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商中国
媒体
2025-08-17 22:55:24
(原标题:回本了!市场逼近3700点,半数“高位基”已解套!)
市场重回3700点上下,上一轮牛市成立的基金也正在陆续解套。
2021年2月,上证综指创下了3731.69点的阶段高点,随后呈现震荡调整走势,当年9月再次挑战高点,可惜鸣金收兵于3723.85点,之后便开启了长达三年之久的趋势性下跌,2024年最低下探至2635.09点。
如今,四年时间倏忽而过,2021年的高点近在眼前,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在2021年市场高点成立的基金中,已经有超五成基金净值回“1”,实现回本,但仍然有部分产品处于腰斩状态,业绩分化较大。
8月15日,上证指数震荡上行,收红于3696.77点,与此同时,众多成立于2021年3700点上下的基金也终于解套,实现净值回“1”。
以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一年持有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2月5日,首募规模89.4亿元,是当时的爆款基金之一。不过,该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在2021年8月到达1.18元高点后,便开启了震荡回调,其中长达三年都在水平面“1”以下,直到最近实现收益率回正,最新的复权单位净值为1.0055元。
再比如,成立于2021年3月23日的金鹰新能源混合一度抓住了新能源风口,复权单位净值曾在2021年11月涨至1.6499元,但由于2023年大幅下跌,此后净值长期处于“1”以下,直至最近大幅反弹,最新的复权单位净值1.0342元。
此外,2021年9月成立的汇添富中证800ETF联接、2021年10月成立的华安均衡优选、2021年11月成立的国富匠心精选、2021年12月成立的博时成长回报等多只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回“1”,而且创下阶段新高。
整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2021年成立的1785只基金中已经有936只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在水平面“1”的上方,占比52.44%。其中,韩创管理的大成产业趋势、张韡管理的汇添富健康生活、武阳管理的易方达先锋成长、李博管理的信澳新能源精选等少数产品,单位净值甚至已经稳定在1.5元以上。
不过,仍然有约30只成立于2021年的基金,目前的复权单位净值仍然低于0.5元,处于腰斩状态,其中不乏当时的爆款基金。
同样是上一轮牛市高点成立的产品,这些基金的业绩却出现了明显分化。
2021年11月23日,全市场一举成立了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但四年后,这8只基金的业绩却出现了明显分化,其中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自成立以来的收益率高达143.51%、107.60%,分别位列2021年所有成立基金中的收益率前二。
同样成立于2021年2月和9月高点的基金,也出现了明显的业绩分化。韩创管理的大成产业趋势自2021年2月成立以来的收益率88.72%,而同期成立的汇添富国证生物医药ETF、广发诚享的收益率则分别为-59.77%、-53.22%;武阳管理的易方达先锋成长自2021年9月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85.15%,而同期成立的创金合信碳中和、新沃内需增长的收益率分别为-54.70%、-49.61%。
上述业绩分化可以在持仓中找到一定的迹象,比如,业绩较好的大成产业趋势重仓了有色、化工等顺周期方向,易方达先锋成长则重仓的是以算力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链;而业绩较差的基金则主要在光伏、电池等新能源方向,一定程度拖累了业绩。
在结构性行情下,Wind数据显示,2021年成立的所有基金中,截至目前收益最高和收益最低的业绩首尾相差超200个百分点。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上轮牛市高点的基金陆续回本,基金在资金端面临一定的“回本赎回”压力。
据华创证券策略团队统计,当前净赎回压力显著的基金持仓集中于新能源、白酒、医药等板块,与2019年至2021年发行的“赛道基”较为吻合。对于主动偏股基金而言,若从此前持续亏损的状态回到单位净值1元以上后,基金赎回比例都会出现明显提升,本质上是投资者因长期亏损记忆产生的“损失厌恶”心理。
但与此同时,新发的主动权益基金在募资方面呈现回暖迹象。据兴业证券研报统计,从资金端看,7月传统费率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发行规模已回升至100亿元左右,叠加近期新浮动费率产品带来的贡献,有望进一步带动主动权益基金新发状况改善。从负债端看,伴随市场思路由反弹转向反转,主动权益基金以往的“上涨却遭赎回”势头已经减弱,据测算,6月份的主动权益基金净赎回已经降至121亿元,较此前大幅收敛。
随着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规模稳步回升、申赎维持稳定态势,兴业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市场正在走出资金端与负债端的负循环低谷期。
景顺长城投研团队认为,中期维度,要重视A股市场资金面已出现积极变化,在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叠加“资产荒”的环境下,对于高回报资产有较强的配置需求。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回升,市场有望进入场外资金流入与市场上涨的正向循环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资金面的影响可能阶段性超过基本面。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券商中国
2025-08-17
券商中国
2025-08-17
券商中国
2025-08-17
证券时报网
2025-08-17
证券时报网
2025-08-17
证券时报网
2025-08-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