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冈田智能产品单价下降存忧:研发费用率弱于同行,专利数量差距明显

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2025-07-16 13:36:03

(原标题:冈田智能产品单价下降存忧:研发费用率弱于同行,专利数量差距明显)

《港湾商业观察》萧秀妮

2025年6月30日,冈田智能(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冈田智能”)正式向深主板递交IPO申请,由华泰联合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冈田智能核心经营效益与盈利能力状况表现良好,但同期刀库、主轴、转台单价分别有所下降,其中转台降幅达15.72%。或受单价变化影响,存货占公司流动资产比例逐年下降,存货跌价准备呈现逐年递增。此外,公司研发费用率明显低于同行,且专利数量与头部竞争对手差距较大。

业绩持续增长,产品单价下降存忧

天眼查显示,冈田智能成立于2013年,主营业务为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刀库、主轴、转台,产品主要应用于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主营业务市场需求与经济周期、制造业投资景气度密切相关。主要客户覆盖纽威数控、海天精工、乔锋智能、国盛智科、德扬智能装备(苏州)股份有限公司、韩国现代威亚株式会社等境内外知名数控机床厂商。

2022-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67亿元、7.73亿元、9.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1.32亿元、1.6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0.72%、31.41%、32.7%。

主营业务收入中,刀库、主轴、转台三大核心产品合计贡献超过97%的营收,产品主要应用于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领域。其中,刀库营收分别为6.42亿元、6.29亿元、7.46亿元,毛利率为31.58%、32.14%、32.42%;主轴营收分别为6773.89万元、7637.71万元、9950.07万元,毛利率分别为18.23%、23.72%、28.48%;转台营收分别为4462.74万元、5340.75万元、6911.05万元,毛利率分别为24.2%、24.36%、31.51%。

独立经济学家、股权投资专家、财经评论员王赤坤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机床行业属于典型的高强度竞争领域。作为具有百年发展史的工业基础性产业,该领域呈现鲜明的渐进式演进特征。”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往往依赖于精度优化、稳定性改进等渐进式改良,这与冈田智能的毛利率曲线呈现正相关。

不过,公司主营产品单价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或许值得警惕。报告期内,刀库产品单价分别为1.59万元、1.58万元、1.46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06%、下降7.25%;主轴产品单价分别为0.91万元、0.92万元、0.81万元,同比分别上升0.68%、下降11.27%;转台产品单价分别为1.14万元、1.17万元、0.99万元,同比分别上升2.60%、下降15.72%。

对此,王赤坤分析认为:“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技术优势往往不足以形成显著差异。当企业需实现市场扩容时,价格调节机制通常成为关键竞争策略。具体实施路径表现为双重维度:首先通过价格优化策略拓展市场份额;其次借助价格引力维系既有客户群体,从而稳固其市场地位。”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大增,负债率转好

在存货方面,或许受产品单价大幅下滑影响,冈田智能于报告期内的存货逐年递减,存货账面价值为1.93亿元、1.48亿元、1.64亿元,占公司流动资产比例为25.55%、17.84%、16.33%,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351.1万元、1395.23万元、1904.95万元,计提比例逐年递增,分别为1.79%、8.61%、10.41%,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昊志机电(300503.SZ)、德速智能相比,冈田智能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波动较大。

显然,这一趋势反映出公司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可能持续下降,或存货结构中存在更多滞销、过时风险较高的品类等。换而言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公司对存货风险的谨慎提高。招股书坦言,如果未能对存货进行有效管理、下游行业市场及客户需求发生不利变化或者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滞销、存货积压,公司存货将面临大额减值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2.52亿元、2.54亿元、2.9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2.81%、32.81%、31.09%,坏账准备分别为1416.47万元、1527.99万元、1717.91万元,计提比例为5.63%、6.03%、5.93%。

综合报告期内的数据,公司呈现“应收账款高企但占营收比重收缩、坏账准备持续增加且计提比例保持稳定”的特征,反映出公司应收账款规模高位压力缓解有限,结构优化初显,风险防控力度增强,计提政策趋于稳健。

冈田智能表示,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的规模可能持续增长。如果未来下游行业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主要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出现恶化,将给公司带来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或无法全部收回的风险,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造成不利影响。

整体来看,公司的现金流和偿债能力呈现积极信号。冈田智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稳步提升,分别为-2335.95万元、1.5亿元、1.82亿元;资产负债率从高位降低至平稳状态,分别为71.71%、45.80%、40.64%。显示出公司在应对市场竞争的同时,整体财务状况仍在逐步改善。

研发费用率弱于同行,专利数量差距明显

本次冈田智能IPO拟募集资金9.85亿元,其中6.61亿元用于数控机床刀库、主轴及转台生产线扩建项目,1.48亿元用于研发及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其余5632.7万元用于营销技术服务网络建设项目,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从募集资金的投向来看,较大比例的资金用于产能扩建和研发中心建设,这与公司当前的产能状况存在着紧密联系。根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的刀库产能利用率为108.05%、94.73%、96.4%;主轴产能利用率为85.27%、86.57%、104.96%;转台产能利用率为81.61%、86.51%、98.31%。

三类产品产能近三年均为扩张,匹配市场增长需求,综合产销率为108.27%、116.37%、84.81%,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2.78%-4.38%。整体来看,公司产品市场接受度良好,产能投放与生产效率协同支撑业务增长。

与高产能及良好的市场表现形成对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却没有同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800.88万元、3639.57万元、4464.4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96%、4.71%、4.79%,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8.83%、8.17%、7.61%。公司称,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受收入规模、产品品类及结构的影响。

王赤坤对此现象给出专业解读:“机床行业存在‘高投入低转化’的典型特征。受制于技术瓶颈,研发周期较长的改良型创新项目往往难以匹配现行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的界定标准。这直接导致大量研发相关支出被迫归入其他成本科目,最终造成企业研发费用占比呈现失真的低水平现象。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与产业特性的错位,实际上掩盖了企业真实的研发投入强度。”

同时,在技术实力方面,截至2024年末,与头部竞争对手昊志机电相比,冈田智能专利数量158项不足后者407项的40%,发明专利63项也差距显著。

股权结构上,实际控制人陈亮、蔡丽娟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91.74%的股份,二人为夫妻关系,存在典型的股权集中特征。招股书显示,冈田智能仅在2022年度分红1.2亿元,意味着陈亮夫妇分红金额超过1亿。

在市场环境方面,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突破4500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但核心功能部件国产化率仍不足50%。冈田智能能否凭借此次IPO突破发展瓶颈,仍需观察其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的协同效应。

王赤坤认为,当行业面临技术瓶颈时,革命性突破才是跨越周期的关键,企业需要在短期市场策略与长期技术投入间找到平衡点。在数控机床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仍不足50%的背景下,能否借资本力量实现技术跃升,将是其能否真正“上岸”的决定性因素。(港湾财经出品)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