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特朗普法案割裂美国能源未来,AI驱动的电力需求难获支撑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7-09 16:54:23

(原标题:特朗普法案割裂美国能源未来,AI驱动的电力需求难获支撑)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美国经济版图上,一个核心命题正日益凸显: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电力需求挑战。长期停滞的用电增长曲线在人工智能革命与产业电气化浪潮推动下陡然上扬,而政策风向的突变却为这场能源转型蒙上阴影。

曾经因人口增速放缓与效率提升陷入停滞的电力需求,如今正被三大趋势重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网络与智能工厂构成的"新电气化"矩阵,正以每年2%的速度吞噬电能。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测算,至2050年这类需求将激增50%,相当于新增1.8亿户家庭的用电量。OpenAI"星际之门"项目规划的巨型数据中心集群,其耗电量足以匹敌800万美国家庭,成为这场能源竞赛的标志性注脚。

这场变革背后,是清洁能源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构建的激励机制,使新建太阳能项目可获得投资额30%的税收抵免或发电量补贴,直接催生了330亿美元的清洁技术投资热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2025年新增公用事业规模发电容量中,太阳能占比将超50%,风电贡献12%,在成本分析中,补贴后的陆上风电已成为最经济的增量电源。

但特朗普政府最新签署的"大美丽法案"正改写游戏规则。该法案提前终止大部分清洁能源补贴,尤其对太阳能产业构成致命打击,要知道,当前美国在建的18吉瓦电池储能项目(相当于18座核反应堆峰值输出),其配套光伏设施本高度依赖政策支持。更严峻的是,2026年起实施的电池本地化率限制,将把中国供应链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而全球90%的锂电池组件正来自这个东方制造大国。

替代方案看似存在却困难重重:天然气发电虽能提供稳定输出,但燃气轮机订单已排至2030年,NextEra(NEE.US)能源公司披露的新建成本三年间暴涨200%。被科技领袖寄予厚望的核能,则面临建设周期长达十年且成本超支严重的现实困境,地热能等新兴技术更停留在试验阶段。

普林斯顿大学REPEAT项目模型显示,若政策转向持续,到2035年美国将损失820太瓦时的新增发电量,这相当于当前所有核电机组年发电量的总和。消费者与企业为此付出的代价,可能高达500亿美元的超额电费支出。当政策不确定性遇上建设周期错配,美国正陷入"需求激增但供给停滞"的尴尬境地,这场能源困局或将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