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热门品种大幅回调,多个商品跌停!后续怎么走?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7-28 21:13:00

(原标题:热门品种大幅回调,多个商品跌停!后续怎么走?)

在上周高歌猛进之后,7月28日,国内商品期货出现大面积回调,主力合约几乎全线下跌,甚至出现多个商品触及跌停的情况,其中焦煤、玻璃、焦炭、纯碱、工业硅、碳酸锂主力合约跌停,氧化铝跌超6%,多晶硅跌超5%。

自7月初以来,在“反内卷”政策影响下,商品市场看多情绪持续升温,多个品种出现连续快速上涨,市场出现非理性情况。对此,国内商品交易所及时出手,对市场有效降温。业内人士提醒,当前宏观情绪主导,政策驱动的基本面改善仍然需要时间,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波动。

热门品种出现大幅回调

7月28日,国内期货市场商品多数“飘绿”,资金大面积流出。此前涨幅居前的焦煤、焦炭、工业硅、玻璃、纯碱、碳酸锂等热门品种的主力合约收盘跌停,持仓量明显下降,资金大幅流出。

具体来看,焦煤跌超11%,玻璃跌幅9%,纯碱跌超8%,工业硅跌8%,焦炭跌7.98%,碳酸锂跌7.98%。主力合约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伴随着持仓量的大幅下滑和资金流出。统计显示,焦煤主力合约持仓量减少近13万手,资金流出31.85亿元;碳酸锂主力合约持仓量减少11万手,资金流出23.74亿元;玻璃主力合约持仓量减少7.79万手,资金流出9.54亿元。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在政策预期推动下,焦煤焦炭及工业硅多晶硅等大宗商品出现连续涨停,短期盘面资金积累了大量获利盘,在交易所出手加强监管要求下,短期资金获利了结与产业资本高位套保对冲需求增加,推动多个大宗商品价格出现高位调整。可以说,短期部分大宗商品过快上涨透支政策预期、交易所加强监管帮助市场回归理性。

在大宗商品跌势拉动下,A股市场煤炭、钢铁等顺周期板块也大幅下行。东财Choice煤炭开采指数下跌2.61%,其中山西焦煤、郑州煤电等跌幅超6%;Choice普钢指数下跌1.16%,其中柳钢股份跌幅超8%,新钢股份跌幅超4%。

广发期货研究所负责人张晓珍表示,监管的干预明显抑制了市场情绪,并且在累积较大涨幅后,市场对高估值的担忧也急剧升温,叠加产业基本面与政策预期的背离,进一步加剧了市场调整,资金大规模流出也传导至玻璃、纯碱、碳酸锂、工业硅等更多主力合约,在各自基本面因素及市场情绪共振影响下,市场出现联动式较大下跌。

交易所连续出手降温

毫无疑问,市场价格大幅调整的背后,有国内商品交易所及时出手对市场降温。自7月10日以来,广期所、大商所、郑商所三大交易所已连发风险提示,涉及焦煤、焦炭、碳酸锂、工业硅、玻璃、纯碱等多个品种,紧急给市场降温。

7月25日,进一步限制措施出炉,焦煤和碳酸锂主力合约的限额交易正式出台。大商所发布通知,调整焦煤期货主力2509合约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500手,广期所调整碳酸锂期货LC2509合约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3000手。

面对交易所持续风险提示,不少资金已经嗅到了行情的转向,文华商品指数28日当天下跌超2%,资金从跑步进场到开始持续流出。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本轮商品领头羊的多晶硅,则在不足一个月时间,从3万元/吨暴涨至最高5.56万元/吨,涨幅高达85%。焦煤则从6月初的709元/吨,上涨到最高1288.5元/吨,涨幅超80%。南华商品指数7月高点已自6月初底部涨超10.3%。

沉淀资金规模也出现拐点,28日文华商品市场资金流出超200亿元,焦煤、玻璃、铁矿石等品种都普遍出现资金流出。而此前一个交易日,7月25日,当天高达12.76亿元的资金从多晶硅净流出。对比之下,自6月25日至今,近一月沉淀资金总量始终保持在7000亿元关口上方,到7月24日期货市场沉淀资金总量近778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时,“百亿元级”品种数量增至19个,包括碳酸锂、多晶硅等品种。

但是,从市场成交量层面看,商品波动仍然剧烈,交投热情仍偏高。根据文华财经统计,28日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环比增加20.43%,至5690万手,创纪录新高。但是成交金额已经不及上周峰值。

高波动性或是新常态

对于后市,金瑞期货锂硅研究员刘钟颖表示,8月工业硅、多晶硅基本面边际走弱,价格已覆盖行业完全成本,但考虑到目前资金博弈加剧,“反内卷”路径指引暂不明朗,短期双硅价格预计仍然以高位宽幅震荡运行为主。碳酸锂供给扰动频出,其开停对市场供需平衡影响较大,目前暂未有定论。

张晓珍指出,在“反内卷”政策基调下,焦煤等黑色金属产业链短期情绪修复后,价格或存在反弹驱动。宏观环境偏暖以及政策相关预期下,部分贸易商囤货信心有所增强,且焦炭连续三轮提涨落地后又开启第四轮提涨,上游成本变动向下游传导较为顺畅。同样情况,玻璃和纯碱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概率仍将承受下行压力,不过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渐显现以及行业自身的调整,价格下跌空间或逐渐收窄。

方正研究所分析师杨文吉认为,从近期颁布的具体措施可见,本轮“反内卷”并非指集中在本轮物价下行严重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等上游行业,同样也出现在新能源车、锂电池、光伏等“新三样”为代表的下游行业,因此本轮调整的行业范围与性质较2016年上一轮更为复杂。在此背景下,单纯的去产能政策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以纠正市场失灵,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则显得更为关键。

“当前大宗商品市场正处于全球供需平衡体系再塑造的历史性阶段,2025年大宗商品高波动性将成为市场运行新常态,这种特征既源于战略资源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的重新定价,更是供应链成本抬升、资本博弈加剧与全球经贸政策不可预测性共振的必然。”顾冯达说,中长期看,市场仍会聚焦政策刺激下的估值上修,预计多数大宗期货品种将延续反弹修复行情。

责编:杨喻程

排版:汪云鹏

校对:廖胜超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