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光大永明人寿董事高管双席落定!扭亏为盈初现二季度仍陷0.74亿亏损

来源:机构之家

2025-08-09 12:17:00

(原标题:光大永明人寿董事高管双席落定!扭亏为盈初现二季度仍陷0.74亿亏损)

【来源:机构之家】

机构之家注意到,8月8日,天津金融监管局正式核准范思远担任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永明人寿”)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同时批准谈海峰担任公司董事。此前4月25日,公司官网发布公告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公司副总经理,历经近四个月遴选,该职位人选终于尘埃落定。

这家背靠光大与永明双巨头的险企,在连续三年亏损近36亿的困局中打出人才革新牌,技术派掌舵人张晨松与三位资深干将组成新团队,此番治理升级能否扭转二季度亏损困局,成为观察银行系险企转型成效的重要窗口。

董事高管双轨补位,集团协同进一步深化

2024年3月以来,光大永明人寿密集调整董事长、总经理、总精算师等核心职位。4月发布的副总经理招聘简章明确要求 “具备跨境市场开拓能力”,强调“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结合”,此招聘需求折射出公司通过人才机制革新实现市场化转型的愿景。随着副总经理范思远就任,光大永明人寿核心管理层重构或已收官。

图中人物系 范思远

据企业预警通及天眼查信息显示,现年49岁的范思远,并不是纯粹的保险业老将,而是带着复合型背景跨界而来,其中财务背景较为突出。他的职业路径呈现三个鲜明跃迁: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基础,到上市公司多部门轮岗,最后跨界进入保险业,这种经历在保险业高管中并不多见。值得注意的是,范思远曾任职的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光大集团控股子公司之一,这意味着新任副总同样具有光大基因,此次任命或许强化了子公司与集团在合规一致性和战略协同性上的双重绑定。

来源:企业预警通

截至目前,光大永明人寿高管团队规模共7人,形成“一正三副”的管理架构,结合总经理和三位副总经理的履历来看,现有核心高管团队呈现深度"光大化"与专业治理融合的鲜明特征:总经理张晨松作为持有三地精算师资格的技术掌舵者,从总精算师晋升至首席风险官兼总经理,奠定风险定价双基石;三位副总中,陆卫东(财务负责人兼首席投资官)具备光大银行多年财资管理经验,银行系资源丰富;苏扬(董事会秘书)多年公司治理经验嫁接集团养老生态;新晋范思远(董事会秘书)则具有"财务+法律"复合背景,可专攻合规风控。光大永明人寿这一配置能否推动公司向价值创造与生态服务转型,能否成为银行系险企治理范本,有待市场检验。

来源: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另外,此次同步获批的公司董事谈海峰,填补了二季度离任的梁慧敏董事席位,调整后公司董事会规模仍维持在12人。谈海峰,北美精算师、保险学士科班出身,具有越南、新加坡、中国市场的跨区域实战经历,当前光大永明人寿正积极推动跨境养老业务,这种兼具亚洲新兴市场经验与中国监管认知的人才或许正是董事会急需的补充。

来源:公司官网

低利率环境下双端承压

光大永明人寿由中国光大集团与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旗下永明人寿共同发起设立,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金54亿元人民币。中方股东光大集团(成立于1983年)作为国家级综合金融平台,旗下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等多家上市公司,为公司提供坚实的本土资源支持;外方股东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创立于1865年)拥有逾160年全球保险及资产管理经验,为国际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尽管两大股东实力雄厚,光大永明人寿仍然长期面临经营亏损压力,业务发展持续承压。

来源:历年年报、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从收入端来看,保险业务收入方面,总体呈现稳健增长趋势:2024年以前始终保持收入正增长,且增速较快,2022年增速高达21.2%,增长迅猛。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出现小幅度下滑,2025年二季度末收入累计已达121亿,较去年二季度同比增长5.8%,按此趋势推算,全年保险业务收入有望突破200亿大关。

投资收益方面,光大永明人寿近年投资收益率呈现以下趋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15%、4.29%、5.04%,2025年上半年年化收益率为2.89%。结合其资产配置结构分析,公司投资风格稳健,长期维持较高比例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债券配置较高),权益类资产占比较低,该策略在市场波动期具有稳定性,但在利率持续下行环境中面临较大的压力。

来源:历年年报
来源: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从支出端来看,退保方面,光大永明人寿退保金呈现“过山车”形态:2019年至2021年小幅上升,2022年达到最高点28.13亿元(同比激增193.6%)。2023年回落至14.68亿元(同比-47.8%),2024年进一步降至8.81亿元(同比-40.0%)。产品结构上,近几年退保压力主要集中于银保渠道的储蓄型产品,退保高峰或与部分中短期产品集中兑付期及市场利率变动相关。近两年退保规模回落,据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2025年上半年各产品退保率均已低于20%,代表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费用支出方面,公司持续进行人员清虚并严格执行“报行合一”政策,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分别下降79.17%和7.92%至4.92亿元和12.80亿元。

准备金方面,根据《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2024年以来,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持续下行导致公司保险责任准备金计提规模大幅增长;2024年公司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规模同比增长47.10%至170.37亿元,分出保险业务摊回的保险责任准备金由2023年的82.79亿元减少至50.69亿元,导致营业支出同比增长36.96%至217.87亿元。

来源:历年年报、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净利润层面,光大永明人寿已连续三年出现大额亏损,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近36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尤其严重,近一年就亏损17.07亿元。乐观的是,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光大永明人寿扭亏为盈,实现2.77亿元的利润,趋势向好。然而,2.77亿元利润的背后,掩盖了第二季度0.74亿元的亏损,全年盈利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综合而言,光大永明人寿呈现收入与支出端的结构性博弈:保险业务维持增长态势,但投资端受保守策略拖累收益趋缓;支出管理虽在退保率压降及费用管控方面取得成效,却因低利率环境推高准备金计提而侵蚀利润。公司持续面临承保与投资双端压力,尤其在利率下行周期中盈利韧性承压明显,未来仍需持续关注利率走势和资本市场波动对公司盈利表现的影响。

证券之星对外担保

2025-08-09

证券之星对外担保

2025-08-09

证券之星对外担保

2025-08-09

证券之星对外担保

2025-08-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