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7-16 17:13:00
(原标题:合并迅速推进 吉利汽车与极氪正式签订协议)
时隔两个多月,极氪的私有化事项被敲定。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
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此次收购定价为每股普通股2.687美元,每股ADR折合26.87美元美元,较5月初要约定价2.566美元上涨4.72%。每股普通股兑换“全部新发行吉利普通股”的比例保持不变,仍为每股极氪普通股可兑换1.23股吉利普通股;每股ADR可兑换12.3股。
若极氪其他股东均选择收取现金,则吉利汽车应付现金总额为23.99亿美元(相当于约人民币171.99亿元),有关现金预计将以吉利汽车内部资源或债务融资拨付。若极氪股东均选择兑换股份,吉利汽车将向极氪其他股东发行及配发最多10.98亿股股份,相当于吉利汽车于7月15日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0.9%,于私有化完成后已发行股本总额约9.8%。
截至目前,吉利汽车持有极氪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约62.8%。私有化完成后,极氪将与吉利汽车为私有化而设立的一家公司合并,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并于纽交所退市。
这是吉利控股集团推动旗下业务回归“一个吉利”战略的重要一步。2024年9月,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台州宣言》,提出“坚定不移地推进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进一步明晰各品牌定位,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利益冲突和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24年11月至今年2月,吉利控股集团迅速行动,将旗下的极氪和领克两个品牌合二为一,整合为极氪科技集团。
5月,吉利汽车又宣布向极氪发出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函,计划收购极氪剩余全部普通股及美国存托股(ADR)。如今,这一重大合并项目以正式协议方式被确定下来。
在此之前,吉利汽车与极氪已经在新车研发、供应链方面尝试进行了多项整合,但发现困难重重,因此决定将两家企业进行合并。
吉利控股集团表示,吉利汽车与极氪完成合并后,将进一步提升吉利汽车的战略执行效率、创新能力及盈利水平,为合并后的全体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此次合并旨在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和成长性。极氪在豪华新能源领域的优势,与吉利汽车在主流市场的深厚根基相结合,在技术、产品、供应链、制造、营销与服务、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更强协同,提高创新能力,激发规模效应。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吉利汽车与极氪合并后,将对双方未来发展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包括整合资源与降低成本、技术与产品协同提升、优化品牌架构、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国际化战略等等。“在资本市场上,合并后极氪的高增长潜力将直接体现在吉利汽车的财务报表中,提升其新能源业务的营收占比和利润贡献,推动吉利汽车的整体估值向新能源科技公司靠拢,给投资者带来更积极的预期。”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提出,尽管两家企业合并后会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但合并过程仍需应对以下问题:一是品牌调性维护。需防止极氪科技豪华形象被稀释,解决车主反映的车机更新停滞等问题整合复杂度;二是平衡多品牌独立运营与资源共享,避免内部渠道冲突现金流压力;三是私有化需支付约20多亿美元现金,可能暂时增加吉利债务负担。
“此次合并是吉利落实《台州宣言》‘聚焦主业、整合资源’战略的关键举措,标志着集团从‘多品牌赛马’向‘集约化作战’的转型。长期看将提升吉利在智能新能源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但整合效果仍需观察执行层面的协调能力。”支培元称。
按照流程,在签署正式合并协议后,吉利汽车、极氪将各自召开股东会。双方股东会投票通过该事项后将正式进行交割。
在吉利汽车完成收购极氪后,吉利控股集团将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具体变动为:李东辉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安聪慧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工作;淦家阅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
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车销量140.92万辆,同比增47%,新能源(含吉利、领克、极氪)总销量72.52万辆,同比增长126%。极氪上半年销量9.07万辆,同比增长3%。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经济观察报
2025-07-16
经济观察报
2025-07-16
经济观察报
2025-07-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