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无印良品”24年商标之争落幕,知识产权保护助力民营企业破局

来源:尺度商业

2025-07-14 19:36:47

(原标题:“无印良品”24年商标之争落幕,知识产权保护助力民营企业破局)

提起“无印良品”,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了那个来自日本、设计独特的杂货店。但如果具体到毛巾、四件套等产品品类上,让人颇为意外的是,“无印良品”商标竟然属于国内的一家企业。

这家企业就是北京棉田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棉田公司),它拥有“无印良品”在“棉织品、毛巾、浴巾、床上用品”等第24类商品上的商标。在过去的24年间,围绕着“无印良品”商标,棉田公司与日本无印良品展开了持续而漫长的诉讼历程。

近日,在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实践媒体座谈会上,北京棉田公司董事长马涛介绍,今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以(2024)最高法行申7358号《行政裁定书》,驳回日本某杂货店对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22)京行终字1597号《行政判决》的再审申请,维持了中国无印良品商标的合法有效注册状态,无印良品商标之争划上句号。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当下,“无印良品”商标归属权的厘清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持续24年,“无印良品”商标之争终落定

这场商标纷争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受中国蜡染、扎染等传统染织工艺启发,以“无印染,优良品质”为理念,推出植物染毛巾并命名为“无印良品”。2000年,这款毛巾亮相北京中国纺织品博览会,迅速引发消费者与媒体关注。同年,南华实业在第24类(棉织品、毛巾、床单、被子等)商品上成功注册中文简体“无印良品”商标(注册号1561046)。

“2000年北京中国纺织品博览会期间,原中国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原中国家用纺织品协会会长杨东辉对产品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产品名称起得好、品质也佳。”马涛介绍,当时他特意解释“无印良品”核心在于植物染工艺。但因当时企业商标保护意识不足,直至参展后才着手申请商标,并于2001年成功获批。彼时,日本无印良品尚未进入大陆市场,也未进行任何广告宣传,鲜有人知。直至2005年,日本无印良品才在上海开设中国大陆第一家门店。

2001年4月良品计画对南华实业“无印良品”商标提出异议申请,然而,在2004年1月和2009年3月被商标局和商评委认定异议理由不成立。期间,在2004年7月,南华实业将第1561046号商标转让给了北京棉田公司。

不甘心失败的良品计画通过异议复审行政诉讼将商评委起诉至法院,但经过一审、二审,并最终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均败诉。

2011年,棉田公司以“无印良品”为字号设立子公司“北京无印良品投资有限公司”,并推出“无印良品Natural Mill”品牌,通过实体门店与电商平台拓展市场。由于中国公司注册在先,日本无印良品无法在中国继续申请注册第24类商标,双方由此展开长达24年的商标拉锯战。

2012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第2号判决书,认定良品计画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无印良品”商标在中国大陆境内实际使用在第24类毛巾等商品上,并具有一定影响的事实,故判决维持二审判决。

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商标确权,“无印良品”在第24类商品上的商标被确认为北京棉田公司公司所有。

不过,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宣布了判决,但关于“无印良品”商标的争夺仍然没有结束。

2014年2月,良品计画以“无印良品”商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为由,向商标局提出撤销申请,但最终因商标核准注册时间计算错误而失败。

之后,良品计画先是在毛巾产品上侵犯北京棉田公司商标权,被法院判决赔偿后者损失并发布声明。随后良品计画在声明中“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损害北京棉田公司商誉”,再次被判赔。此后,双方围绕商标爆发了持续且繁多的诉讼案件。

直至6月23日最高法一锤定音,“无印良品”商标所有权之争画上句号。

厘清商标边界,北京棉田等民营经济迎发展东风

从持续了24年之久的商标之争和诉讼情况来看,法院判决在事实依据上有着一条清晰的脉络:

2000年4月之前,“无印良品”商标无法证明其在中国内地实际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力,且不为内地“相关公众”熟知,不存在“混淆”可能,南华实业和北京棉田公司不属于“抢注”行为。这也是良品计画屡次败诉的核心原因。

虽然从2005年以来,“MUJI无印良品”在内地影响力越来越大,北京棉田公司“无印良品”在第24类商品上的商标在实际使用中与“MUJI无印良品”可能出现“混淆”情况,但商标注册在先,商标归属权并无疑义。

从双方后续一系列诉讼案件来看,法院支持北京棉田公司“无印良品”商标在第24类部分商品上的商标权,但在其他商品或服务领域运用该商标则可能涉及侵权。良品计画在其商标注册领域可以使用“无印良品”商标,但在第24类部分商品上则不能使用汉字商标,否则涉及侵权。

最高法的前后两次判决以及其他法院的多次审理,为良品计画和北京棉田公司持续24年之久的“无印良品”商标所有权划出了清晰的边界。无论是良品计画还是北京棉田公司,都应该在边界之内进行商标使用。

对于北京棉田公司来说,商标归属权的厘清一定程度上扫除了发展上的阻力。

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间,虽然由于一系列商标诉讼案影响了品牌推广,但作为民营企业的北京棉田公司仍持续创新,打造出多款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据北京棉田公司介绍,其生产的“无印良品”毛巾,国家标准要求吸水时间为20秒,国内行业最高水平为5秒,而公司早在2017年就将这一指标突破至1秒以内;2020 年,公司敏锐捕捉市场需求变化,利用大豆纤维蓬松度优势研发大豆纤维被,至今已实现20多亿元产值。

在厘清商标问题后,北京棉田公司需在抗击商标侵权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技术实力,提升产品质量,在消费者群体中持续强化品牌影响力,致力于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标杆性企业。

今年5月20日,国内首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其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加强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原始创新的保护。加大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和侵犯商业秘密、仿冒混淆等违法行为。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7-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