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8-05 09:49:54
(原标题:应收账款高企,这家A股出手:拟3亿现金收购!)
【导读】透景生命拟2.91亿元现金收购康录生物72.86%的股份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南深
8月4日晚,透景生命公告,拟收购武汉康录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录生物)72.863%的股份,交易金额为2.91亿元。
2026年及2027年,若满足本次交易有关协议约定的前置条件,透景生命将进一步向陈刚和谢俊收购其所持康录生物9.137%的股份,前述三步收购如果完成,公司将合计持有康录生物82%的股份,总交易金额将达3.28亿元。
记者注意到,此次为纯现金收购,但透景生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账上资金还不足4亿元。收购采取差异化定价方式,主要对手方为一众创投机构,而给不同机构的对价甚至能差出一倍多。康录生物体量并不大,2024年营业收入不到1亿元,而应收账款就超过了4000万元。
拟使用自有资金和并购贷款
透景生命称可获得协同效应
透景生命在公告中称,公司在分子诊断领域主要应用基于高通量流式荧光技术和荧光PCR技术,重点布局宫颈癌筛查、个性化用药以及早期肿瘤检测等领域。而康录生物所专注的FISH技术领域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分子病理检测方法,其核心产品FISH试剂多用于高附加值检测领域,如肿瘤筛查、伴随诊断等诸多领域,并已经成为病理诊断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透景生命表示,一方面FISH产品能够丰富公司产品矩阵,助力公司开拓分子病理细分技术领域,进一步形成“流式荧光+PCR+FISH”多维技术布局,使公司可以在肿瘤诊断领域提供从早期筛查到伴随诊断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有望进一步增加终端客户黏性。
另一方面,公司销售渠道覆盖国内31个省市,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各级医院、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等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主要以三级医院为主,而标的公司产品目前主要也在三级医院层级得到广泛应用,标的公司从客户和供应商角度均与公司具有较为明显的协同关系。公司可以通过自身规模化生产、信息化经营与产销渠道优势进一步赋能标的公司,助力标的公司进一步巩固在国内病理市场的领先地位,扩大市场覆盖与影响力。
同时,透景生命表示,双方的研发技术团队可以紧密合作,拓展临床解决方案的实现边界,向患者及医生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的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通过研发协同,可以提高双方研发效率及研发成果产业化落地,实现降本增效。
因此,透景生命认为,本次交易在发展战略、市场渠道、产品与技术上均可获得协同效应。同时,在首次交易完成后,康录生物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预期将给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及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透景生命将以现金支付方式完成本次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银行并购贷款,具体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期限等情况等以公司与银行签订的最终合同为准,同时公司董事会授权管理层与交易各方按协议约定履行股份收购交割等事宜。
财报显示,相比于本次收购金额,透景生命目前账上货币资金并不算多,截至去年末为3.09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为3.91亿元。
是否协助创投机构退出?
不同机构定价差出一倍多
公告显示,本次收购评估值较康录生物合并报表口径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值2.77亿元,增值率为226.53%。
具体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末,康录生物的总资产为1.53亿元,净资产为1.16亿元;截至今年5月末,其总资产为1.63亿元,净资产为1.22亿元。202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9729.79万元和1696.17万元,今年前5月的数据则分别为3653.65万元和685.5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康录生物营收质量不高,体现为应收账款高企。截至2024年末,其应收账款金额为4264.77万元,占到当年营业收入的约44%;今年前5月,其应收账款进一步增加,达到4479.92万元。
记者注意到,此次透景生命收购的康录生物股份,近九成来自各类创投机构和产业基金,且定价方式较为特殊,采取了“差异化定价”的方式,即不同交易对手获得的对价不同,悬殊大者甚至能差出一倍多。
比如,上海国药医疗器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湖北高金生物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此次转让的股份相差无几,比例均在12.4%左右,但前者能拿到7300多万元,而后者只能拿到不到3200万元。
资料显示,透景生命成立于2003年,从事高端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广和销售,于2017年4月21日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近年业绩较差,营业收入连续两年负增长,净利润则连续三年负增长,从2021年的1.61亿元缩水至2024年的3453万元。
透景生命近年股价表现也较差,截至8月4日收盘,公司市值是29.39亿元。
编辑:江右
校对:纪元
制作:舰长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