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预见2025:《2025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5-07-20 09:00:41

(原标题:预见2025:《2025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怡亚通(002183.SZ)、联易融(09959.HK)、浙江东方(600120.SH)、飞马国际(002210.SZ)、中信证券(600030.SH)、生意宝(002095.SZ)、中科金财(002657.SZ)等

本文核心数据:资产规模;应收账款;行业余额;企业市场占有率;

产业概况

1、定义及特征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即把资金作为供应链的一个溶剂,增加其流动性。

一般来说,一个特定商品的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从而给这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结果最后造成资金链十分紧张,整个供应链出现失衡。

“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供应链金融区别于传统融资方式,通过科学化和针对化的金融服务,对供应链运作环节中流动性相对较差的资产及资产所产生的确定性的未来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借助中介机构的渠道优势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2、产业链剖析:多方参与产业生态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需要多方协作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生态形成有助于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供应链金融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供应链中参与企业以及资金提供方金融机构,另外外部环境包括提供技术服务的底层技术支持企业和监管机构。

供应链金融生态包含六大类主体:供应链金融需求方;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平台服务方;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方;供应链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方。除了需求方和基础设施方外,其他主体在不同程度上担任客户资源汇集者、风险信号提取者、资金提供者的一个或多个角色。

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内企业众多,其行业内代表性公司如下:

行业发展历程:当前进入数字化4.0时代

我国供应链金融主要经历了从1.0到4.0的四个发展阶段。供应链1.0阶段其主要特点为中心化模式,及围绕“1”个核心企业同时为供应链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提高各企业间协同化运作能力。供应链金融2.0阶段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采用线上模式,通过信息化减少“牛鞭效应”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供应链金融进入3.0阶段,整体向平台化方向发展,主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配置缺位等问题。当前供应链金融进入数字化4.0阶段,业务模式趋向于实时、定制、小额化,数据质押为创新产品模式,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了信息全集成与共享。未来金融供给者可以从产品模式、业务流程等各方面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和个性化定制,金融服务更加智慧化,服务理念彻底走向以客户为中心。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行业发展受政策扶持,引导参与方共同打造产业生态。供应链金融科技市场规模持续发展引人瞩目,国家也相继出台多项法规与政策完善市场机制,引导供应链金融市场向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转型发展,同时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化、自动化、高效化的融资渠道,驱动核心企业在各自垂直领域实现供应链协同,支持体系化、全场景的数字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开发国家层面供应链金融行业政策汇总如下:

行业发展现状

1、供应链金融余额年复合增速15%

供应链金融行业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这五大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2024年供应链金融余额从2018年的19.8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5.9万亿元,年复合增速15%。

2、供应链金融资产规模稳步增长

供应链金融行业资产规模越高,说明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和融资需求更大,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商业价值。供应链金融行业的资产规模反映了该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潜力。资产规模越高,意味着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供应链金融活动中,这通常表明该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旺盛,企业有更多的资金需求和融资机会。2018~2024年中国企业供应链基础资产总规模从20亿元增长到40万亿元,尽管2024年增速放缓,但是资产规模仍然较高。

3、供应链金融主要以应收账款为主

供应链金融市场初具规模,供需同步高增长,需求缺口更大。供应链金融资产主要以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及库存为主,其中应收账款占比最大。2018-2024年,应收账款从11.5万亿元增长到24.9万亿元,占总资产规模从57%增长到63%。预付账款比重在12%-13%的比重之间波动。库存从30%下降到24%。

4、交易需围绕信用能力进行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主要以产业上下游的真实贸易为基础,以核心企业的良好商誉及履约能力为依托,通过控制供应链上的资金流、物流和数据流来提高风控能力,以解决同一链条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企业竞争:top5供应商占比七成以上

中国供应链金融企业类型的分布源于技术的驱动与产业链的需求。根据京杭产业数字金融运河研究院数据显示,核心供应链金融平台企业占比最高,超过50%,主要是核心企业信用与真实交易数据,整合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这样的企业有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其次占比较高的是金融机构,在26%迂,其凭借资金成本优势参与,例如银行通过供应链票据和反向保理拓展业务。此外,还有23%的企业是金融科技类型的,则提供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支持,如联易融通过区块链实现信用穿透与资产证券化。

注:上述数据为2022年,截至2025年6月,暂未有最新数据发布

目前第一梯队企业市占率超过10%,包括联易融、中金云链、蚂蚁集团和京东科技,第二梯队是市占率超过5%的企业,为建信融通,这五家企业市占率7成以上,供应链金融竞争格局稳定,且头部企业有一定的话语权。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资产规模进一步提升,行业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1、2030年供应链金融资产规模突破90万亿元

预计中国企业供应链基础资产总规模将在2030年扩大至90万亿元。对比企业供应链基础资产总规模及供应链金融市场总规模,直至2027年供应链金融服务全市场也仅能满足企业供应链基础资产规模的四成左右,这意味着企业对于供应链金融的依然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

2、供应链金融四大趋势显现

供应链金融平台发展出现行业垂直化、服务多元化、科技融合化、产业生态化四大趋势。具体的趋势体现在,供应链金融行业垂直化,深度吻合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科技融合探索金融服务新增长极、服务多元化,从供应链金融向集成发展、产业生态化,平台协同模式创新加速生态整合。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