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者网
2025-07-20 08:01:31
(原标题:以“链”会友:这场大会不简单)
《投资者网》谢莹洁
当盛夏的热浪席卷北京,一场牵动全球产业链神经的盛会正悄然酝酿。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在这里,新产品的锋芒、新技术的突破、新服务的温度,正编织成一张跨越国界的合作网络。
“链”味十足
走进顺义展馆,空气中已弥漫着 “全球共振” 的气息。
651家中外企业与机构从 75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奔赴而来,其中世界500强与行业领军者占比超 65%,境外参展商份额达 35%。这组数据背后,是美国参展商数量较上届15%的增幅,是5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 “抱团登场”,最终1200家参与者的阵容,让这场盛会的 “国际朋友圈”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热闹。
据介绍,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贸法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贸易中心、国际商会等5家国际组织担任本届链博会支持单位。
现场将设置“六链一展区”,即先进制造、绿色农业、数字科技、健康生活、智能汽车、清洁能源六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目前布展工作已全部完成。
对于参展企业来说,链博会的全供应链场景展示宛如一个全球“链”伙伴的精准对接平台,助力他们在众多参展者中精准发现并建立起最优的合作关系。而对于前来参观的观众而言,原本抽象且难以触及的供应链概念,在链博会上变得鲜活且直观起来。
青岛啤酒的展台永远是喧闹的。“有了发酵罐前喝啤酒的感觉!”青岛啤酒展区人头攒动,大家对色泽不一、风格各异的产品品鉴,另一边,机械臂自如伸展,为消费者奉上一杯杯青啤,吸引不少消费者拍照。青岛啤酒的展台,堪称一杯啤酒背后的全球产业链故事的生动演绎。
机械臂拎着酒头,30 秒完成一杯精酿,泡沫厚度被控制在 1.5 厘米——误差超过 0.2 厘米就会被视觉系统判定为次品。而杯壁上的水珠温度,来自澳大利亚的麦芽、捷克的啤酒花、德国的发酵罐技术,以及中国本土的 4 小时冷链。
从“田间”的原料种植,到“餐桌”上的美酒佳酿,青岛啤酒借助链博会,全方位展示了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合作生态。观众在品味美酒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深刻感受全产业链的紧密相连与高效协同。
日常生活中,每一件商品背后都隐藏着复杂而精细的供应链网络。企业与企业之间、链与链之间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的坚实基石。
以健康生活链展馆为例,以岭药业既展示了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常见中成药,又带来了助眠的怡梦、调节血糖的津力旺等饮品,还展示了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最新研究成果。以岭药业的专利药品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上市,他们想借此机会继续推动中医药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在这里,观众可以亲身体验“鹰瞳”设备的神奇,它通过视网膜影像分析技术,结合智能算法,为参观者提供慢性病风险的早期检测与辅助诊断,让科技创新成果触手可及。
作为链博会的老朋友,君乐宝乳业带来婴幼儿奶粉、悦鲜活鲜牛奶、简醇酸奶等明星产品,还带来了悦鲜活零乳糖牛奶、简醇吨吨桶酸奶等新品,并展示其科学布局全产业链的成就。
推动共赢
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和机构齐聚北京,纷纷亮出新产品、新技术和创新服务。此次博览会,不仅是一个展示最新成果的前沿舞台,更是全球供应链生态中各方合作共赢的重要纽带。在这里,老朋友重逢并加深联系,新伙伴的合作机会不断涌现,所有参与者都在共享链博会带来的巨大机遇与丰厚红利。
170 多个境外机构组团而来,有的是为了续写合作佳话——作为美妆行业唯一参展的外资企业,欧莱雅以“链链相系,美好回响”为主题首次参展。此次展会上欧莱雅举办了与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设立三大展区,“美之道” 论坛等活动,全面呈现美妆产业在供应链的创新和发展。
链博会办了三届,全球产业链的“老友记”也迎来第三季。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连续第三年参展链博会,延续“驱动改变,健康中国”主题,全方位展示公司在华的全产业链战略布局;“新质研发链”:诺和诺德持续推进本土研发创新布局,真正做到以本土创新融通全球智慧。
一件件蕴含尖端科技的展品,一项项着眼未来的解决方案,一个个合作共赢的生动故事,无不彰显着产业创新的澎湃动能与开放合作的坚定步伐。今年,链博会便以“链”为媒,搭建起全球合作的坚实桥梁。
更令人瞩目的是本届展会的 “三个首次”:创新链专区的设立,让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的链路愈发清晰;“链博首发站” 的新品发布,将全球前沿成果的亮相变成一场场 “链上狂欢”;各链条可视化产业图谱的推出,则像给参与者递上了一份 “供应链导航图”,让合作方向不再模糊。
连续三年发布的《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今年有了新的 “点睛之笔”—— 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韧性指数组成的 “指数矩阵”,从不同维度为全球供应链健康度 “画像”。当《产业链风险研究白皮书》同步亮相,那些藏在数据里的风险点与解决方案,正为迷雾中的全球经济提供一份 “诊疗方案”。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链博会不仅展示了中国应对挑战的决心与能力,也为世界展示了一个更加开放与包容的中国形象。中国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推动全球供应链的融合与发展。随着国内市场的持续扩展,全球企业与中国的合作愈发紧密。特别是在制造业、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等领域,中国为全球供应链提供了更多创新合作的机会,成为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链博会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其独特之处在于它超越了传统的商品展示模式,而是全流程、全方位地展现供应链的上、中、下游关键环节。通过这一平台,大中小企业得以聚“链”成群,实现资源互补、优势共享,使供应链真正成为企业共赢的牢固纽带。
正如一位参展的跨国企业高管所言:“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相信什么 —— 相信供应链的本质是‘共赢链’,相信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唯有彼此链接,才能找到确定的未来。”
繁荣全球
认真对照三届链博会参展企业名单,你一定会发现,这里涌入了不少新面孔。他们为何而来?于人潮涌动中见活力,在多向奔赴中觅商机。更好以“链”会友的链博会,是各国企业合作愿望和愿景的交汇。
以麦当劳中国为例,其与首农集团、宾堡、顺新晖、圣农、泰森、百麦、太阳谷、三元食品、麦肯、凯爱瑞和九联11家供应商伙伴,以中国“麦链”形式,首次亮相第三届链博会。
这11家供应商伙伴,作为中国“麦链”代表,与麦当劳中国联合发布“麦链”倡议,将以“三脚凳”经营理念为根基,携手共塑中国“麦链”新生态,推动更高质量发展的协作,共同迈向更智慧与更绿色的未来。
从宏观角度来看,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链博会的成功举办,无疑是中国积极推动全球供应链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繁荣的重要举措。中国不仅是全球供应链发展的受益者,更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坚持深化国际合作,致力于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畅通,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无论是特斯拉展示的上海超级工厂4小时中国本土供应商朋友圈,苹果公司CEO库克提到的“没有中国的合作伙伴,苹果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功”;还是惠普、英伟达等跨国巨头即将展示的与中国伙伴合作的生动案例,都说明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全球工商界的共识。
第三届链博会将发布“一报告四指数”。“一报告”就是《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连续第三年发布。“四指数”是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韧性指数,其中创新指数、韧性指数是首次推出。这四个指数将为全球供应链的开放合作提供新的观察视角。首次绘制“六链一展区”产业图谱,呈现各产业链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重点材料、技术、产品和企业,并在各展区入口动态展示。还将发布《产业链风险研究白皮书》,精准识别产业链的风险点、提出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供应链的进一步发展与合作,链博会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贡献力量,书写全球供应链合作的新篇章。
正如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所言,链博会的“链”,不是脱钩断链的“链”,而是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链”。当政治的寒流席卷全球贸易,企业用脚投票的选择或许是最诚实的答案——他们来到北京,不是为了告别,而是为了更紧密地握手。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链博会传递的信息再清晰不过:合作的成本或许很高,但不合作的代价更加昂贵。全球供应链的未来,不在于切割,而在于韧性;不在于对抗,而在于共生。(思维财经出品)■
投资者网
2025-07-21
投资者网
2025-07-21
投资者网
2025-07-21
投资者网
2025-07-21
投资者网
2025-07-21
投资者网
2025-07-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