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7-22 00:08:33
(原标题:大涨!年内新高!最新解读)
【导读】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基金公司解读市场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A股三大指数7月21日集体上涨,沪指“4连阳”,再创年内新高。大基建板块井喷,超级水电板块全线爆发,大基建、钢铁、建材等板块涨幅居前。
盘后记者采访了多家公募,分析当前市场表现,展望后市走势。受访公募普遍认为,市场表现强势或源于国家级重大水电工程开工等多个利好消息带动,后续基建投资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建材行业有望迎来困境反转的修复空间。
多重利好刺激A股走强
A股周一强势表现背后,或是雅鲁藏布江下游超级水电项目开工、“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等诸多利好因素的综合作用。
国泰基金表示,消息面上,7月19日,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雅江“超级水电工程”的投资金额之巨、施工难度之高、耗时之久、影响之广,都将创下历史纪录。据摩根士丹利预测,雅江工程将带动西藏GDP年均增速提升至8%以上,未来十年衍生交通、基建等配套投资超2万亿元;同时,工程将显著拉动水泥等建材需求增长。受此利好驱动,大基建、大建材板块周一强势爆发。
利好消息还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未来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老旧管线改造升级等,后续相关配套政策有望加快出台落地,有望拉动管材、防水、涂料等消费建材需求。
华夏基金称,雅下水电站建设投资规模达1.2万亿元,有力拉动能源基建需求。伴随着雅江集团成立,雅下项目建设或将加速,关注国内水电工程龙头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能源建设企业及工程机械相关公司。
此外,消息面上,银华基金分析称,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权益资产中枢有望抬升
展望后市,业内认为权益资产中枢有望抬升,但也需警惕预期差带来的波动风险。
银华基金认为,对于水电站和各行业“反内卷”,不能单独从行业中观层面来看待,如果站在更高的宏观视角来看,万亿元基建撬动,叠加全面“反内卷”共振,物价目标实现的速度可能加快,未来通胀预期或发生重大变化,对大类资产配置、股债性价比也将产生明显的影响。
具体而言,在全面“反内卷”加上万亿元基建等政策支持下,物价目标将实现,持续的通缩预期场景可能转变为温和通胀环境,届时,CPI和PPI向上穿越定期存款利率和十年国债利率,实际利率将转负,这意味着庞大的债券资产性价比将明显下降,特别是长期债券可能会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最终可能加速债市沉积的资金流入权益资产,抬升权益资产中枢。
华润元大基金认为,从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全年实现5%的实际GDP增长目标具备较强可行性。这一判断意味着,短期大规模逆周期政策加码的必要性有所降低,政策重心将更多向稳定价格水平、优化经济结构倾斜。7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将是观察增量政策导向的关键节点,其表态对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市场对增量政策的预期已处于相对高位,投资者情绪维持活跃。若后续实际政策推进力度或节奏低于当前乐观预期,A股市场可能面临阶段性向下调整的压力,需警惕预期差带来的波动风险。
看好政策催化领域
结构方面,国泰基金认为,在政策助推和企业积极配合的节奏下,“反内卷”浪潮有望优化行业格局,基建和建材板块龙头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
华润元大基金也指出,与“反内卷”政策(如行业规范发展)及稳地产相关的行业有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板块或迎来阶段性配置机会。
此外,“内需对冲外需”的逻辑依然成立,内需升级细分赛道值得关注。新消费领域是优质供给创造需求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中国制造业从工程师红利向设计师红利的转型趋势,宠物食品、潮玩、旅游休闲等细分领域的优质个股仍具备长期挖掘价值。
博时基金表示,顺周期资产在PPI转正前仍面临估值和业绩压力,继续看好受益于Kimi等AI产业催化的科技成长板块。
诺安基金指出,在充裕流动性环境下的增量市场中,资金会不断寻找新的存在预期差且未来能够形成共识的板块,这个板块既要具备长期合理抬升估值的逻辑,又要在当下能形成一些催化作用说服投资者。
目前共识度最高的是具备强大产业趋势的品种,即代表着科技新质生产力的AI和创新药。其次,红利品种共识度也非常高,不过以银行为代表的防御性红利板块短期位置和估值都偏高,一旦风险偏好或投资者对未来中国物价路径预期逆转,会产生不可避免的阶段性波动。
目前A股仍可以关注三条思路:一是具备超强产业趋势特征的行业,如AI和创新药;二是业绩和估值匹配驱动的行业,如通信和电子中的北美算力链、有色和游戏;三是带有一定主题和持仓博弈性质的行业,如军工和“反内卷”相关的新能源。
编辑:赵新亮
校对:纪元
制作:小茉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7-22
中国基金报
2025-07-22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