“入奥”

南方财经:世界台联主席杰森·弗格森曾提到,斯诺克未来有可能通过纳入更广泛的台球项目以争取成为奥运项目。你怎么看这一发展趋势?

李晶:因为曾经是斯诺克运动员,弗格森对这项运动有深厚感情。作为协会主席,他个人的目标就是希望能把斯诺克带入奥运会。我认为这一目标与我们职业巡回赛的发展并不冲突。从商业角度来看,如果一项运动进入奥运会,对这项运动将是变革性的改变。这意味着各国政府会提供更多支持,包括青少年体系的建设和扶持力度都会不同。我们也希望斯诺克能进入更多综合性运动会,例如世界运动会。最近,白雨露在斯诺克项目中获得金牌就是一个例子。国家荣誉感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共通的。获得奖牌不仅代表个人成就,也能激励人心。

虽然斯诺克目前还不是奥运项目,但我们一直在做好准备——只要自身准备充分,当机会来临时,斯诺克就能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历史上,斯诺克曾是残奥会的创始项目之一。虽然它发展过程中相对小众,但我们的最终目标仍是让斯诺克进入奥运会。

南方财经:立足全球,世界斯诺克巡回赛的战略传播方向是什么样的?

李晶:我们非常注重年轻人市场,包括他们观看斯诺克的渠道。很多人认为斯诺克是安静的比赛,但实际上我们的比赛非常富有激情和节奏感。我们希望通过剪辑等方式,让更多年轻人看到斯诺克是一项优雅、时尚、传统与现代兼容的运动,同时兼具智谋和乐趣。同时,世界台联也在做相关工作,比如把各俱乐部联系在一起,打造用户友好的APP或小平台,让更多斯诺克爱好者轻松找到注册俱乐部,将斯诺克融入日常生活。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