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浙江省委书记王浩、重庆市市长胡衡华等,出镜《焦点访谈》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8-17 14:48:31

(原标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浙江省委书记王浩、重庆市市长胡衡华等,出镜《焦点访谈》)


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8月16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播出《因地制宜、创新突破 绿色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聚焦内蒙古、浙江、重庆绿色转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浙江省委书记王浩、重庆市市长胡衡华等出镜。


以下为报道全文: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化转型——这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中宣部组织的第三批“活力中国调研行”,近日走进内蒙古、浙江、重庆,深入探寻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从内蒙古“风光”无限的能源革命,到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20年深耕,再到重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担当,三地因地制宜、创新突破,展现出绿色转型的多元路径。一场以生态优先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变革为保障的深刻变革,正在神州大地上加速展开。今天,让我们共同见证这场关乎发展方式转变的“绿色跃迁”。

在内蒙古,能源是当家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内蒙古能源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的重要指示,努力压减火电比例实现降碳。目前2.69亿千瓦电力装机中火电占比已降到46%。火力发电的比重由2020年的83%降到去年的74%左右,相当于四年节约标准煤1.95亿吨,有效控制了碳排放的增长。

内蒙古近年来还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又一处新建设的50万千瓦防沙治沙光伏一体化项目刚刚完工,预计本月内可以完成并网。

内蒙古达拉特旗50万千瓦防沙治沙光伏一体化项目经理胡立智:以组件板减少蒸发、组件基础固沙、板下生态种植、作物围沙固沙,形成了“光伏+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新模式。

内蒙古坚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举,在全国率先构建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

2024年,内蒙古实现新能源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绿氢产能、新型储能装机、绿电交易规模等6个全国第一。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我们一手抓绿色能源发展,一手抓绿色能源替代,去年以来,晶硅行业用电中绿电比重超过40%,算力产业绿电使用比例达到85%左右,目前全社会电力消费绿电占比36.7%。经过努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控制目标,以年均1.4%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

内蒙古风光资源丰富,既要让绿电在本地用得上,又能将富余的绿电送得出。这些年,内蒙古已建成8条特高压外送通道,累计外送电量超7500亿度,其中新能源超870亿度。在本地,推广“绿电直连”、风光制氢、源网荷储等新模式,鼓励企业直接用绿电。

乌兰察布的这座铁合金工业园区用绿电直流炉代替了原来的燃煤机组与火力发电。

内蒙古景蕾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华宇:我们用电量的60%来自本地的风电和光电。按目前的生产规模,一年能省6万吨煤炭,减少1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今年内蒙古计划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4000万千瓦,预计年末新能源总装机将突破1.7亿千瓦,年发电量达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燃烧91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亿吨,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布局的17个大型风光发电基地有6个在内蒙古,我们将全力推进基地建设,力争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超过3亿千瓦、发电6000亿度。大力发展新型储能等相关产业,把绿电转化为绿氢、绿氨、绿醇,拓展新能源矿卡、绿色智算等消纳场景,巩固新能源发展优势。

跟内蒙古这样的能源大区相比,浙江是个资源小省。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难以维持高质量的发展要求。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余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率先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

20年来,浙江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千万工程”“蚂蚁森林”“蓝色循环”先后获得联合国最高级别环境奖项“地球卫士奖”。

浙江省委书记王浩:20年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如今的浙江,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绿色低碳的特色更加鲜明,城乡富美的成色更加充足,宛如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目前,浙江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50.2%,历史性超过火电;过去二十年间,浙江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煤炭消费占比降至40%以下,单位GDP能耗降幅超38%,位居全国前列。

浙江能源局能源综合处处长詹俏荣:近年来,浙江建成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投产全国首个海岛氢能示范工程,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等实现规模化发展。

这几年,浙江加快绿色转型,培育低碳生产方式。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2%,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50%。以全国1.1%的土地、2.9%的用水和3.4%的能源消耗,创造了全国6.7%的经济总量,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浙江省委书记王浩:“两山”理念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重大革新。在践行“两山”理念中,我们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工程,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路。

浙江丽水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当地云和梯田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推广“稻田养殖”模式,年产稻田鱼、稻田鳖等生态农产品15万斤,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实现生态美与产业兴的双赢。

浙江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党委书记孔祥丰:生态共生种养模式,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10万余元,并带动周边村民户均增收5000余元,将美丽生态进一步转化为美丽经济。

浙江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等生态建设,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7.83万元和4.28万元,连续多年居全国省区首位。环境改善、城乡均衡、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底色。

浙江省委书记王浩:站在“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年新起点上,浙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从内蒙古的能源变革到浙江的生态经济,绿色发展的脉动正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延伸。而在这幅广阔的绿色画卷中,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一环,肩负着特殊使命。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一场以“上游责任”为担当的绿色行动,正在山城全面展开。

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重庆都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重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谋划实施美丽重庆建设行动计划,以治水、治气、治土为重点,全力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持续筑牢。缙云山拆除违建10多万平方米,修复生态空间70多万平方米,同步发展文旅康养、田园综合体等绿色产业。

重庆市北碚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春燕:我们培育打造了一批以生态为基础的特色产业,还完成了区域生态系统总值核算,通过发行生态环境绿色债券等方式,让大家一同参与到缙云山的生态修复、产业升级中来。

近年来,重庆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加快发展绿色生产力,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9.5%。绿色,逐渐成为重庆新型工业化的底色。

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重庆作为国家重要老工业基地,产业偏“重工业”、能源偏“煤”、交通偏“公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必须从结构上优化布局、在关键处攻坚突破,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正成为重庆产业结构优化的主方向,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成为产业绿色转型的突出亮点。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已建成光伏装机266兆瓦,2024年消纳绿电超1亿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9.1万吨。

中国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生命周期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重庆认真落实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部署,结合实际找准谋实改革的切入点,积极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深化改革,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含新量”“含绿量”,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从能源结构重塑到产业绿色升级,从生态修复治理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创新,内蒙古、重庆、浙江的实践告诉我们:绿色转型不是负担,而是动能;生态保护不是退步,而是前进。降碳、减污,让天更蓝、水更清;扩绿、增长,让产业新、民众富。三地探索印证了一个深刻道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可以协同并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唯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面向未来,绿色之路越走越宽,美丽中国越走越近。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中国基金报

2025-08-17

中国基金报

2025-08-17

中国基金报

2025-08-17

中国基金报

2025-08-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