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08-04 10:11:59
(原标题:余伟文:香港预计将在未来数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汇思》撰文指,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市场过去一年表现亮眼。根据证监会刚发布的《2024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截至2024年底,香港的管理资产总值同比增长13%,达到35万亿港元。其中,私人银行及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尤为突出,管理资产总值同比增长15%,录得3,840亿港元的净资金流入,反映高净值投资者对香港财富管理服务的需求。
对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内地的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以及各个互联互通的扩容优化安排,将进一步扩宽香港财富管理业界的客户群。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亦促使国际投资者更积极寻求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以分散风险,尤其是中国资产和人民币资产,其配置占比正逐步提高。资金流向充分帮助了这一点:根据EPFR数据库,2025年4月至7月下旬,投资基金向亚洲市场净投入约915亿美元的资金,其中约443亿美元净资金流进了中国市场。
余伟文续称,香港预计将在未来数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金管局将继续与政府、业界及国际社会紧密合作,推动政策创新和市场优化,进一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巩固其作为国际财富管理及资产配置枢纽的领先地位。
原文如下:
香港财富管理市场:机遇与前景
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市场过去一年表现亮眼。根据证监会刚发布的《2024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截至2024年底,香港的管理资产总值按年增长13%,达到35万亿港元。其中,私人银行及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尤为突出,管理资产总值按年增长15%,录得3,840亿港元的净资金流入,反映高净值投资者对香港财富管理服务的需求。
我们从市场信息及与业界的沟通中亦观察到,国际金融机构积极扩大在港的业务版图。从事私人银行或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的银行机构数字近年持续上升,去年共有46家。数家主要私人银行过去两年增加的私人银行或私人财富管理业务从业员接近400人,增幅近12%,这些机构在2025年上半年的管理资产总值亦比2024年底录得14%的增长。部分私人银行的办事处空间同步扩展,面积增幅达35%至超过50%不等。近期更有多家国际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宣布将进一步扩充在港规模,预计未来数年增聘人手10% 至一倍不等,充分显示国际金融机构对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与重视。
财富增长及自身优势驱动发展
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市场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受惠于亚太区财富的持续增长所带来的庞大需求。有报告指,亚太区是全球私人财富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以资産净值超过1,000万美元计,亚洲高净值人群在2024年增长5%,总数突破85万人。其中,中国内地的高净值人群已达47万人,占全球的20%。一直以来,在香港管理的资产,来自中国(包括香港)以及海外市场的投资者约各占一半。展望未来,中国与亚洲区内财富的持续增长将继续为香港财富管理业增长带来动力。
香港之所以成为区内资产财富管理枢纽,其自身优势亦不容忽视。在目前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香港成熟的金融市场、可靠的联系汇率制度、稳定的银行体系及活跃的资本市场,为国际资本提供了稳健增值的理想平台和丰富的投资机会。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集资额超过1,000亿港元,高踞全球榜首。银行投资产品亦销售畅旺,2022至2024年期间,零售银行的相关交易金额从8,190亿港元倍增至17,740亿港元,私人银行的相关交易也从29,750亿港元大幅增长至44,660亿港元。同期,银行的证券及期货及资产管理客户账户数目从371万增长至430万,而证券及期货业务总收入则由377亿港元上升至464亿港元,展现稳健增长。更重要的是,香港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超级联系人」,在促进跨境资产配置和资金双向流动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政策措施激发行业活力
我们不会止步于此,政府、金管局及其他监管机构一直积极推出各种政策措施,以发挥及提升香港的独特优势,包括2024年正式推出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以及针对私募基金、附带权益及单一家族办公室推出的税务优惠,吸引全球资金落户香港。
在监管程序方面,金管局联同证监会于2023年推出了适用于高端专业投资者的合适性评估及产品披露精简程序,在确保投资者保障的同时,也为市场提供更具弹性、更便捷及更贴合需求的服务。截至2025年6月,七家私人银行已提供精简程序,已有近200名高端客户完成超过700亿港元相关交易。另外13家私人银行亦计划采用精简程序,其中四家预计在今年内实行。这20家银行覆盖合资格客户管理资产总值的八成。
在推进个人跨境理财方面,去年推出的「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包括额度提升、产品扩容、投资者门槛放宽、参与机构范围扩大,以及进一步完善销售推广安排。近期金管局与内地监管机构在「跨境理财通2.0」的政策框架下共同推出包括「一次性同意」、「三方在线会议」和非亲身方式开立南向通户口等优化措施,以便银行提供更有效的销售和开户服务。据我们了解,香港银行反应积极,并已陆续落实有关措施:六家银行已落实「一次性同意」安排以主动向客户介绍产品及提供信息;另有10家银行正计划落实有关安排。此外,自今年6月推出「三方在线会议」短短一个多月内,部分银行已推出或正准备推出有关措施。
「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自实施以来,市场反应良好,截至今年6月底,参与的个人投资者超过16万人,与「跨境理财通1.0」相比录得超过120%的增幅;南向通方面,香港参与机构的投资者持仓市值超过160亿元人民币,与「跨境理财通1.0」相比录得两倍的增幅。同时,随着南向通投资者对香港市场产品越多了解,以及日益重视分散投资,南向通投资者的产品选择逐渐多元化,从初期存款类产品为主到现在越来越多配置于基金和债券产品。
展望将来
我们对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内地的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以及各个互联互通的扩容优化安排,将进一步扩宽香港财富管理业界的客户群。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亦促使国际投资者更积极寻求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以分散风险,尤其是中国资产和人民币资产,其配置占比正逐步提高。资金流向充分帮助了这一点:根据EPFR数据库,2025年4月至7月下旬,投资基金向亚洲市场净投入约915亿美元的资金,其中约443亿美元净资金流进了中国市场。
香港银行在数字资产业务发展亦呈快速增长。相关监管指引推出后,越来越多银行开拓销售数字资产相关产品和代币化资产,以及数字资产保管的业务。截至2025年7月中,22家银行获准销售数字资产相关产品,13家银行获准销售代币化证券,另有五家银行获准提供数字资产保管服务。2025年上半年银行数字资产相关产品及代币化资产交易总额达26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33%,并已超过去年全年交易总额。多家资产管理公司亦相继公布计划推出代币化产品,加上政府积极推动代币化债券发行,相信香港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增长势头将会持续,为香港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带来新动力。
香港预计将在未来数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金管局将继续与政府、业界及国际社会紧密合作,推动政策创新和市场优化,进一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巩固其作为国际财富管理及资产配置枢纽的领先地位。
香港金融管理局
总裁
余伟文
2025年8月4日
观点
2025-08-04
智通财经
2025-08-04
智通财经
2025-08-04
观点
2025-08-04
观点
2025-08-04
观点
2025-08-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