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仪器仪表股集体爆发,多家公司股价近4个月翻倍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媒体

2025-08-10 17:35:00

(原标题:仪器仪表股集体爆发,多家公司股价近4个月翻倍)


行业复苏迭加重组并购预期,让思林杰、*ST威尔等公司股价持续走强。

在4月9日至8月4日市场持续上涨期间,仪器仪表公司表现强势,不仅涌现出思林杰、基康技术、星辰科技、三晖电气等涨幅翻倍股,且三德科技、山科智能、科陆电子等公司涨幅也极其出色。仪器仪表公司表现出色,除了政策利多消息推动行业景气度复苏外,年内持续发布的并购重组消息也在刺激思林杰、*ST威尔等公司股价走强。

仪器仪表行业显现复苏迹象

2023年、2024年是仪器仪表行业的景气低点,行业整体业绩连续2年出现下滑。据Wind数据统计,在剔除今年1月上市的思看科技后,申万仪器仪表行业中的59只标的公司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61.76亿元、48.68亿元、31.66亿元,其中,2023年、2024年同比下滑了21.18%和34.96%。

为加强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除了在2024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方案、减税降费等措施外,国家财政部在2024年下半年还发布了《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本国产品的标准定义,同时明确了对于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的支持方式,即招投标过程中对本国产品或打包项目中本国产品占比达80%的均给予额外20%的价格扣除优惠。在政策利好推动下,仪器仪表行业景气度在今年出现复苏迹象。

据Wind统计,今年一季度,仪器仪表行业的59家标的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23亿元,同比去年一季度的5.42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增长了15%,环比去年第四季度2.8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增长122.5%。

在具体个股方面,59家标的公司中有34家公司实现业绩同比增长,占比57.53%。其中,三川智慧、多浦乐、创远信科业绩增幅居前,分别同比增长3337.9%、266.31%、244.81%。业绩的向好也吸引市场资金关注,在4月9日至8月4日期间,这3家公司分别上涨了62.81%、69.49%、54.89%。

除了仪器仪表行业一季度业绩整体向好,最新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期也反映出仪器仪表行业景气度在进一步向好。据Wind数据,行业内已披露中期业绩预期的8家公司中,有5家公司预增、2家公司扭亏,仅东方中科出现续亏,亏损金额4800万元-5100万元。

不过,东方中科虽然中期业绩预亏,但亏损规模收窄,相比去年同期减亏2.03%-7.79%。“报告期内,公司依据对市场需求以及竞争环境分析,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做好提品质、调结构等各项工作,并持续精益管理,加强成本管控,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在半年度业绩预增的5家公司中,容知日新业绩增幅居首。据其7月24日披露的公告显示,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00万元至1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334.20万元至1434.20万元,同比增加2027.62%至2179.59%。

容知日新在业绩预增原因中介绍:一是受益于各行业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公司设备智能运维服务助力客户实现安全生产和降本增效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在风电、石化等行业收入增长较大,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二是公司持续加强组织能力建设,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毛利率和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带动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

对于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前景,广发证券认为,中美对抗加剧+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助推让仪器仪表行业的高端产品国产替代需求出现井喷。其表示,此前海外主要是美国品牌,示波器等产品国产化率低,具备较大的替代潜力。从进口地看,2024年50%进口金额来自东南亚的美国公司,12%来自美国本土。中资企业缺少的不是高端产品本身而是验证的机会,目前高端产品更多在科研院所使用,若未来向工业领域扩散,国产替代速度会更快。

*ST威尔业绩扭亏

拟并购紫江新材进入锂电池材料行业

在发布半年度业绩预期的8家仪器仪表公司中,主要业务为自动化仪器仪表业务及汽车检具业务的*ST威尔,最新半年度业绩预期为盈利13000万元–16500万元。而在此前的2022年至今年一季度,*ST威尔持续亏损。
对于今年中期业绩扭亏,*ST威尔在公告中表示,“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公司于2025年5月完成重大资产出售,出售了全部仪器仪表资产组,使得公司本期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公司因出售仪器仪表资产组所获投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ST威尔在公告中提到的“5月完成的重大资产出售”是其2024年12月公告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的一部分。彼时,公司在《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中称,拟出售公司仪表业务相关全部资产和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紫江新材部分股东持有的紫江新材部分股权。

据*ST威尔6月5日发布的《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实施情况报告书》披露,公司在今年5月向上海紫竹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出售所持有的自动化仪器仪表业务资产组,交易对价为28078.67万元。

在此次资产转让完成后不久,即在6月19日,*ST威尔发布了《关于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公告披露,公司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江新材”)部分股东持有的紫江新材部分股权,拟取得紫江新材控制权。

7月16日,*ST威尔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下称“《草案》”),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紫江新材51%股权。

据《草案》披露,紫江新材主要从事动力储能和3C数码等软包锂电池用铝塑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紫江新材凭借多年生产技术与制造经验积累,成功与ATL、比亚迪、欣旺达、鹏辉能源、新能安等知名锂电池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获得了市场高度认可和业界良好口碑。

对于此次交易的影响,*ST威尔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进入成长性更强的锂电池材料行业,公司净利润及每股收益将得以提升。也就在此次《草案》披露后,*ST威尔股价在7月16日、17日、18日连续3天涨停。

思林杰股价近4个月翻倍

业务拓展至军用高可靠微电路模块

除了*ST威尔,在仪器仪表行业相关公司中,思林杰、禾信仪器、南华仪器也在近期发布了并购动态。其中,思林杰在7月31日发布拟定增收购科凯电子71%股权的草案修订稿;禾信仪器在8月5日发布拟定增收购量羲技术56%股权的草案修订稿;南华仪器8月5日发布《关于向银行申请并购贷款的进展公告》,包括用于拟以现金收购嘉得力39.4745%股权的部分并购款。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3家发布并购动态的公司中,思林杰在4月9日-8月4日期间股价表现最好,近4个月涨幅高达137.44%,相比之下,禾信仪器、南华仪器同期分别上涨了52.93%、44.27%。

7月31日,思林杰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王建绘、王建纲、王新和王科等23名交易对方收购科凯电子71%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这份并购草案公告是思林杰于2024年9月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停牌公告》后续最新消息。在公告发布日至8月4日,公司股价上涨了27.92%。

相比近期股价的强势,思林杰近几年业绩表现一般,不仅2022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了18.18%、83.37%,且今年一季度还亏损了1254.13万元。若以其2024年的1527.31万元业绩对比公司业绩下滑前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6603.94万元),下降幅度达76.87%。

对于今年一季度的业绩亏损,思林杰在一季报中称由三方面原因导致,“(1)本报告期现金管理收益减少;(2)本报告期员工持股计划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增加;(3)上年同期部分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到期,终止确认对应应收账款导致冲回坏账准备计提金额综合影响所致。”

对于此次重组,思林杰是极其重视的,公司在最新并购草案中表示,“随着本次交易的完成,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将从检测用智能仪器模块业务拓展至军用高可靠微电路模块业务,形成多主业驱动、多产品并举的业务格局。上市公司原主营业务不会终止或发生根本变化,且上市公司计划充分运用标的公司在军工和航空航天领域积累的独特销售渠道和资质优势,推动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方案在大型军工集团落地实施,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并完善市场布局,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在重组方案刺激下,自去年9月7日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停牌公告》以来,至今年8月4日,思林杰已经上涨了252.54%。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