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08-15 10:23:55
(原标题:深度丨“长续航版”政府引导基金频出,创投“募投管退”更从容)
一直以来,人民币创投基金的存续期通常不超过10年,多数仅有7—8年,导致很多基金不得不在企业尚未迎来爆发式增长就退出市场。换句话说,大部分人民币基金很难长期、完整支持一个科技项目。
这一难题在2025年迎来转机。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到,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新设的多只引导基金存续期均在10年以上,有的甚至长达20年。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原有的引导基金也修改了基金管理办法从而延长存续期,部分引导基金的二期基金也较一期基金延长了期限。这意味着,耐心资本的形成渐成气候,这将如何改变创投行业的募资、投资和退出生态?
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纷纷延期 子基金也跟着延长2—3年
去年年底,深圳市福田引导基金官宣支持延长在管子基金存续期2年,并推动各子基金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程序执行延长存续期操作,在国内引导基金行业开了“先河”。进入2025年,越来越多省市引导基金开始主动延长期限。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湖北、江苏、上海、广东、北京、深圳等省市,都纷纷推出“长续航版”的引导基金,以实际行动培育耐心资本。
母基金层面主动延长存续期,是否已经传导至子基金层面?“我们近期准备设一只基金,期限为10年,相比前一只基金延长了大概3年。”深圳一创投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于这个基金期限,国资有限合伙人(LP)也欣然接受了。此外,福田资本运营集团总经理汪云沾在日前的一场活动上也表示:“我们新设的基金基本都在10年以上了。”
记者与业内人士交流了解到,整体来看,新设的子基金期限确实比原来的略有延长,核心目的是给母基金和子基金的退出留出更多空间。“原来的母基金也通常会设置延长期,比如原本存续期在7—8年左右,协议里往往会注明‘可视情况延长’,每次延长1年,最多可延长两次。如今虽然母基金出现的15—20年的存续期,但子基金层面的变化并不算大。”深圳某创投机构募资负责人程露直言,但相较于过去的5—7年、7—8年,确实有了进步。
她进一步分析:“子基金要实现真正退出,需完成所有项目的清算,只要有一个项目未完成退出,整只基金就无法清算。因此,母基金需要预设‘提前量’,为基金最后一个项目的退出及清算预留充足时间。”
杭州某投资机构负责人蒋天(化名)则指出:“尽管母基金存续期有所延长,但多数母基金的投资期最多仅设定为5年。这意味着,若一只母基金存续期15年,其中投资期5年、退出期10年,子基金若在母基金投资期的后期才完成申请,那么它实际能享有的存续期远不足15年;再扣除自身的投资期后,真正的退出期其实只有几年。”
因此,经过这样“砍头去尾”的折算后,子基金的实际运作时间在10—12年。蒋天认为:“这虽然比过去7—8年的期限有了进步,但也并没有达到外界预期的大幅延长幅度。”
蒋天还提到,其实引导基金对外签子基金的存续期时,也会左右平衡,它既不能太长,也不敢太短,太长了就怕子基金会“摆烂”,遭遇不可控因素。“我认为还是要给子基金一点约束,即便母基金延长存续期,子基金的退出期10年也足够了。如果10年都退不出,那这个项目属于战略投资,不用退出。”
基金延期未改变投资期限和策略 LP对DPI要求更加严格
虽然母基金层的存续期进行了延长,也给予子基金更多的投资和退出空间和时间。但记者了解到,子基金的投资期限并未作出延长。
程露表示,子基金的投资期一般由自身决定,“我接触到的基金里,投资期设定为3—4年的占多数,5年的都很少见。而且,我们的投资策略并没有因为基金整体期限的延长而发生改变。”她进一步解释,这背后的核心原因是当前LP对DPI(投入资本分红率)的要求格外严格:“没人愿意等到七八年之后才看到资金回报,越早越好。”
程露补充道,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行业对组合配置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我们会特意在项目组合中兼顾‘快’与‘慢’,比如关注那些可能被上市公司并购的项目,或是其他能快速回笼资金的项目,这样才能快速创造DPI。”
蒋天向记者透露:“在我们当地,几十亿规模的基金确实存在难以在短期内投完的情况,但对于市场化运作的中等规模基金,母基金不会给予太长的期限。”他解释道,因为期限一旦拉长,母基金就必须考虑管理费费率的问题。子基金会就退出期的费率提出要求,这时母基金往往会就此与子基金进行博弈,目的是把费率降下来。
事实上,子基金期限的延长,并未带来更多的管理费收入。“即便现在基金期限比以前长了,但管理费的费率正在下降,退出期的收费基数很小,而延长期又不能收管理费,所以综合下来整体的管理费还没有以前收得多。”程露表示。
记者了解到,即便不是新设的基金,存量基金也正在积极向LP申请延期,基金的业绩成为最关键的谈判筹码。“我们一期的基金业绩好,所以LP很爽快给我们延期了,但其他业绩不好的,就没那么容易。”上述深圳创投机构负责人表示。
卸下短期压力 行业直呼“心态更从容”
尽管子基金只延长了2—3年的期限,但受访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也提振了行业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信心。“无疑会对当前创投生态产生积极影响。只有卸下短期压力,市场才有可能培育出真正的耐心资本。”蒋天认为。
在他看来,这一点对国资背景的引导基金尤为关键,从机制层面看,政府引导资本本应成为耐心资本的践行者,但在过去的审计巡查压力下,很难实现长期布局。如今整体风向转向延长基金期限,显然有助于将耐心资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记者了解到,部分地区对于母基金的存续期已开始探索更灵活的运作模式。比如,有地方的母基金不再区分投资期与退出期,而是加入“可循环投资”条款——只要资金收回,就能立即投入新的项目,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此前期限分割带来的限制。
不过,长周期基金与地方官员任期之间存在的天然矛盾仍需关注。业内人士解读道:“地方官员在任期内往往更关注基金的投资进度,毕竟引导基金的核心职责之一就是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本地产业。只要资金按要求投到对应领域,对任期内的官员而言,就完成了职责的‘前半程’。而存续期的延长,至少能为下一任官员减轻退出期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退出始终是绕不开的挑战。“若无法妥善解决退出问题,存量项目将持续累积,形成‘堰塞湖’。未来10—15年,政府LP手中可能会沉淀大量未退出股权,这将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蒋天表示。
程露则认为,基金期限延长的趋势已切实显现,“只是这种变化尚未对实际投资与退出产生颠覆性影响。但可以明确的是,行业心态确实变得更从容、更有耐心了”。
责编:李丹
校对:高源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