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临门一脚”生变,节卡股份IPO前夜骤停 | 引线

来源:投资者网

2025-08-13 18:01:03

(原标题:“临门一脚”生变,节卡股份IPO前夜骤停 | 引线)

《投资者网》张静懿 

一场原定于2025年8月8日的科创板上市审议会议,将协作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卡股份”或“公司”)推向了聚光灯下,却又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收场。 

就在审议前夜,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则“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的公告,决定取消对节卡股份发行上市申请的审议。 

作为一家在协作机器人赛道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节卡股份的IPO进程一直被视为行业风向标,其冲刺“A股协作机器人第一股”的旅程也因此戛然而止 。会前夜的“急刹车”,究竟是偶发性的问题,还是公司自身发展中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足以影响上市资格的重大隐患?

优等生有光环也有隐忧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先了解这家企业。作为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公司,节卡股份无疑是技术领域的“优等生”。 

节卡股份专注于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提供下游的系统集成服务。依托于早期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及后续的自主创新,公司已掌握了包括智能模块化关节、高品质运动控制在内的完整核心技术体系。 

独创的“近零力拖拽示教”和“非接触式视觉安全防护”等技术,解决了传统机器人编程复杂、人机协作安全性低等痛点,使其产品在自重负载比、重复定位精度等关键性能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32项以及软件著作权67项,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强大的技术实力为节卡股份赢得了包括丰田、本田、立讯精密、中国中车在内的众多行业巨头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节卡股份是全球汽车巨头丰田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唯一的协作机器人供应商,这一身份成为其技术与品质最有力的背书。 

然而,在这位技术“优等生”光鲜的履历之下,其财务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尽管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2.8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0亿元,但盈利波动剧烈。 

财务数据显示,节卡股份在2022年实现微利573.57万元后,2023年迅速转为2854.73万元的巨额亏损。即便在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622.80万元,但进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再度陷入1996.56万元的净亏损,亏损额同比大幅增加。更能反映主业盈利能力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则常年为负值,显示公司主营业务的“造血”能力严重不足。 

持续的亏损与高昂的研发和销售投入密切相关。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持续攀升,2024年达到约22%。同期销售费用率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2024年仍高达约27%,显示公司在市场推广和渠道建设上投入巨大。高额的投入给公司的现金流带来了巨大压力,这或许是其急于通过IPO募集资金以求“补血”的重要原因。 

还需注意的是,尽管拥有光鲜的客户名单,但节卡股份的客户却较不稳定。招股书显示,公司前五大客户变动频繁,存在较高的大客户流失风险例如,2022年的第一大客户新乡化纤,在其后的报告期内便从前五名中消失。尤其是在系统集成业务中,核心客户的频繁变动,可能对收入稳定性形成冲击。 

盈利困境的根源由何而来 

节卡股份的盈利困境并非个案,而是其所处赛道激烈竞争的直接投射。随着“智能制造”浪潮的推进,协作机器人这片市场已成为国内外机器人厂商必争的“红海”。 

外部,面临国际巨头的降维打击。 优傲(Universal Robots)、发那科(FANUC)等巨头凭借深厚的技术、品牌和资本实力,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并不断向中端市场渗透,对国产品牌形成直接竞争。 

内部,面临国内厂商的同质化“内卷”。 遨博、艾利特等一批本土企业迅速崛起,在在资本的助推下,国内厂商在产品、技术和应用场景上的差异化逐渐缩小,市场竞争日益转向价格和渠道的竞争。 

在这种双重夹击下,企业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为了在技术上不掉队,必须维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又不得不支付高昂的销售费用。 

节卡股份持续攀升的研发费用率(2024年达21.53%)和远高于同行的销售费用率(2024年达24.16%),正是这一行业现状的缩影。高研发与高销售投入,叠加价格竞争对毛利率的侵蚀,使得“盈利”成为全行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面对经营压力,通过IPO上市成为节卡股份的关键一步。公司原计划募集资金用于“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扩大产能和巩固技术优势。 

然而,IPO之路一波三折。从2023年5月申请获受理至今,公司经历了多轮监管问询和因财报更新导致的“中止审查”。在此期间,节卡股份也缩减了募资计划,将原计划中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取消,总募资额从最初的7.5亿元降至约6.76亿元。 

就在市场以为一切准备就绪,静待上会结果之时,上交所于8月7日晚间发布的取消审议公告,给所有期待者泼了一盆冷水。业内人士分析,上会前被临时取消审议,通常意味着发行人在信息披露、财务真实性或内部控制等关键问题上可能存在重大瑕疵,未能获得监管机构的认可。 

对于节卡股份而言,此次上会取消无疑是一次挫折,但或许也是一次重新审视自身问题的机会。毕竟,资本市场对 “硬科技” 企业的期待,从来不止于技术实力。(思维财经出品)■

fund

投资者网

2025-08-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