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银柿财经
2025-07-17 10:12:03
(原标题:创新药概念股持续上涨!恒生医疗ETF早盘飙涨近3%)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收涨,纳指收涨0.25%续创收盘新高,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7月17日,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恒指涨0.12%,国指涨0.1%,恒生科技指数微跌0.02%。创新药概念股持续上涨,康方生物、百济神州、金斯瑞生物科技涨幅靠前。
相关ETF方面,恒生医疗ETF(513060)早盘高开高走,大涨近3%,成交额破7亿元,换手率近10%,交投活跃。成分股中多数上涨,康方生物涨超10%;乐普生物-B、三生制药涨超7%;亚盛医药-B、科伦博泰生物-B涨超6%;微创医疗、百济神州涨超5%;金斯瑞生物科技、信达生物、康诺亚-B、中国生物制药涨超4%;石药集团、远大医药、先声药业、翰森制药、石四药集团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2%。
AI技术重塑医疗生态,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AI技术正以高效、精准的特性重塑医疗行业生态,其应用已从医疗影像诊断延伸至智能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不仅显著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更在优化资源分配、推动个性化医疗方面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从产业链来看,基础层的海量医疗数据(如电子病历、影像资料)与高性能算力(GPU芯片、云计算平台)为 AI 医疗提供支撑,技术层的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数据深度挖掘,应用层的医疗影像软件、智能诊断系统等产品则直接服务于临床场景。政策层面持续加码,2024年《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细化 84 个应用场景,2025年全国两会聚焦 “AI 破解医疗资源不均”,为行业注入发展动力。市场规模增长迅猛,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3-2033年中国医疗AI市场将从88亿元增至31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3.1%,老龄化需求与医院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港股AI医疗企业集聚,展现强劲竞争力
港股市场凭借独特优势成为 AI 医疗企业的聚集地,一批优质企业在产业链各环节展现出强劲竞争力。讯飞医疗作为 “医疗大模型第一股”,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2%,GBC三端业务协同发力,其智慧医院解决方案覆盖30多个省份,智能助听器累计销量达14万台,晓医APP下载量突破2000万次,构建起完整的服务闭环。中康控股则通过 “医疗健康全场景智能体” 实现模式创新,依托两大引擎与医疗大模型,覆盖医疗全产业链 “数据-决策-执行” 闭环,推动业务向 AI 驱动的决策服务升级。这些企业既受益于香港的政策支持(如研发补贴、产业园区扶持)、区位优势(连接全球资本与市场),也借助港股成熟的融资机制加速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布局港股AI医疗的高效工具
在港股AI医疗赛道中,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的布局工具。恒生医疗ETF(513060)跟踪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涵盖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头部企业,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 58.76%,全面反映行业动态。其投资优势显著:通过一篮子股票分散单一标的风险,交易成本低于直接投资个股,且实时交易特性便于把握市场机遇,持仓与净值的每日披露更提升了投资透明度。
行业政策与技术迭代双重驱动,发展潜力凸显
近期行业政策调整为AI医疗领域注入新活力,2025年医保及商业健康保险目录明确向 “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 的新药倾斜,大幅提升创新医疗产品的市场可及性,为技术转化与商业化落地扫清障碍。从全球视角看,AI医疗技术正加速迭代,医疗影像诊断精度、药物研发效率等核心指标持续突破,推动行业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港股 AI 医疗企业凭借技术积累、资本运作能力与国际化布局,在这一轮产业升级中占据先发优势,有望借助政策红利与技术革新,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行业地位,长期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大众证券报
2025-07-17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7-17
金吾财讯
2025-07-17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7-17
观点
2025-07-17
格隆汇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