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中证协发文,新标准来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8-08 13:06:17

(原标题:中证协发文,新标准来了!)

【导读】中证协拟制定新标准,提升证券行业信息系统稳定性

见习记者 舍梨

记者近日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制定了《证券行业信息系统稳定性保障体系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在向各大券商征求意见。

作为一项新的运维规范,《标准》与其他运维标准具有明显差异。比如在编写过程中有接近20家同业专家参与编写,引导行业通过数字化手段重塑现有运维保障场景。同时,建立可度量的稳定性评价要素,如“故障监控发现率”“自动化发布率”“恢复能力达标率”等量化指标,并形成闭环改进机制。

行业存在四大关键痛点

证券市场交易连续性要求高,集中交易、手机证券、投资交易等交易系统若出现异常,将直接影响投资者权益与市场秩序。

中证协表示,经过多年实践,券商在系统稳定性管理方面已积累一定实践经验,如建立变更管控、故障应急、应急演练、监控告警机制等,但随着分布式架构、微服务等技术的深度应用,系统架构复杂度呈指数级提升,传统被动运维模式已难以适应业务需求,亟需建立主动的、数智化的稳定性保障体系。

中证协指出,当前行业存在四大痛点:一是稳定性保障未将架构韧性设计嵌入系统开发阶段,且系统可运维性涉及的监控、日志、自动化等能力不足,导致运行期风险防控成本高;二是运行期风险感知仍以“事后响应”为主,缺乏基于数据驱动的主动风险挖掘能力,难以提前规避潜在隐患;三是故障应急依赖个别专家经验,缺乏以数据驱动人机协同的应急指挥作战能力,应急效率有待提升;四是数智化技术应用深度不足,智能监控、自动化处置等能力尚未全面覆盖核心场景,导致异常响应效率与业务实时性要求存在差距。

按需进行容量优化调整

每当市场行情火爆,券商交易系统常因压力面临宕机,引发市场关注。扩容系统成为券商应对交易量激增的关键举措。

在性能容量管理方面,此次中证协制定的《标准》中提出,通过量化业务需求与系统资源关系,将业务容量需求转化为对系统资源(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的规划,运用容量监测、压力测试等手段,按需进行容量优化调整,确保系统在未来一定周期内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容量优化宜具备五个关键要点:一是制定容量优化要求,明确业务与系统的优化目标、优化策略及执行流程;二是在系统层面,应优化系统部署,优化应用中间件、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性能容量相关参数或配置项,提升各组件处理性能;三是在基础资源层面,应采用横向扩展(增加实例/节点)、纵向扩展(升级单个实例资源配置)等策略,合理调配资源,增强系统性能;四是定期评估容量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并依据评估结果优化调整;五是定期评估容量优化管理机制,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动态调整优化方案。

此次《标准》提出“三位一体”的稳定性保障体系框架,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过程保障。

具体来看,组织保障明确稳定性保障的组织架构(如纵向职能团队与横向优化团队)、人员能力要求(岗位胜任力模型、培训机制)及目标管理。制度保障涵盖办法规范、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及时序任务,形成全流程制度闭环,确保管理要求可落地、可追溯。过程保障聚焦稳定性架构管理、可观测管理、监控告警、故障管理等十大核心过程,每个过程包含机制保障、关键活动及评价要素。

与其他运维标准相比,《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有接近20家同业专家参与编写,内容聚焦在系统的稳定性保障核心价值,引导行业推动运维左移来提升架构韧性与可运维性非功能性需求,通过数字化手段重塑现有运维保障场景,提升主动防御的保障能力。同时,建立可度量的稳定性评价要素,如“故障监控发现率”“自动化发布率”“恢复能力达标率”等量化指标,并通过常态化评估与复盘,形成“监控—评估—优化”的闭环改进机制。

编辑:赵新亮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