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立洲精密业绩稳定增长:家族控股超九成,研发费用率下滑

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2025-07-15 13:47:56

(原标题:立洲精密业绩稳定增长:家族控股超九成,研发费用率下滑)

《港湾商业观察》陈钱

6月末,厦门立洲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立洲精密)递表北交所,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立洲精密以应用于汽车类和工业机械类的精密弹性件的生产销售为主,李小平及其女儿女婿合计控制90%以上的股权。

三年营收和利润增长的背后,研发费用率的走低,一家三口持股超九成,一季度现金流下滑等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业绩稳定增长,毛利率远高同行

招股书及天眼查显示,立洲精密成立于1993年,公司主要从事精密弹性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应用于汽车类、工业机械类、电子电器类、医疗及其他类。公司99%的收入都是来自精密弹性件的收入,其中汽车类和工业机械类的精密弹性件为其核心产品。

2022年-2024年(简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59亿、1.91亿、2.21亿,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6.57万元、3997.56万元、5465.86万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2.69万元、3453.05万元、5025.24万元。公司表示汽车类和工业机械类精密弹性件为其主要增长点。

2025年一季度,立洲精密营收同比增长4.86%,为5170.29万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72%,为1219.66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23%,为1148.06万元。

在公司的精密弹性件业务中,汽车类和工业机械类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二者各期的主营收入占比分别为74.40%、80.23%、79.85%。

具体来看,汽车类精密弹性件各期的主营收入占比分别为46.54%、57.56%、56.53%;工业机械类各期的主营收入占比分别为27.86%、22.67%、23.32%;电子电器类的主营收入占比分别为14.69%、10.26%、10.77%;医疗及其他类各期的主营收入占比分别为10.91%、9.51%、9.38%。

营收增长的同时,毛利率也是可圈可点。

期内,立洲精密的毛利率分别为37.37%、40.17%、42.7%,不仅节节攀升,且在同业中也是。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3.07%、33.88%、29.98%。

其中,公司汽车类精密弹性件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26.64%上升至2024年的36.35%;工业机械类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49.01%上升至2024年的51.23%;电子电器类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43.82%上升至2024年的47.82%;医疗及其他类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45.33%上升至2024年的56.91%。可谓一片大好。

公司称,毛利率的增长得益于优质客户的项目放量、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及经营规模的增加。

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中,各期的直接材料成本占其比例分别为48.35%、46.50%、45.53%,主要包括不锈钢、合金钢、碳素钢等。

其中,不锈钢的平均价格从2022年的43.08元/千克跌至2024年的37.26元/千克;合金钢的平均价格从2022年的13.37元/千克跌至2024年的12.91元/千克;碳素钢的平均价格从2022年的9.85元/千克跌至2024年的9.73元/千克。

下游客户方面,立洲精密在招股书中给出了2023年、2024年为公司贡献收入的前五名增量客户,包括博格华纳、舍弗勒、继峰股份、宁波精成、博泽,主要为汽车类精密弹性件客户。

进一步观察,这前五名增量客户各期贡献的主营收入分别为2320.87万元、5029.03万元、6043.33万元,其中2023年猛增116.69%,但2024年增速放缓至20.17%。

具体来看,2023年,来自客户博格华纳的收入从上年的227.86万元骤增至1197.57万元,暴涨425.57%;来自舍弗勒的收入从上年的574.33万元增至1243.34万元,增幅达116.49%;来自继峰股份的收入从上年的841.58万元增至1405.58万元,增幅达67.02%。

随后的2024年,来自各客户的收入增速放缓。当年来自博格华纳的收入仅同比增长28.07%,为1533.76万元;来自舍弗勒的收入同比增长19.8%,为1489.52万元;来自继峰股份的收入同比增长13.82%,为1599.82万元。与2023年的增幅落差较为明显。

与此同时,在公司2023年、2024年的前五大客户中,除ABB公司外,前述列举的主要增量客户博格华纳、继峰股份、舍弗勒、宁波精成也均为公司的前五大客户。各期,立洲精密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7%、29.68%、30.90%。

再来看应收账款。立洲精密各期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4895.54万元、6540.03万元、6516.01万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0.81%、34.31%、29.5%。

值得注意的是,在应收账款中,前五名回款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比近年有所上升,各期分别为30.2%、37.98%、37.57%。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86、3.53、3.57,整体较2022年有所下滑。

一家三口控股90%以上,研发费用率下滑

此次IPO,立洲精密拟募资2.84亿,将全部用于立洲高精密弹性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投资总额3.59亿。

报告期内,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9.33%、88.23%、91.89%,对应的产销率分别为100.93%、99.39%、98.49%。

此外在研发方面,随着公司营收的增长,各期的研发费用率却呈下滑态势。各期分别为8.13%、7.19%、6.7%。具体来看,公司期内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291.12万元、1370.45万元、1480.98万元,每年仅以百万余元增长。

而在现金流层面,2022年-2024年,随着公司营收的增长,各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167.73万元、4814.28万元、7836.92万元,2023年同比上涨15.51%,2024年上涨62.78%。

但到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增长。当期经营现金流同比下滑20.79%,为1430.24万元;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负增长更是达1921.24%,为-1.01亿。

2022年-2024年,立洲精密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965.29万元、-2580.88万元、-33.08万元。

公司称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系公司为满足生产经营需求购入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及公司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结构性存款理财。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说明公司一直在进行投资活动。如果这些投资用于扩产和理财,从扩产角度看,若公司市场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或公司不能有效消化现有产能,那么持续扩产将会不够谨慎;从理财角度看,公司将资金用于理财可能意味着公司并没有把资金更好的投入到研发、技术创新或市场开拓等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领域。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现金流下滑等问题或暴露出主业发展可持续性的风险,需警惕业绩增长背后的脆弱性。

招股书显示,2022年6月,立洲精密进行了7700万元的现金分红,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润为9852.81万元。根据2024年的股东大会决议,未分配利润由发行成功后公司新老股东按发行后的比例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现金分红实施完成后,当时的股东立辉国际将收到的分红款项全部用于对其子公司欣立洲的再投资,并且由欣立洲归还此前向立洲精密拆借的5500万元。天眼查显示,立辉国际及欣立洲均为立洲精密实控人李小平控股的公司。

股权结构上,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李小平直接持有公司29.61%的股份,并通过立瑞峰、立裕嘉合计持有公司42.98%的股份,系公司控股股东;李珊珊直接持有公司15.67%的股份,通过立瑞恒间接持有公司6.53%的股份;王亮直接持有公司15.67%的股份,通过立瑞恒间接持有公司6.53%的股份,通过担任立裕嘉、立裕桐、立裕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合计控制5.45%的股份。

2023年6月,李小平、李珊珊、王亮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为公司实控人,其中王珊珊与李小平系父女关系,王亮与王珊珊系夫妻关系,三人合计控制公司92.53%的股份。

宋向清表示,家族控股比例较高或会引发市场对企业决策合理性的怀疑,一家三口控股90%以上,意味着公司的决策权高度集中,在这种股权结构下,公司的决策可能会更多的考虑家族的利益而不是基于公司的整体利益及市场最优决策。

合规层面,立洲精密及其子公司于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为部分离职员工补缴社保、公积金及滞纳金共计45.27万元,补缴完成后,实控人李小平履行《关于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承诺》于2024年2月20日将前述款项转入公司及子公司账户,于2023年末形成公司对李小平的其他应收款。

因上述事项,2024年5月16日,监管层出具《关于对厦门立洲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采取口头1-1-28警示的送达通知》,对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小平、董事长王亮、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张职珍采取口头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港湾财经出品)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7-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