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辰光医疗(430300)披露对北交所2024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司正在积极主动采取应对措施,以应对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

来源:同壁财经

2025-07-22 21:47:03

(原标题:辰光医疗(430300)披露对北交所2024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司正在积极主动采取应对措施,以应对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

7月22日,辰光医疗(430300)披露对北交所2024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其中,公司被要求结合主要客户变化、产品销量、订单单价、同行业可比公司收入变动情况等,说明经营业绩持续下滑的原因,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以及公司的应对措施。

问询中,北交所指出,2022 年度至 2024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88 亿元、1.66 亿元、1.19 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4.25%,-11.80%、-28.16%;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2348.23 万元、-1178.27 万元、-6089.86 万元,同比变动分别为-3.14%、-150.18%、-416.85%。公司经营业绩呈持续下滑趋势。2022 年度至 2024 年度,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2220.98 万元、-1564.57 万元、-2848.45 万元,持续三年为负数。对比,北交所要求企业结合主要客户变化、产品销量、订单单价、同行业可比公司收入变动情况等,说明经营业绩持续下滑的原因,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以及公司的应对措施。

在回复中,辰光医疗表示,近三年来公司前五大客户中除 Philips、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持稳定外,其他客户均有变动。

Philips 系公司射频探测器大客户,因受到 2021 年开始的呼吸机召回事件的影响,导致其 2022 财年出现较大亏损,故而其采取阶段性成本控制措施收缩了供应链,使得公司 2023 年对 Philips 销售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24 年 Philips 已经逐步摆脱呼吸机召回事件的影响,故而 2024 年对其销售有所回升。公司对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系 2023 年公司进行战略转型,开始进军磁共振整机市场,与其在磁共振整机市场出现的竞争关系,使得其减少了对磁共振部件的采购。

康达洲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州朗润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浙江康达奥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系受其自身生产经营影响,需求下降,故而减少了对公司相关产品的采购。公司对合肥曦合超导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在 2024 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主要系受原对接人员离职影响所致。

郑州创泰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均系公司通过招投标获取的客户,系一次性采购客户。上海赛菲达贸易有限公司、江苏桦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系公司进军磁共振整机市场后新开发的客户。公司近三年前五大客户变化系受外部市场环境、客户自身生产经营以及公司战略转型等因素影响所致。

公司主要产品 1.5T 人医超导磁体、MRI 系统的销售收入均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射频探测器的销售收入在 2023 年下降后,2024 年基本保持稳定。公司射频探测器 2023 年度销售收入下滑,主要系公司战略客户 Philips 因自身阶段性原因,采取阶段性成本控制措施收缩了供应链,导致公司对其销售金额下降。2024 年 Philips 已经逐步摆脱呼吸机召回事件的影响,增加采购需求,导致公司对其销售金额上升;同时,2024 年受国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的影响,公司射频探测器国内零售收入有所下降。受前述两者的共同影响,2024 年公司射频探测器销售收入与上期相比略有下降,基本保持稳定。

公司 1.5T 人医超导磁体销售收入大幅下滑,主要系进军 1.5T 超导磁共振整机市场导致下游 MRI 系统集成商减少对公司采购以及市场大环境影响所致。公司 1.5T&7.0T 常规 MRI 系统销售收入下滑,主要系受市场大环境以及自身因素影响所致。

同行业上市公司近三年收入变动趋势存在较大差异,主要系不同公司所处的细分市场,产品结构不同所致。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中,奕瑞科技、海泰新光及康众医疗不涉及 MRI 设备业务,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其他产品或核心部件;万东医疗、联影医疗虽然在细分领域及产品与公司有重叠,但万东医疗及联影医疗的产品线更加丰富、业务规模更大、所处产业链的位置、客户群体也有所不同。受市场大环境影响,联影医疗 2024 年收入较上期有出现一定幅度下滑。

公司收入下滑,主要系受 2022 年受外部不利因素以及大客户 Philips 因自身原因收缩供应链的影响、2023 年公司战略调整, 开始进军 1.5T 超导磁共振整机市场导致原下游系统集成商减少对公司采购、 2024 年受国内行业景气度及医学影像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等行业因素的影响, 行业整体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缩。

2024 年,为了实现公司战略转型目标,公司继续加大对研发和销售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针对研发,本期公司对关键研发项目进行了推进,主要有 1.5TMRI 系统的开发与优化工作(主要包括谱仪、序列、软件的优化升级并启动 1.5T 大孔径 MRI 系统的注册工作)、高端超导磁体的开发 (主要包括 3.0T 人医超导磁体和 7.0T 大孔径动物系统超导磁体的开发)等;针对销售,公司加强了磁共振整机销售团队的建设,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销售人才,补齐公司在销售方面的短板。公司核心竞争力没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2024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受国内 MRI 行业景气度低、市场开拓不及预期以及公司战略转型影响,并非公司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所导致。针对营业收入下滑,公司正在积极主动采取应对措施,以应对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谋求业绩增长和公司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继续推进超导磁共振整机的销售工作,加强品牌和渠道建设,参加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医疗器械展会(2025 年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提升公司在医疗影像行业内的知名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2、开发较高端的 1.5T 大孔径磁共振系统,增强公司在公立医院市场的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1.5T 整机销售规模;

3、丰富公司医疗影像产品线,开发 DR、CT 等新产品,扩大公司销售规模, 目前公司已经取得 DR 注册证,并开始尝试参与一些地区的投标;

4、通过市场开拓,提升射频探测器国内零售市场份额,扩大高毛利产品射频探测器的销售规模;

5、开发高端超导磁体(如 3.0T 人医超导磁体),提高磁体等核心部件的销售;

6、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在继续加强与飞利浦公司等国外客户的合作的同时,探索 1.5T 超导磁体和整机的海外销售机会。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主营业务是医学影像超导磁共振系统(简称:MRI 系统、或 MRI)和 MRI 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超导磁体、射频探测器、MRI 系统其他硬件、MRI 系统配件和科研领域定制化特种磁体的研发、生产、销售、维修、保养,及提供超导磁共振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的产品和服务。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