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见专栏
2025-07-10 06:46:21
(原标题:上海名媛医美再曝“医美剧本杀”,多方资金拖欠恐有财务危机!)
编辑 | 易每
出品 | 深度美业
就在今年5月,深度美业曾在《戒不掉的“渠道依赖症”,上海名媛医疗美容还能走多远?》这篇文章中,详尽介绍了上海名媛医美深度依赖“渠道医美”的运作模式。
所谓的“医美剧本杀”,本质上是渠道医院的一种变体,又被称为"隐形医美"或"拼房医美"。即消费者并非通过正规途径预约,而是被美甲店、美容院、发型沙龙的工作人员,或是精心安排的“熟人”、“偶遇”的顾客(实为“美托”)作为“介绍人”,哄骗至特定医美机构。成功地让一些医托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并迅速扩张。
这种模式下,医托(美托)们攫取着动辄过半甚至更高的佣金,而虚假宣传、过度医疗、产品质量、售后无门等问题却层出不穷,最终将高昂的成本与巨大的风险,悉数转嫁给懵懂踏入陷阱的消费者。
是卷土重来还是一如既往?
近期,在消费保、黑猫投诉等公共维权与社交平台上,上海名媛医美的名字再次高频出现,大量新近的消费者投诉汇聚成新的声浪。
7月7日,有消费者在消费保平台上发起投诉。该消费者于2025年7月4日18点到只去过2次的美甲店做美睫,该店老板见该消费者只有一人来,就在其躺下做美睫时,叫来了一名伪装成顾客的医托。随后该老板就问医托最近怎么皮肤变得那么好,说该消费者皮肤最近怎么变得那么差。医托说是做了医美,该老板就问在哪里做的多少钱,该医托说有自己姐姐从事各大医院的仪器检查,跟院长如何如何认识,不管该老板怎么问他都不说在哪儿也不说多少钱。期间该老板一直都表现想知道价格的样子,就一直追着询问医托医美在哪里做的,能不能让该医托问一问她的姐姐。
当时该老板表现的特别着急,并且声称自己想做很久了。之后,该老板各种拜托该医托希望能得到价格的信息。然而这位医托前面各种卖关子,故意不说多少价格,后面突然松口,透露到1000块钱2次水光护肤。
在这期间该消费者在做睫毛,一直闭眼没有说话。这时,该老板就突然拍了拍该消费者,叫该消费者一起去,并且告知该消费者在隔天早上9点,约定见面地点在该老板的美甲店。
图源:消费保
该消费者与该老板到达上海名媛医疗美容店后,就被该机构收走了身份证,并且在不经过该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留下了身份证复印件。在等候期间还有一个顾客在跟该消费者和该老板说她做的效果有多好。很快,医生来跟该消费者和该老板面诊,告知该消费者再不做项目的话就会让法令纹变得更深,会比别人看起来更老,还说该消费者做脸部松弛下垂的很厉害。面诊医生通过各种诱导该消费者,最终所有项目折合后刷了该消费者45000元。
当该消费者银行卡限额无法支付时,该机构医生还教消费者使用蚂蚁花呗套现,信用卡刷卡的方式完成支付。该消费者回去仔细搜索后发觉不对劲,了解后发现这是新出的医美剧本杀也是杀猪盘。
后来,该消费者上门与该机构协商退款,可是竟然被告知刚充的45000元不给全额退款。该机构以没用内部卡充值为由,若要退款只有扣除原价退款,最后所退费用寥寥无几。
该消费者还提到,在该机构做完项目之后,该消费者就出现了心慌过敏等反应,并且于7月6日当天晚上整晚高烧。
据消费者描述,该机构的员工似乎都没有行医资质,有利用预付卡形式侵占消费者权益,并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从7月6日至7月7日下午,都没有给该消费者任何发票、合同、那种产品批号日期也没提供。还称该机构有伪造病历的前车之鉴。该消费者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助她处理。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投诉显示尚在处理中。
图源:消费保
从消费保上最新的投诉来看,该机构的此类问题并没有在被消费者曝光后得到遏制。
7月5日,有消费者投诉称,其在今年1月20日,被一家美甲店老板娘带去上海名媛医疗美容医院,老板娘说以员工内部价1600元能做3个项目。而到了该机构之后,该消费者被美容导师诱导消费50000元,购买了他们的12次水光,脸部收紧驻颜术等项目。
当天做了几个项目后,该消费者半夜心跳加速,于是在凌晨就和售后人员说明后续项目停止,并要求按正常价格退款。该机构售后人员表示,因临近过年的绩效问题,上级未必能处理此事。
过年后,该消费者多次往返门店与其及上级沟通,但毫无效果。在其投诉多次后,接到一个姓余的医生的电话,该消费者又在电话中将问题重申了一次,她认为整个销售过程中没有明码标价,销售是看人标价,不出示任何产品证明。
该消费者还提到,她去医院沟通要求按正常价格退款,该机构却说要退就要按原价扣除,该机构所谓的原价都是天价,涉嫌霸王条款。而且该消费者做完该机构项目后不止心跳加速,体验的项目也毫无效果。后来,这位余医生说可以继续沟通,让该消费者和名为十七的售后沟通。随后是漫长的等待,并没有人联系该消费者,询问售后十七也没有回应。
该消费者的诉求是按正常价格退款37267元,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投诉尚在处理当中。
图源:消费保
翻阅这些投诉,一种令人窒息的“熟悉感”扑面而来。依旧是那些美甲店、美容工作室的“不经意”推荐,那些“偶遇”的热心顾客(医托)与美容师一唱一和,消费者被带到机构后,身份证被“保管”,在封闭环境中承受着轮番的焦虑制造与话术轰炸。
依旧是咨询时承诺的低价“体验”项目,在操作过程中被层层加码、最终演变成数万元的高额账单,当消费者察觉受骗,鼓起勇气要求退款时,遭遇机构以各种名目(如“未使用内部卡次数需按原价扣除”)百般刁难,退款金额被大幅克扣,甚至血本无归。
全方位吸血不过是饮鸩止渴
这些新投诉的细节,与5月份消费者曝光案例中的核心套路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那么,一个核心问题浮出水面:为何上海名媛医美明知“渠道依赖”不是长期主义,被曝光后风险陡增,却依然不肯罢手,甚至变本加厉呢?
在深度美业后台的网友留言,或许能带大家一窥究竟。有网友在看到深度美业的报道后,在评论区指出:“垃圾机构,拖欠货款、拖欠工资、拖欠房租、能拖的一切都在拖。”
图源:深度美业
深度美业查询天眼查发现,该网友的指控并非空穴来风。关于拖欠工资的指控,在3天前的劳动合同纠纷中可见端倪。
图源:天眼查
而拖欠货款的指控也确有实证可查,上海鸿满贸易有限公司和上海名媛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以上海名媛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作为被告败诉作为告终,判令上海名媛医疗美容向原告支付货款。
图源:天眼查
关于上海名媛医疗美容门诊部曾拖欠房租的指控,也是有据可查。房东林某曾对上海名媛医疗美容门诊部进行诉前财产保全,案件金额高达400多万。
图源:天眼查
从上海名媛医疗美容面临的诸多法律诉讼来看,员工工资、房东房租、供货商货款、装修款、以及消费者退款,这些法律纠纷都印证着该机构财务方面的资金流动似乎存在显著问题。
图源:天眼查
吸血消费者、吸血供货商、吸血员工,似乎都不能直接解决该机构的财务压力。
深度美业曾经说过,渠道医美通过第三方营销网络,构建了一条由“美托-机构-消费者”组成的暴利链条,却也为机构的基业长青埋下了大雷。
高度依赖外部渠道的机构如同搭建在流沙上的城堡,一旦渠道商因监管收紧或利益纠纷撤离,立即陷入客源断崖抗风险能力极其薄弱。
很明显,这一逻辑已经在上海名媛医疗美容门诊部身上得到了印证,一味疯狂在消费者身上叠加吸血筹码,终会破坏医疗伦理与商业道德,甚至触碰法律红线。
一边是法庭上疲于应对的诉讼,一边是诊室里不断上演的“杀猪盘”,上海名媛医美仿佛陷入了一个自我复制的恶性循环:旧有的纠纷尚未了结,新的受害者已然产生,更多的诉讼和投诉接踵而至。
图源:黑猫投诉
上海名媛医疗美容似乎不相信消费者的口碑会让自己的客流量逐年下跌,更不相信消费者的口口相传对机构自身会造成毁灭式打击,但是资金运转捉襟见肘,已经是可以预见的问题。
面临多方围剿的上海名媛医疗美容还能走多远
上海名媛医疗美容门诊部面临的困局值得每一位业内人士深思。
枉顾医疗伦理和职业道德,以侵害消费者权益作为利润的支撑点能否为企业带来持续的正向收益?
如今时代已变,互联网直客模式的兴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着消费者的医美认知水平和议价能力,医美服务的价格日趋透明。
类似的渠道机构所依赖的“剧本杀”式诱客、天价收费、效果欺诈这套组合拳,其制造的“需求泡沫”正在加速破裂。消费者不再轻易被“美托”蛊惑,觉醒后的口碑反噬形成了强大的市场驱逐力。
机构或许曾经甚至现在都在傲慢地忽视消费者的声音,但如今,消费者用脚投票导致的客源萎缩,叠加拖欠各方形成的财务绞索,已让其寸步难行。
深度美业的预言正在应验:任何背离医疗本质、忽视内生能力、仅靠渠道话术和欺诈获利的模式,终将在消费者觉醒和市场规律的清算中走向末路。
多行不义必自毙,多家玩“杀猪盘”的医美机构都已经深陷其中,财务拖欠就是垂死挣扎的征兆,更是整个渠道医美黄昏的缩影。在消费者觉醒的浪潮和市场规律的铁壁前,它的前路已然断绝。
天眼查
2025-07-10
格隆汇
2025-07-10
格隆汇
2025-07-10
格隆汇
2025-07-1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7-10
格隆汇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