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8-14 17:19:17
(原标题:国资出手!华信信托最新公告)
【导读】五年等待、三次部分兑付后,华信信托个人投资者终于等来了国资平台介入方案
见习记者 储是
百亿级国资大连金运设立风险化解专项平台,负责收购华信信托个人投资者信托权益,化解风险。
国资设立专项平台化解风险
8月14日,华信信托官网发布《关于收购个人投资者信托受益权的公告》。
公告称,近日,华信信托收到大连安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安鼎)致函。根据来函,大连安鼎将按照风险处置的整体安排,于2025年9月25日前收购符合资格的个人投资者的信托受益权,委托华信信托公告并协助处理相关签约事宜。
公告划定了明确的范围,此次收购对象限定为持有“华冠系列”“华悦系列”以及“悦盈稳健增长72号定向发行部分”三类信托计划的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未被纳入,投资者须在2025年9月25日前完成签约。
根据披露信息,大连安鼎将收购符合资格的华信信托个人投资者的信托受益权。资料显示,大连安鼎于2025年7月31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由大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金运)全资控股。大连金运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为100亿元,由大连市财政局100%持股。
上海新古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怀涛向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大连安鼎成立时点与华信信托风险处置冲刺阶段高度重合,且职能明确指向本次受益权收购,可明确判断该公司是专为此次风险化解设立的专项平台。
王怀涛律师认为,此举可能基于风险隔离与操作灵活性考量,一方面,子公司模式能避免风险处置过程中的潜在债务或法律争议波及母公司主体,确保大连金运作为市级国有金融资本核心平台的信用安全;另一方面,专项公司的设立便于聚焦资产收购、合同谈判及后续清算,提升处置效率,同时,为未来可能的资产剥离或退出预留独立通道。
背后的深层考量涉及地方国资风险化解的策略性安排。成立子公司既能体现地方政府对风险处置的“属地责任”(符合金融监管总局强化信托风险属地化管理要求),又可通过有限注资控制风险。
大连金运作为控股方提供信用背书,子公司则承担具体操作,形成“国资主导、专业执行、风险可控”的处置框架,可为后续类似金融机构化险提供可复用的模式参考。
华信信托风险处置历程
2019年底,华信信托被原中国银保监会列入六家高风险信托公司名单,因监管检查发现其存在“资金池”运作、关联交易违规及资产挪用等问题。
彼时,华信信托注册资本为66亿元,但股东数量较多,股权结构复杂。天眼查显示,华信信托股东有20家,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华信汇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万联同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沈阳品成投资,分别持股25.91%、19.9%和15.42%。
2020年4月,监管部门正式叫停华信信托“资金池”业务,切断其流动性周转渠道。
同年9月,华信信托连续发布27款信托产品延期公告,涉及社会投资者本金70.78亿元,风险全面公开化。
2021年2月,原银保监会派驻工作组入驻,大连市政府实质接管华信信托。
其间,华信信托董事长董永成涉嫌“违法放贷、背信运用受托财产”被立案,导致公司治理失效。
编辑:黄梅
校对:王玥
制作: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