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2025-08-15 11:43:31
(原标题:问止中医人均消费下滑:重营销轻研发,广告公司为主要供应商?)
《港湾商业观察》陈钱
7月29日,WenZhiTCM Inc.问止中医(简称:问止中医)递表港交所,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据悉,今年1月9日,问止中医首次递表港交所,但因未能如期完成聆讯等上市流程于7月9日其招股书失效。
天眼查显示,问止中医的国内运营主体为深圳问止中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
在人工智能火热的当下,各行各业都在探索人工智能与所在行业融合后将诞生怎样的“奇迹”,问止中医正是其中之一。公司称,通过在中美两地历经十余年研发出的中医人工智能辅助系统中医大脑与人工结合,将有效针对癌症、血液病、肝肾病等各种疑难重症制定合理的疗程规划与复诊管理,对重症患者还可提供长周期托管。
而公司期内研发费用率的连年下滑,主要供应商为广告公司以及各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关于其“虚假宣传、用药导致病情加重、疗效差”的声音可能都将让外界怀疑问止中医是否真如自己介绍的那般神奇,还是说仅仅是一次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的“试验田”,时间或会给出答案。
1
收入增长,亏损仍在
据问止中医官网及招股书介绍,问止中医是一家专注于中医重症及疑难病的数字医疗企业,拥有“中医大脑”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采用人机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看诊、问诊方式,是国内少有的纯中医医疗机构,公司的收益全部来自国内。
2023年和2024年,按人工智能辅助收入计,问止中医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工智能辅助的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就人工智能辅助的收入而言,公司2023年和2024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5%、1.3%,位列第一,其余均为公立中医医院。
2022年-2024年(简称:报告期内),问止中医实现收益分别为6216.9万元、1.89亿元、2.36亿元,经调整的净利润分别为520万元、4300万元、6150万元。
2025年1-5月,公司的收益为1亿元,同比上升11.74%;经调整的净利润为2590万元,同比上升3.19%。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5月,问止中医的收益增长率分别为204%、25.1%、11.7%。
据悉,问止中医的收入来源包括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生活产品、中医大脑订阅服务,其中中医医疗服务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各期,问止中医的中医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1.1%、88.5%、89.6%,中医生活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8%、7.2%、6.3%,中医大脑订阅服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1%、4.3%、4.1%。
2025年1-5月,公司的中医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为89.6%,中医生活产品的收入占比为7.1%,中医大脑订阅服务的收入占比为3.3%。
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也较为稳定,各期分别为56.3%、59.8%、59.3%,2025年1-5月,公司的毛利率为61.9%,同比上涨3.5个百分点。
同时在患者的复诊率上,问止中医也较有优势,各期分别为61.2%、69.1%、71.9%,2025年1-5月的复诊率为67.2%。而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该行业的平均复诊率通常介于30%-40%之间。
虽然业绩等方面基本向好,但公司的亏损仍然存在。各期,问止中医的年内亏损分别为1.54亿元、1.94亿元、4536.7万元,2025年1-5月,公司的期内亏损为4384.1万元,而2024年1-5月的期内亏损仅为238.6万元。
且需要注意的是,今年1-5月的每次患者的平均消费金额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各期,问止中医每次患者的平均消费额分别为817.9元、933.2元、937.1元,2025年1-5月,每次患者的平均消费额为867.8元,同比下滑8.5%。
2
研发费用率下滑,广告公司为主要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问止中医期内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波动较为明显。
报告期内,问止中医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分别为的48.6%、60%、39.2%,2025年1-5月为65.3%。
2025年1-5月,公司的最大供应商为广告公司,当期问止中医对其的采购占比为32.4%,而其余四名供应商的采购占比依次为11.6%、9.0%、6.6%、5.7%,主要为中药饮片和配送服务供应商。
再往前看,2022年-2024年,在问止中医的前五大供应商中,皆有广告公司的身影,各期的向广告公司的采购占比分别为14.3%、26.8%、14.6%。
各期,问止中医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4.0%、13.3%、12.2%,2025年1-5月为16.6%。公司表示,销售费用主要系营销及品牌推广费用、员工福利及折旧和租赁的相关开支。
与此同时,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却逐年下滑,各期分别为8.7%、4.8%、4.4%,2025年1-5月,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为3.8%,同比下滑1.6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各期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40万元、900万元、1050万元,公司表示主要系为加大中医大脑的开发力度,增加研发团队人数所致。2025年1-5月,问止中医的研发费用为380万元,同比下滑22.45%。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问止中医来自中医大脑订阅服务的收入分别为568.6万元、815.3万元、996.6万元,2024年的增速明显放缓。2025年1-5月,公司来自中医大脑订阅服务的收入为327.4万元,同比下滑23.24%。
此次IPO,问止中医拟募资用于:(1)扩大线上线下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及拓展应用场景范围;(2)加强供应链能力及扩大煎药中心;(3)升级现有人工智能辅助的中医软件及增强技术能力,包括探索中医大脑与外部人工智能驱动的诊断及治疗硬件的整合;(4)继续发展中医社区精一书院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的用途。
各期,问止中医经计算得到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91.48%、387.26%、265.02%,流动比率分别为0.2、0.2、0.3,速动比率分别为0.2、0.2、0.3。
2025年1-5月,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268.93%,流动比率为0.3,速动比率为0.3。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AI中医已经开始技术探索,港交所对AI+的医疗公司的包容度也较高。但问止中医需要回答的问题是,算法投入有多少?算法源于哪里?训练的数据量是否足够?目前国内的AI大模型也就是水平,如果上述问题不解决,AI中医就仅仅是一个概念,用营销打法做医疗更是本末倒置,真正的价值在于临床的有效性和复诊率的提升。
检索黑猫投诉和消费保等平台,问止中医曾因“虚假宣传、霸王条款、疗效差导致病情加重”等多次被消费者投诉。
其中黑猫投诉上一条今年8月3日的投诉显示,该消费者父亲患扁桃体癌症,从2022年7月开始在问止中医治疗,期间问止中医承诺3个疗程9个月可以治好,并建议不要使用放化疗等西医方式,该消费者父亲治疗十二个月后于2023年9月最终去世。
今年7月,黑猫投诉上一位消费者投诉问止中医存在霸王条款,称自己被客服引导购买999元的会员后拒不退款。
截至8月11日,消费保上有7条投诉词条涉及“问止中医”,黑猫投诉上有36条投诉内容包含搜索词“问止中医”。
天眼查显示,截至8月11日,问止中医涉及一条司法案件,公司因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被贺某和张某起诉,该案件于今年7月14日开庭。(港湾财经出品)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中访网
2025-08-15
中访网
2025-08-15
中访网
2025-08-1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8-15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