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7-16 22:40:43
(原标题:26.17亿元!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首关,70%资金将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
7月16日,“硬科技”早期投资机构——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创星”)在上海举行“先导创业投资基金首关仪式暨硬科技生态合作发布会”,宣布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以26.17亿元完成首轮募集。
作为中科创星首次在长三角设立的硬科技创投基金,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70%资金将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并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
存续期8年 70%资金投向早期硬科技
在首关仪式上,中科创星作为先导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与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基金、浦东创投、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上海科创基金、宁波开投、台州科创、西科控股等19家LP进行了合作签约。
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温治在会上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与产业变革深度交织的背景下,国投先导与中科创星携手通过多元化手段加速推动科技创新的孵化、培育与落地,发挥关键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共同为上海先导产业注入信心。”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中科创星还在与一些LP进行接触,包括产业资本、上市公司和保险资金等。
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注册于上海浦东,基金存续期8年,计划年底完成募集关闭。其中,70%的资金将投资于早期硬科技项目,服务“从0到1”阶段的原始创新;30%的资金将投资于成长期项目,助推技术“从1到10”的熟化应用。
“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将重点投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物质、能量、信息、生命、空间产业领域中,兼具知识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硬科技项目。”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表示:“我们将协同多方资源共建硬科技创业生态,助推以人工智能、光子技术、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等为代表的硬科技突破,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在中国发生。”
截至目前,中科创星基金管理实缴总规模达138亿元,已投资超过530家具备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目前,中科创星已形成以算力为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投资孵化出包括智谱AI、智元机器人、驭势科技、中科闻歌、开源中国、紫东太初、清程极智、东壁科技数据等在内的人工智能标杆企业,覆盖大模型、机器人、AI Infra等多个关键核心环节。
孵化器聚焦超前孵化和深度孵化
上海科技资源集中,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是我国科技创新竞争力和活力最高最强城市之一。近年来,中科创星旗下基金已在上海地区投资了超过60家硬科技企业,投资总额达数十亿元。
2023年底,中科创星成立上海孵化器公司,以“超前孵化+深度孵化”的创新理念,聚焦原始创新硬科技成果应用落地和前沿未来技术培育,获批成为上海首批高质量孵化器。
高质量孵化器把注意力从技术成熟度4-6级的“死亡之谷”环节,前移至1-3级的环节,一方面主动探索“超前孵化”,从原理和论文阶段介入,支持科学家开展原理设计与概念验证;另一方面择优“深度孵化”,参与团队组建、产品研发和商业运营,实现从PI(学科带头人)—IDEA—IP—IPO的全过程孵化,致力于推动顶尖科技成果率先实现产业化。
目前,中科创星上海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原集微、华科冷芯等7个项目进入到“超前孵化”或“深度孵化”阶段。其中,2024年中科创星关注到二维半导体技术的巨大潜力之后,就与复旦大学包文中教授团队开始探讨二维半导体集成电路商业化的可能性。在完成概念验证后,决定对原集微展开深度孵化,协助该团队于2025年初组建创业团队,现已完成对原集微的两轮早期投资。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黄红表示,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中科创星(上海)在浦东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不断探索“超前孵化”“深度孵化”新范式,成功投资孵化了多家企业和项目,展现出“核爆级”的发展潜力。
证券时报
2025-07-17
证券时报
2025-07-16
证券时报
2025-07-16
证券时报
2025-07-16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