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构之家
2025-07-19 12:35:00
(原标题:20亿永续债赎回!莱商银行借力地方国资回血,但高成本困局待破)
【来源:机构之家】
7月18日,莱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商银行”)公告称,8月21日将全额赎回“20莱商银行永续债”(债券代码2020046),赎回金额为20亿元。
图片系莱商银行公告赎回2020年发行永续债
机构之家梳理发现,去年底,随着济南市财政局背景的济南政金通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政金”)积极参与增资扩股并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莱商银行原已接近“见底”的资本水平瞬间“回血”。在当前“有备无患”的情形之中,该行则拥有更多空间腾出手来优化资本结构。与此同时,目前的低利率环境,则对莱商银行兼顾负债端和资本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去年底资本实力“跃升”,济南市财政局积极捧场
自2005年从莱芜市城市信用社"华丽转身",莱商银行从莱芜起步,如今已在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开设多家分支机构,资产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俨然成为区域金融"小巨人"。
尽管如此,该行在资本充足水平方面仍显被动。自2017年高点至今,其资本表现整体下滑,并未实现“内部循环”。尤其是从极度依赖股权资源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来看,该指标从2017年逐年的11.78%逐年下滑,至2023年的8.08%,期间年度表现未有一丝反弹,累计下降幅度达378BP。与此同时,作为相对灵活补足的总体资本(包括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来看,资本充足率也从2017年的15.15%下降至2023年末的13.79%,尽管期间有所反弹,但累计下降幅度也高达136BP。
由此可见,过去多年,莱商银行资本整体消耗降低,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表现,一度接近监管红线(7.5%),颇有捉襟见肘之势。尽管在2023年底,该行试图通过原股东同比例增资方式,推动注册资本从30亿元增至33亿元,但仅3亿的增资仍难改颓势。
图片系莱商银行过去多年来资本水平表现
资料来源:wind
如此的情况,则需更强力的资本介入:随着济南市财政局背景投资公司大手笔注资,则让莱商银行有了坚实的后盾。2024年8月,监管批准莱商银行新一轮增资扩股方案,计划募集不超过15亿股。仅过去4个月,在当年12月,此轮增资扩股方案即正式落地,其中济南政金获批认购7.59亿股,持股比例达17.89%,一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并推动莱商银行国资成分进一步提升:国有法人股东合计持股比例高达71%。
历经次轮增资扩股,莱商银行注册资本增至42.46亿元,较2023年末33亿的水平大幅增长28.67%,并带来2024年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总体资本充足率分别大幅反弹:两者分别回升259BP、143BP至10.67%、13.79%。这样的结果,不但推动该行快速脱离接近监管红线的被动局面,同时也为其争取了未来多年资产、负债以及资本结构调整时机。
图片系莱商银行近几年注册资本情况(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表格系莱商银行主要股东及持股情况(2024年末数据)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恰逢利率低点,外源性融资蓄势待发
除了资本实力增强之外,改变高成本对莱商银行如今负债端成本的掣肘应为其另一重要考量之一。作为5年前的资本补充工具产物,其高昂的成本与当今低利率环境已然不相匹配。从2020年发行的永续债(即20莱商银行永续债)基本情况来看,其票面利率高达4.80%。作为永续债的票面利率,其主要定价包括基准利率和固定利差:其中基本利率参考依据为当时5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5年为更替期限;而固定利差则考虑市场询价,并结合同类债券参考、信用风险和流动性等因素综合决定,一经确认不再更改。
图片系莱商银行2020年发行永续债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货币网
现如今,市场环境已大不相同,不论是作为无风险利率参考的利率,亦或是相关风险溢价。例如,以基本利率参考锚——5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来看:在莱商银行永续债发行当日(2020.8.19)利率为2.88%,前5个交易日平均利率为2.84%,现如今,以截止7月18日收盘价来看,该利率已经大幅回落至1.53%,下降幅度超100BP。与此同时,在当时市场环境形成的固定利差,现已不可同日而语,也面临重新调整的动力。
图片系近几年5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表现(%)
资料来源:wind
事实上,银行赎回永续债往往被市场视作是实力的体现,主要依据于现有的监管要求,即,赎回永续债需满足以下要求之一:一、行使赎回权后的资本水平仍明显高于银保监会规定的监管资本要求;二、使用同等或更高质量的资本工具替换被赎回的工具,并且只有在收入能力具备可持续性的条件下才能实施资本工具的替换。
对于第一条要求而言,考虑到莱商银行本次赎回20亿永续债,仅影响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对应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两者于2025年一季度末分别录得12.36%、12.61%。以一季度末银行1328亿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此次赎回将影响该行资本充足率水平1.51pct,即其他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下降至10.85%、11.10%,尽管如此,仍高于监管要求8.5%、10.5%的要求。
对于第二条要求而言,可以说,莱商银行早已做好了准备,其新资本补充计划已然箭在弦上,体现吐故纳新之势。6月初,根据山东金融监管局公告的批复显示(鲁金复〔2025〕194号),其已核准莱商银行资本补充工具计划,额度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结合当下的市场情况,该行若发行新一波永续债进行置换,考虑到其整体经营近几年相对稳定,利率水平必然大幅回落,从而有助于该行降低负债端成本,进而改善净息差水平。
图片系山东监管局批复莱商银行发行资本工具截图
强势外部融资之后,内源性资本补充水平亟待提升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除了莱商银行,山东省内多家城商行(如潍坊银行、烟台银行等)均密集启动增资扩股进程,地方国资纷纷成为主要认购方,体现出当地强化银行控制权、优化资本结构的诉求,可谓正处资本补充风口之中。不过,仍需认识到,尽管次轮资本补充能短期奏效,但难改部分中小银行面临资本补充难题:依赖外源性融资(如增资、发债)而非利润留存。
莱商银行即为其中典型代表。从该行近几年盈利表现来看,其净利润增速已然下台阶,从而难以形成与规模增长匹配的利润留存,进而补充资本水平。例如在过去的2024年,该行实现净利润6.0亿,同比增速为5.1%;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则下降至2.2%。往前看,2023年,该行甚至还一度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当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8%至5.7亿。诚然,过往巅峰时期(例如2016年、2017年)4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表现已然一去不复返,不过在过去的2021年、2022年,该行仍能实现两位数增长,对应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0%、10.9%。与此同时,从ROA盈利指标来看,期间也从2021年的0.41%下降至2024年的0.28%,进一步印证盈利能力的减弱,同时也低于0.50%的监管合意要求。
图片系莱商银行近几年净利润增速表现(%)
资料来源:wind
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则在于该行在净利息收入高依赖度(此项收入在总体收入中占比常年在85%以上),在此背景下,净息差指标连续多年下降叠加生息资产扩张放缓,对收入增长产生较大压力。此外,易上难下的费用支出,在收入中占比不断攀升从而侵蚀盈利表现。
例如,该行净息差水平在2023年环比下降15BP至2.00%,并于2024年进一步下降13BP至1.87%;与此同时,生息资产增速则于2023年放缓至10.3%,2024年进一步放缓至5.1%。“量价齐降”下该行收入在2023年仅同比增长4.6%至43.6亿,增速回落6.3pct;2024年收入增速更是进一步回落,同比仅增长2.4%至44.7亿。
图片系近几年莱商银行净息差与生息资产规模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wind
成本支出则表现“刚性”,作为员工薪酬福利为主要构成的业务管理费用,近几年在收入中占比逐年提升。2024年,该行成本收入比指标高达40.1%,不仅较上年进一步提升0.37pct,同时也大幅高于现有监管要求(依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等,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不应超过35%)。而从过往来看,2022年该行成本收入比为35.0%,大致可视为监管合意范围之内,2020年和2021年则相对较低,分别为28.6%、33.6%。
图片系莱商银行近几年成本收入比表现(%)
资料来源:wind
总体而言,莱商银行拟赎回此前发行永续债,既向外展现出其在国资助力后的整体实力增强,同时也体现出因高成本因素从而产生改善资本结构的诉求。然而,作为中小银行如今经营困境的折射,在盈利水平下降背景下,莱商银行内生资本补充实力难以增强。如何更好地“开源节流”,包括降低利息收入依赖度,拓宽非息收入渠道,并优化相关费用成本,仍是其重要课题。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7-19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7-19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7-19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7-19
港湾商业观察
2025-07-19
证星持股追踪
2025-07-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