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具身智能成大厂“必争之地” 京东三个月连投6家公司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08-06 03:28:55

(原标题:具身智能成大厂“必争之地” 京东三个月连投6家公司)

8月5日,具身智能整机及传感器企业帕西尼完成新一轮A系列融资,由京东战略领投,浦耀信晔、宏兆基金、张科垚坤等多家机构跟投,庚辛资本中国担任独家战略财务顾问。

帕西尼是京东近3个月投资的第6家具身智能相关企业。不止京东,阿里、美团、腾讯等互联网大厂也在具身智能领域频频出手投资,具身智能赛道已然成为大厂在人工智能(AI)时代的“必争之地”。

京东密集出手

5月至今,京东已经宣布投资智元机器人、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RoboScience等,投资范围涵盖具身智能全产业链,包括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运动控制技术、具身模型、交互大模型等领域。

近3个月来京东的投资动作不断。5月,京东参与投资明星企业智元机器人,这是京东今年3月官宣切入具身智能领域后投出的第一家机器人公司;7月21日,京东一日宣布投资3家具身智能公司,分别为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其中千寻智能具有“大脑能力”,其他具身智能公司多偏硬件和本体;7月30日,京东再度领投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企业RoboScience。

谈及进一步加注投资具身智能企业的原因,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副院长何晓冬表示,京东认为具身智能是整个服务生态的一部分,整体生态会从具身智能的发展中受益,投资具身智能不仅会为用户带来体验提升,反过来也会帮助京东增加服务生态。

作为获得京东投资的具身智能公司之一,千寻智能公司创始人兼CEO韩峰涛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这笔投资的核心逻辑藏在“物流科技”的底层需求里。京东不仅是电商企业,更是物流科技企业,需要通过机器人降低人力依赖、提升订单准确性,而千寻智能的“大脑能力”,也就是AI模型驱动的自主决策系统,恰恰能满足这种需求。

除了对外投资,京东也建立起自己的具身智能业务。今年3月,京东已经确认成立具身智能业务部门,侧重家用场景。在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京东正式宣布旗下大模型品牌升级为JoyAI,并同步推出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该品牌已与十余家头部机器人、AI玩具品牌合作,产品涵盖快递机器人、机器狗、AI潮玩及AI伙伴等。

互联网大厂争相竞逐

除京东之外,阿里、美团、腾讯等互联网大厂也在具身智能领域频频出手,其中美团算是在具身智能领域较为活跃的大厂。

据统计,美团在过去3年时间里投资的机器人及相关企业已经达到30家,涵盖配送、服务、清洁、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众多明星机器人公司背后都有美团的身影。7月以来,美团已经接连出手它石智航、星海图这两家具身智能公司。过去一年,美团还投资了明星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银河通用以及自变量机器人,并成为了宇树科技和银河通用的最大外部股东。与此同时,美团还倾向于凭借投资构建自己的AI护城河,在大模型领域,美团投资了智谱AI、月之暗面等明星公司。

今年2月末,美团CEO王兴在内部沟通会上明确表示,美团希望抓住这一次AI机遇,建设大规模、全品类、有纵深且生态健康的本地商业系统。

阿里的投资布局显得较为低调,且侧重技术与特定领域的深耕,更多或是通过投资为自身核心的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业务拓展应用边界,构建具身智能技术生态。阿里主要投资了逐际动力,还领投了宇树科技的C轮融资。

蚂蚁集团则对宇树科技、星海图、灵心巧手等具身智能产业链多个环节的项目开展股权投资,还下场成立了专门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的子公司蚂蚁灵波科技。

腾讯自2018年成立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开始,正式入局具身智能领域。今年以来,腾讯已投资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早前还投资过乐聚和优必选。不过,腾讯的定位是具身智能平台,而非本体竞争者,不直接参与本体硬件的量产,而是聚焦于软件能力不断进化和开放。

百度智能云与众多机器人企业展开了合作。目前百度智能云合作的企业包括智元机器人、千寻智能、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在合作过程中,百度方面主要提供百舸GPU算力平台、千帆大模型平台、云上仿真平台、具身数据采标、语音交互及安全等产品解决方案。

具身智能迎来融资高潮

今年以来,具身智能领域融资消息不断。据新战略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今年已发生融资事件超过83起,总金额突破140亿元。其中,中国企业占据60%的份额,累计融资额达84亿元,融资频次与金额均已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下半年具身智能融资热度持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月发生超过17起人形机器人相关融资事件,披露的融资总额突破45亿元。同时,7月还发生多起大额融资事件,云深处科技、星动纪元、众擎机器人、星海图、它石智航、千寻智能等6家企业都获得了5亿元以上的融资。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融资加速,预计下半年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或将从100家增至200家,并带动数千家核心零部件企业发展;此外,汽车、互联网、国央企等转型企业将加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产业继续扩张。

不过,业界人士表示,工业机器人已经进入成熟期,但具身智能还处在概念期,人形机器人同样如此。资本密集对机器人产业创新以及相关技术的迭代是十分有益的,但创新是否有结果,还要看具体场景的拓展情况。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