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7-15 23:38:48
(原标题:“辣条兄弟”,财富较高点没了419亿)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在不久前揭晓的《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中,刘卫平、刘福平兄弟凭借一手缔造的卫龙商业帝国,再次稳坐漯河首富的宝座。
不过,相较于2022年登榜时高达546亿元的财富峰值,兄弟俩的身家已缩水419亿元,而他们在河南富豪中的排名也从第2名滑落至第5名。
得益于公司股价的回升,刘卫平兄弟的最新财富重新呈现增长态势。截至7月15日收盘,他们所持卫龙美味80.99%的股份对应最新市值达252.42亿港元,但仍不及2022年的高光时刻。
回望卫龙的发家历程,1999年,创始人刘卫平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只身来到陌生的河南漯河。他白手起家,一步步将卫龙打造成年收入超60亿的辣条商业帝国,产品畅销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刘卫平、刘福平兄弟近年来的财富波动极不稳定,但卫龙美味去年交出的业绩答卷表现尚可,公司营收、年内利润均创上市新高,毛利率微升至48.1%,但其资产负债比率也攀升至26.6%。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卫龙美味高层变动颇为频繁,公司管理层的家族色彩愈发浓厚。今年3月,职业经理人孙亦农辞任CEO一职,由创始人刘福平接任;7月,彭宏志也辞去CFO职务,转而由刘氏兄弟的表弟余风接任。
漯河“辣条首富”,坐上财富“过山车”
不久前,备受外界瞩目的《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重磅揭晓。在今年的这份榜单中,卫龙的掌舵者刘卫平、刘福平兄弟凭借127亿元的身家荣耀登榜,位列总榜第264名,稳坐“辣条首富”的宝座。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相较于那些连续十多年稳居榜单的商界传奇大佬,刘卫平、刘福平兄弟登榜的时间并不算很长。自2022年首次入围以来,今年是他们连续第4年登上这一榜单。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刘卫平、刘福平兄弟近年在该榜单上的财富变化犹如坐上了急速下滑的滑梯,呈现出大幅缩水的态势。
2022年,他们初次登榜便一举创下了个人财富的最高纪录——546亿元,一时风光无限。但仅仅过了一年,他们的财富便如断崖般骤降至179.6亿元。到了2024年,他们的财富数值维持上一年的原状,未有增长。
而在今年的榜单上,他们的财富再次踏入下行通道。与去年相比,短短一年时间,他们的财富缩水了52.6亿元;若与2022年的巅峰时刻相比,他们的财富更是大幅缩水了419亿元之多。
将目光投向河南,在众多将公司总部扎根于此的商界精英中,刘卫平、刘福平兄弟曾在2022年凭借巅峰财富夺得河南富豪榜眼的位子,成为当地商界的焦点人物。
时过境迁,今年他们的排名已跌至第5名,排在蜜雪冰城张红超/张红甫、牧原股份秦英林/钱瑛、双汇发展万隆家族、华兰生物/华兰疫苗安康家族之后。不过,凭借卫龙在河南漯河的深耕,他们仍是漯河当之无愧的首富。
若要深入探寻刘卫平、刘福平兄弟的财富密码,港股上市的卫龙美味无疑是关键所在。据卫龙美味发布的财报显示,截至去年末,刘卫平、刘福平持股80.99%。
与许多将公司送至资本市场后持股比例大幅稀释的大佬不同,尽管卫龙美味已经成功上市,但刘卫平、刘福平兄弟仍保持着超高的持股比例。
戏剧性的是,目前,刘卫平、刘福平兄弟的财富又重归增长态势。截至7月15日收盘,卫龙美味的最新市值达311.67亿港元。若按照80.99%的持股比例计算,刘卫平、刘福平本人所持卫龙股份对应的最新市值约为252.42亿港元。
雷达财经注意到,最近半年时间,卫龙美味的股价波动颇不稳定。截至7月15日收盘,卫龙美味股价报12.82港元/股,相较年初大涨八成以上,但相较4月25日17.715港元/股的高点却跌去近三成。
靠着手中所持有的超高比例股份,刘卫平、刘福平不仅坐拥超百亿的巨额财富,还能通过公司分红收获颇为可观的收益。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卫龙美味已实施8次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数额高达26.3亿港元,平均股利支付率为183.73%。作为公司持股比例超高的核心股东,这些分红中的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刘卫平、刘福平的口袋,成为其财富构成的重要补充。
湖南小伙勇闯漯河,靠辣条生意发家
回顾卫龙的创业征程,需将时间回拨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1999年,湖南小伙刘卫平离开家乡一路向北,踏上了河南漯河的土地,试图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业机会。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刘卫平却有着初生牛犊的果敢。一番快速的市场考察后,他仅用短短两天时间便敲定了产品方向,并迅速召集弟弟从家乡带人前来漯河,共同开启创业之路。
起初,他们以手工方式生产,将人造肉、豆皮与湖南特有的辣味巧妙融合,然后做成食品推向市场。幸运的是,这款独具风味的产品迅速赢得了当地食客的青睐,市场反响热烈。
然而,刘卫平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初期缺乏经验,成本控制不当成了致命难题。每个月支付完工人工资后,刘卫平几乎赚不到钱,甚至扣掉房租后还出现了亏损。
面对这般境况,家人多次劝刘卫平放弃,回老家安安心心找份工作,但刘卫平始终坚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食品的消费前景必然广阔,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他咬牙坚持着,等待转机的出现。
转机终于在千禧年后的一天悄然降临。那天,刘卫平在漯河沙南的一处河堤散步时,偶然遇到一位老太太在卖牛筋面。他买了一碗品尝,瞬间被牛筋面软糯劲道、弹牙耐嚼的独特口感所吸引。
品尝之余,一个大胆的想法随即在刘卫平的脑海中浮现:如果将牛筋面与家乡的辣味酱料相结合,说不定能创造出一款更受欢迎的产品。于是,他向老太太打听牛筋面的生产地,最终找到了制作牛筋面胚体的老板芦学立。
当时,芦学立的作坊规模极小,只有一台简易膨化机,一个星期才能产出一包面粉做出来的胚体。当刘卫平提出一次性要6包面粉做的胚体时,芦学立惊讶不已,却也被这个年轻人的魄力所打动。
此后,刘卫平与芦学立组成“研发搭档”,共同研究、改进模具和机器。而刘卫平的弟弟刘福平也全力配合,肩负起产品销售的重任,兄弟俩一内一外,默契十足。
经过无数次对牛筋面胚体生产模具和设备的调整改进,并在白色的胚体基础上加入焦糖和辣椒面后,一款颜色看起来有点像鳝鱼的产品终于诞生,刘卫平为它起名叫“鳝鱼条”。
投放市场后,“鳝鱼条”凭借独特的口感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不过,因为“鳝鱼条”名字写起来麻烦,刘卫平顺势将其改成了“鱼条”。由于这种独特的面制品口味香辣中带着鲜甜,口感Q弹耐嚼,许多消费者亲切地称之为“辣条”,这个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名字,从此成为了一代人的味觉记忆。
然而,随着辣条市场的日益火爆,大量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这些小作坊生产的辣条大多质量参差不齐,生产环境堪忧。2005年,央视曝光了某辣条厂违规添加禁用防腐剂的丑闻,辣条行业顿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在这场行业洗牌中,大量小作坊式工厂纷纷倒闭,而率先实现标准化生产的卫龙却迎来了快速扩张的黄金时期。在刘卫平、刘福平兄弟的领导下,卫龙逐渐成长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头部辣味休闲食品企业。
2022年12月,凭借辣条起家的卫龙成功扣开了港交所的大门,一举摘取“辣条第一股”的桂冠。如今,刘卫平兄弟俩已经把一包小小的辣条做成了年收入超60亿的大生意。
去年业绩表现尚可,近期高层变动频繁
尽管刘卫平、刘福平兄弟的财富近来呈现波动态势,但卫龙美味去年的业绩还算可圈可点。
财报显示,2024年,卫龙美味全年共计斩获62.66亿元的营收,与上年的48.72亿元相比实现了28.63%的显著增长,这一规模不仅刷新了公司上市以来的营收纪录,更首次成功突破60亿元大关。
利润方面,卫龙美味同样迎来喜讯。去年,公司实现期内利润10.68亿元,相较2023年的8.8亿元增长21.33%,同样刷新了上市以来的盈利纪录。
与此同时,卫龙美味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47.7%上涨至48.1%,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同期,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73天降至72.9天,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上的优化成效。
然而,在多项财务数据向好的背后,卫龙美味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其资产负债比率有所上升,从2023年的19.1%攀升至26.6%,同比增加7.5个百分点。
除了财务表现,卫龙美味近期高层的人事变动也备受关注,调整颇为频繁。时间回拨至今年3月,卫龙美味发布公告称,孙亦农因个人事务及其他业务安排,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CEO职务,此后仍将继续担任公司顾问。
作为在快消行业深耕多年的职业经理人,孙亦农履历亮眼,曾在可口可乐中国和雀巢担任高管,更是雀巢全资收购银鹭后首位中国本土CEO,主导过八宝粥、花生牛奶等传统业务及即饮咖啡新业务的发展。
2021年9月,他以总裁特别助理身份加入卫龙,同年12月便升任CEO。他的上任被外界视作卫龙引入快消职业经理人、推动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布局。
在任期间,孙亦农成绩斐然。他不仅助力卫龙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还积极推动公司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
财报显示,去年,以魔芋爽为代表的蔬菜制品为公司贡献了33.71亿元的营收,营收占比攀升至53.8%,首次超越了传统辣条业务,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不过,对于刘卫平此前设定的2022年百亿营收的目标,孙亦农在任期间并没能顺利达成。2022年,卫龙美味的营收规模一度出现倒退,同比减少3.5%至46.32亿元。同期,公司的年内利润甚至大跌超八成。2023年,公司的营收重归增长趋势,但规模大致与2021年相当,仍与百亿目标存在一半的差距。
另据《快消财经》报道称,孙亦农的离开并不算“体面”,网传消息称其在离职前已遭“权力架空”。
雷达财经注意到,卫龙给孙亦农开出的待遇一度极为丰厚。2022年和2023年,孙亦农的薪酬分别为1588.6万元、2349.3万元,而同期董事长刘卫平的薪酬分别为891.7万元和893万元。
但到了去年,孙亦农的薪酬降至359.8万元,薪酬的大幅波动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内部的一些变化。
而接棒孙亦农CEO的人选,正是公司创始人之一、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刘福平。公告显示,刘福平将因担任公司CEO而获得每年878.4万元的年薪。
时间转眼来到了今年7月,卫龙美味再度迎来高管变动。因个人职业发展安排,彭宏志辞任执行董事、CFO等职务,将于8月31日后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彭宏志还有个特殊的身份,他是卫龙执行董事刘忠思的表兄,而刘忠思则是卫龙创始人刘卫平、刘福平兄弟的堂弟。
至于接替彭宏志担任CFO的余风,同样与刘氏兄弟渊源深厚,其是刘卫平、刘福平的表弟。
天眼查显示,目前,在漯河市卫龙商贸有限公司、河南卫龙食品企业电商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卫龙关联企业,余风均担任法定代表人职务。
有分析认为,短短几个月内两次高层变动,刘氏家族成员对卫龙的掌控力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家族化特征愈发明显。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创始家族重掌核心职位反映出公司对家族控制权的重视,这可能是为了确保公司的战略方向和文化传承,但也将引发外界对公司治理结构和透明度的担忧,“这种变化背后是卫龙美味面对市场竞争和业务转型方面的焦虑,希望借助创始家族的经验和资源,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
此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不时也有消费者向卫龙发起投诉。截至目前,黑猫投诉平台上与卫龙相关的投诉累计达794条,近30天内新增15条。去年5月,卫龙还曾因旗下产品魔芋爽缺斤少两而引发热议。
头顶“辣条首富”光环的刘卫平、刘福平兄弟俩,未来的财富又将如何变化?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卫龙美味(HK|09985)$ #社区牛人计划#
证券之星APP
2025-07-16
证券之星APP
2025-07-16
证券之星APP
2025-07-16
证券之星APP
2025-07-16
证券之星APP
2025-07-16
证券之星APP
2025-07-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