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7-27 13:23:00
(原标题:周末利好!10部门,重磅发布!)
农产品消费迎来利好政策。
今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 《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从九个方面部署了23条具体举措提振农产品消费。其中提出,挖掘网络销售潜力,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提升直播电商水平。
有分析指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市场将持续扩容提质。服务消费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旅游、文化、体育等相关领域将迎来更多发展契机。升级类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智能化、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将推动相关产业升级。
周末重磅发布
7月27日,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了九方面举措,提出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了《实施方案》的十大要点:
1.提升直播电商水平。指导电商平台以公益方式扶持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乡村,培育一批扎根乡土的农民主播。引导电商平台开展乡村乡味等主题直播活动,丰富短视频创作,打造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直播专区。引导电商平台提供常态化、成体系的扶农措施,匹配运营辅导、流量扶持等专项资源包,对集中上市的生鲜农产品给予特别扶持。鼓励电商平台优化算法推荐权重,促进优质优价,避免不正当竞争行为。
2.挖掘网络销售潜力。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深化拓展“数商兴农”,组织各地围绕兴农主题,因地制宜开展网络扩消费活动,引导电商平台升级服务,全面提升用户消费体验。引导电商平台结合县域消费需求,发展即时零售、社区电商等业态,拓展生鲜超市、便利店等本地零售供给。
3.开发新型加工产品。支持食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人工淀粉、菌体蛋白、功能糖、益生菌等新食品配料研发。开展气调保鲜、精准保鲜、品质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即烹、即热产品。
4.推动牛肉主产省开展品质评价,建立指标体系,促进优质牛肉消费。制定一批地理标志水果质量分级标准。大力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准,推动实现优质优价。
5.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科学确定学生餐计划,优化营养搭配。推动豆制品、优质豆奶等进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鼓励各地扩大学生饮用奶推广。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动食品营养与健康相关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
6.促进内外贸规则机制对接。推动出口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国内“三品一标”体系衔接,支持企业通过“同线同标同质”认证,实现内外贸产品双向流通。发挥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建设内外贸融合发展制度高地。
7.强化财政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订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支持力度。推动农产品消费与餐饮消费、文旅消费、体育消费、健康消费等消费措施统筹设计,提升融合消费政策水平。
8.推进全链条协同监管。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监管,重点做好保鲜、储运、运输中的防腐剂、被膜剂、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监管。试行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制度,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部省统筹开展风险监测。深化重点问题农产品药物残留攻坚治理,推行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9.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在产地,重点支持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集配中心等现代流通网络,提升区域性预冷烘干、贮藏保鲜、分等分级等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打通生鲜农产品进城下乡双通道。
10.办好乡村特色文体活动。支持各地举办村跑、村舞、村BA、村歌等富有乡情乡韵的“村字号”活动,组织美食品鉴、非遗大集、农事体验,全方位展示乡村美景、文化底蕴,丰富乡村消费场景。
大消费持续迎来利好政策
提振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大消费领域持续迎来利好政策。商务部近日透露,全年社零总额将超过50万亿元。专家分析称,消费场景创新、补贴政策落地、入境消费增长、居民消费意愿企稳等因素将助力下半年消费“稳中有增”。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从结构上来看,今年上半年在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地生效以及财政前置发力下,内需尤其是消费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以稳就业、促收入为核心的政策正在逐步传导至终端需求的回升。
展望下半年,明明表示,居民消费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可以通过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结构性货币工具的协同配合,除延续对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支持外,还会将资金精准导向服务消费等领域。此外还可以通过发放育儿补贴、失业补贴、消费券以及推动新基建建设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内需。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展望下半年经济趋势,消费政策方面,上半年“以旧换新”成效显著,但“以旧换新”的产品主要是耐用消费品,边际效应也会随之递减。建议可以考虑扩大政策范围:从商品消费延伸到服务消费,从耐用消费品扩展到必需品,从主要让中高收入阶层受益转移到让中低收入阶层受益,如果有这样的增量政策出台,相信会拉动消费新一轮增长。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无论是提振商品消费还是服务消费,为居民持续“增收”“减负”或是提振边际消费倾向的根本。当前居民“减负”已在进行,例如存量房贷利率下降,部分城市推出新居民、青年人租房补贴政策,后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有助于降低消费信贷的门槛和利率水平。
与此同时,外资机构也看好中国消费和科技赛道的投资机会。富达国际亚太区投资总监斯图尔特·朗布尔(Stuart Rumble)日前表示,当前投资者在投资组合中逐步降低对美国大型科技股的超配程度,并且在具备类似成长潜力和质量但估值更具吸引力的中国股票上增加多元化配置的力度,如与AI、能源转型、先进制造业,以及内需消费等策略性趋势相契合的产业。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李凌锋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