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易财经
2025-08-14 22:34:23
(原标题:“速效救心丸”母公司营收增长失速)
靠13亿股权出售“催肥”利润,“速效救心丸”母公司达仁堂上半年净利暴增193%,营收却持续两年半下滑。
上半年营收增长乏力
8月14日晚间,达仁堂交出一份“冰火两重天”的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26.51亿元,同比减少33.1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28亿元,同比增长193.08%;扣非净利润5.96亿元,同比减少5.9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8亿元,同比下滑12.15%。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达仁堂解释称,由于在2024年末公司将旗下全资子公司天津中新医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作价,以增资形式并入津药太平医药有限公司,医药商业板块从公司合并范围内剥离,今年不再确认其收入,导致中期收入同比下降。
而上半年净利润大增193.08%,主要是由于转让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12%的股权实现税后净收益13.08亿元。
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以绿色中药为主轴,贯通药材种植、研发、生产、流通及大健康全产业链,旗下坐拥达仁堂、隆顺榕、乐仁堂、京万红等老字号品牌,并以“速效救心丸”为核心单品,驱动心血管管线发展。
然而,公司营收已连续两年半走低:2023年、2024年分别下降0.33%、11.14%,2025年上半年更同比下滑33.15%。
从业务结构看,中成药贡献了91.47%的收入,其中“速效救心丸”一骑绝尘,2025年上半年含税销售额11.28亿元,同比仅增5.45%。次席单品“清咽滴丸”虽以52.28%的增速拿下2.89亿元,但体量仍小,难挑大梁。
合作到期,清仓天津史克
天津史克诞生于1987年,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合资制药企业之一,手握新康泰克、芬必得、百多邦等家喻户晓的品牌,在感冒、止痛、外用等用药领域多年稳居龙头。原先的股权结构为:达仁堂25%,赫力昂(英国)55%,天津市医药集团(达仁堂的大股东)20%,因此天津史克一直是达仁堂最重要的“利润奶牛”——2023年达仁堂的投资收益2.45亿元,其中近四分之一来自天津史克。
2024年9月,赫力昂(中国)提出收购达仁堂所持13%的股权,价格比评估值高35%,总价17.59亿元。理由是“回笼现金、聚焦主业”,交易于12月底完成,达仁堂持股降至12%。
2025年4月,达仁堂彻底“清仓”:再向赫力昂系两家公司分别出售4.6%(6.22亿元)和7.4%(10.01亿元),6月底股权交割完毕。自此,达仁堂彻底退出天津史克。
虽然两次交易都带有35%的溢价,但市场普遍认为,从长期现金流角度看,这并非最划算的选择。达仁堂方面解释,根源在于合资协议2024年9月到期,后又顺延到2025年6月。到期后要么清算、要么由大股东接盘;清算对净资产偏低的天津史克并不合适,而随着中国放开外资股比限制,赫力昂顺势提出全资收购。达仁堂前任董事长张铭芮在股东大会上也表示,40年合作期满、战略调整、将回笼资金投入新业务布局,是此次“分手”的三大动因。
频遭监管处罚
近年来,达仁堂及其关联公司屡次因质量缺陷、合规瑕疵等问题被监管部门“点名”。
2022年,达仁堂制药厂生产的人参健脾丸因“装量差异”被判为劣药,被天津市药监局处以22.75万元罚款,并没收相关产品与违法所得。
2024年3月,FDA对京万红药业天津工厂进行现场核查,发现其存在阻挠检查并违反现行GMP的多项缺陷。
同年11月,达仁堂旗下健民大药房因未严格执行天津市医保协议管理要求,被医保塘沽分中心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
此外,消费者投诉不断。仅2025年以来,通过12315平台以“津药达仁堂”为关键词检索到的投诉就超过20条,内容涵盖药品质量存疑、夸大宣传及售后推诿等。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8-15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8-15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8-15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8-15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8-15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